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柏林禅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21:28: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每个人之所以能够安居乐业,是无数从事各行各业的人辛勤劳作和密切配合的结果。因此,我们时时刻刻都应有感恩的思想。有了感恩的思想,人与人之间的自私自利和欺骗压迫就会逐步缓解和消除,人间就会充满谅解。
    ——净慧老和尚


    简介

    柏林寺,位于河北省赵县城东南,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是中国著名的禅宗古刹。

    历史
    柏林寺最早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 年),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

    柏林寺几度沧桑,香火绵延。据史料记载,著名译经大师玄奘赴印度取经之前,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曾驻锡观音院,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宝论》。晚唐时期(885年),禅宗高僧真际从谂禅师以八十高龄来此弘法,时人尊为“赵州古佛”,在寺院说法40年,120岁圆寂。禅师以“无”字公案接引四方禅众,形成独具风格的赵州禅,后人视之为“无门关”。“平常心是道”“狗子无佛性”、“吃茶去”等公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

    金代,这里一度改为律宗道场,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扬戒律达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诠宗律师。金朝末年,法传临济正宗的归云志宣禅师主持法席,柏林寺由此革律为禅,宗风大振。归云禅师平生主持七所名刹,望重当时。现在北京西郊潭柘寺尚存其舍利塔;元代,这里先后有圆明月溪禅师、鲁云行兴禅师,都是宗门大德,柏林寺由兹气象恢宏,成为燕赵一带的佛教中心;明清两朝,中央朝廷管理赵州地区佛教事务的机构——僧正司设在柏林寺。当时柏林寺的住持往往同时兼任僧正司僧正。

    柏林寺内曾建有真际禅师宝殿,殿内有以奔流江水为题材的著名殿画。河北人曾以“赵州柏林寺的水、曲阳北狱庙的鬼”合称为河北壁画艺术“双绝”,相传此两处壁画皆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所作。近百年来,柏林禅寺屡遭劫难,殿堂、经像荡然无存。到80年代末期,柏林寺仅存砖塔和数十株古柏。到1988年这里重新进驻僧人时,只有赵州禅师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古柏,很难使人想到这里曾是一处佛教古刹。

    1988年,近代禅宗泰斗虚云禅师的得法门人净慧老和尚参拜祖庭时,看到 “一塔孤高老赵州”、“断碑残碣埋荒草”的悲凉场景,遂发心重振祖庭。该年5月,经河北省佛教协会倡导,在净慧法师主持下,开始重建柏林寺。首先重修大雄宝殿,继之修葺从谂禅师塔,并重修山门殿、天王殿、藏经楼、禅堂、念佛堂、客堂、斋堂、僧房等,高大雄伟,蔚为壮观,堪称河北首刹。柏林禅寺普光明殿於1991年11月动工兴建,1992年7月底竣工,8月28曰举行落成开光典礼,工期仅用八个月时间。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为普光明殿题写了匾额与楹联。普光明殿占地38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单檐宫殿式建筑,上覆黄琉璃瓦,风格典雅,庄严古朴,佛殿正中安奉汉白玉释迦牟尼弗坐像。该坐像高三米,重十吨,右手施“无畏印”,表示赐予众生安乐,左手作“与愿印”,表示成就众生善愿。此像是美国纽约正觉寺住持佛性法师施资供奉

    建筑
    柏林寺塔,全称为“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建于元天历三年(1330年),为纪念唐代高僧从谂禅师所建,因从谂禅师谥封“真际禅师”,故该塔被称为“真际禅师塔”。塔高40米,分七级,平面呈八角形。第一层四面雕有格子门窗,下有方形塔基。塔基上为束腰式须弥座,座上有两层砖刻图案,上层为伎乐、金刚、力士,下层是龙、象、鹿、牡丹等图案,刻工精细,形象生动。此塔的特点是斗拱雄大,出檐深远,雕刻丰富,为元塔中精品。据传,日本临济宗祖师荣西禅师曾两次来华参学,在柏林寺内植茶学经,後将茶种传播到日本。1980年以来日中友好临济黄蘖协会访华团多次组织日本僧众前来拜谒柏林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