法华论坛
标题:
应当怎样如理地听经闻法?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如来使
时间:
2016-9-6 22:13
标题:
应当怎样如理地听经闻法?
听经前我们要先发菩提心,还要防止四种过失:
第一,耳不注如覆器之过,如果把茶杯口朝下扣在桌子上,茶杯里还能倒进水吗?听法亦如是。不能贡高我慢,轻慢法师:这个法师哪里来的?年纪轻轻的能讲什么?耳识散乱不注意听,却在找法师的缺点,这叫覆器之过。这样的话,法师讲的话非但对你没有利益,反而还会成为你堕落的因,楞严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放下知见如理如法地听法才会有功德,这叫远离覆器之过。
第二,意不持如漏器之过,虽然茶杯口是向上的,但杯底有漏,听多少法都不记住,不思维,更不知道要调伏自己的心才是修行。这样听法,听多少漏多少,这叫漏器之过。须知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第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这个杯子里面如果有脏东西在,水倒进去能喝吗?听经时掺杂贪嗔痴等杂念,如同向有毒的容器中注入甘露,甘露亦成毒。过去我们出家人有个规矩:出家三年不准听经闻法,不准念佛参禅。
为什么出家了还不准听经闻法?就是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法器才能盛住法。所以过去刚出家的沙弥,先要行堂、打扫厕所、护持常住、为上座比丘服务。
举一个例子来说,你刚扫过地,师父走过来说:"扫得不干净。"你没有分辩,再扫。扫了第二遍之后,师父还说:“扫得不干净,继续再扫。”这时候你如果说:"我地扫得非常干净了。"你就叫太没有悟性了。 师父三番五次地叫你扫地是有密义,扫地、扫地、扫心地,去除你的“我”相,你却执著在相上,心里还不服气。过去丛林里说:叫你鞋子倒穿,你就倒穿,这叫服从安排,无我相才叫出家相。
有了出家相才可以听法,这时候如来的密义自然在心里就能够领会。如果心里有染污,听法也会成过咎。
印光大师说,三宝门中以恭敬心来得福。《楞严经》中佛言: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若以识心分别计度者,无有实义,无有是处!
第四,择了义大法一生成就、当下成就。大乘佛法唯讲修心,不是让你去苦修苦行。 一个人如果光是肯吃苦就能获得成功,那么最有钱的应该是农民和农民工,如果光靠埋头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那么满大街打工者都是成功人士。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所以要成功首先要选对方向把握机会,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再加上努力才会成功。找对爱人会幸福一生,找对伙伴会快乐一生,找对良师会智慧一生,找对行业会成就一生!找对平台会辉煌一生!正确的选择比努力重要!眼光比能力更重要!世间法如此,出世间法亦复如是。唯择法精进、择土精进、发心精进、劝持精进才是真精进!
古德云:“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楞严经》上讲,"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一切境界不离于一念心,一念用心变现,宇宙人生犹如一场虚幻梦境,随缘显现万相,现生死,现涅槃,现山川大地,现地狱天堂,都取决于一念用心,明白真理,觉悟自性,即于世间自在修心。不读懂楞严,你连心在哪都不知道,如何能明白如来藏,如何谈明心见性?不读懂法华,你连什么是佛,什么是开示悟入、花开莲现都不明白。如何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本末究竟?
《达摩血脉论》:
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wx_Y9L9Ah85
时间:
2016-9-6 22:14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6-9-6 22:15
《达摩血脉论》: 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9-6 22:15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顶礼恩师上印下广门清大法师!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荷担如来家业!
作者:
19770727
时间:
2016-9-6 22:16
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
作者:
清净心安然
时间:
2016-9-6 22:31
印光大师说,三宝门中以恭敬心来得福。《楞严经》中佛言: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若以识心分别计度者,无有实义,无有是处!
作者:
清净心安然
时间:
2016-9-6 22:31
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作者:
清净心安然
时间:
2016-9-6 22:32
古德云:“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楞严经》上讲,"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一切境界不离于一念心,一念用心变现,宇宙人生犹如一场虚幻梦境,随缘显现万相,现生死,现涅槃,现山川大地,现地狱天堂,都取决于一念用心,明白真理,觉悟自性,即于世间自在修心。
作者:
991658355
时间:
2016-9-6 22:43
无阿弥陀佛!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顶礼恩师上印下广门清大法师!顶礼,楼上诸佛菩萨!!!
作者:
一叶莲
时间:
2016-9-6 22:43
《法华经》《楞严经》就是提醒我们:修行人要「悟后起修」!没有明心见性,你不要去修,否则你是盲修瞎练。而这个悟呢,只有读《法华经》和《楞严经》才能开悟。可是这几千年以来我们修行人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不是悟后起修,而是通过修来开悟。要明白,只有读《法华经》《楞严经》才能开悟,你修任何方便法门不能开悟!这就是颠倒!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6 23:22
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6 23:22
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6 23:22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6 23:23
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荷担如来家业!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6 23:23
《达摩血脉论》: 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6 23:24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6 23:24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6 23:24
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6 23:25
古德云:“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楞严经》上讲,"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一切境界不离于一念心,一念用心变现,宇宙人生犹如一场虚幻梦境,随缘显现万相,现生死,现涅槃,现山川大地,现地狱天堂,都取决于一念用心,明白真理,觉悟自性,即于世间自在修心。不读懂楞严,你连心在哪都不知道,如何能明白如来藏,如何谈明心见性?不读懂法华,你连什么是佛,什么是开示悟入、花开莲现都不明白。如何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本末究竟?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6 23:25
听经前我们要先发菩提心,还要防止四种过失: 第一,耳不注如覆器之过,如果把茶杯口朝下扣在桌子上,茶杯里还能倒进水吗?听法亦如是。不能贡高我慢,轻慢法师:这个法师哪里来的?年纪轻轻的能讲什么?耳识散乱不注意听,却在找法师的缺点,这叫覆器之过。这样的话,法师讲的话非但对你没有利益,反而还会成为你堕落的因,楞严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放下知见如理如法地听法才会有功德,这叫远离覆器之过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6 23:25
第二,意不持如漏器之过,虽然茶杯口是向上的,但杯底有漏,听多少法都不记住,不思维,更不知道要调伏自己的心才是修行。这样听法,听多少漏多少,这叫漏器之过。须知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6 23:26
第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这个杯子里面如果有脏东西在,水倒进去能喝吗?听经时掺杂贪嗔痴等杂念,如同向有毒的容器中注入甘露,甘露亦成毒。过去我们出家人有个规矩:出家三年不准听经闻法,不准念佛参禅。 为什么出家了还不准听经闻法?就是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法器才能盛住法。所以过去刚出家的沙弥,先要行堂、打扫厕所、护持常住、为上座比丘服务。 举一个例子来说,你刚扫过地,师父走过来说:"扫得不干净。"你没有分辩,再扫。扫了第二遍之后,师父还说:“扫得不干净,继续再扫。”这时候你如果说:"我地扫得非常干净了。"你就叫太没有悟性了。 师父三番五次地叫你扫地是有密义,扫地、扫地、扫心地,去除你的“我”相,你却执著在相上,心里还不服气。过去丛林里说:叫你鞋子倒穿,你就倒穿,这叫服从安排,无我相才叫出家相。 有了出家相才可以听法,这时候如来的密义自然在心里就能够领会。如果心里有染污,听法也会成过咎。
作者:
小雪儿
时间:
2016-9-6 23:26
第四,择了义大法一生成就、当下成就。大乘佛法唯讲修心,不是让你去苦修苦行。 一个人如果光是肯吃苦就能获得成功,那么最有钱的应该是农民和农民工,如果光靠埋头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那么满大街打工者都是成功人士。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所以要成功首先要选对方向把握机会,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再加上努力才会成功。找对爱人会幸福一生,找对伙伴会快乐一生,找对良师会智慧一生,找对行业会成就一生!找对平台会辉煌一生!正确的选择比努力重要!眼光比能力更重要!世间法如此,出世间法亦复如是。唯择法精进、择土精进、发心精进、劝持精进才是真精进!
作者:
当本(心静如水
时间:
2016-9-7 03:27
石破天惊说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6-9-7 09:49
古德云:“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6-9-7 09:50
楞严经》上讲,"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6-9-7 09:50
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6-9-7 09:51
一切境界不离于一念心,一念用心变现,宇宙人生犹如一场虚幻梦境,随缘显现万相,现生死,现涅槃,现山川大地,现地狱天堂,都取决于一念用心,明白真理,觉悟自性,即于世间自在修心。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6-9-7 09:52
不读懂楞严,你连心在哪都不知道,如何能明白如来藏,如何谈明心见性?不读懂法华,你连什么是佛,什么是开示悟入、花开莲现都不明白。如何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本末究竟?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6-9-7 09:52
《达摩血脉论》: 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6-9-7 09:53
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作者:
一微尘
时间:
2016-9-7 09:53
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
作者:
知足常乐-当全
时间:
2016-9-7 12:58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妙法莲华王
时间:
2016-9-8 12:04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6-9-8 13:29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顶礼恩师上印下广门清大法师!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荷担如来家业!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6-9-8 13:29
听经前我们要先发菩提心,还要防止四种过失: 第一,耳不注如覆器之过,如果把茶杯口朝下扣在桌子上,茶杯里还能倒进水吗?听法亦如是。不能贡高我慢,轻慢法师:这个法师哪里来的?年纪轻轻的能讲什么?耳识散乱不注意听,却在找法师的缺点,这叫覆器之过。这样的话,法师讲的话非但对你没有利益,反而还会成为你堕落的因,楞严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放下知见如理如法地听法才会有功德,这叫远离覆器之过。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6-9-8 13:30
第二,意不持如漏器之过,虽然茶杯口是向上的,但杯底有漏,听多少法都不记住,不思维,更不知道要调伏自己的心才是修行。这样听法,听多少漏多少,这叫漏器之过。须知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6-9-8 13:31
第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这个杯子里面如果有脏东西在,水倒进去能喝吗?听经时掺杂贪嗔痴等杂念,如同向有毒的容器中注入甘露,甘露亦成毒。过去我们出家人有个规矩:出家三年不准听经闻法,不准念佛参禅。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6-9-8 13:32
古德云:“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楞严经》上讲,"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一切境界不离于一念心,一念用心变现,宇宙人生犹如一场虚幻梦境,随缘显现万相,现生死,现涅槃,现山川大地,现地狱天堂,都取决于一念用心,明白真理,觉悟自性,即于世间自在修心。不读懂楞严,你连心在哪都不知道,如何能明白如来藏,如何谈明心见性?不读懂法华,你连什么是佛,什么是开示悟入、花开莲现都不明白。如何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本末究竟?
作者:
厚德载物英
时间:
2016-9-8 13:32
达摩血脉论》: 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