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峨眉山:宋代西南佛教重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10:11: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峨眉山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印光《峨眉山志》将其历史追至“汉永平癸亥”的蒲公传说,此说虽不经,但亦可说明峨眉的佛教传统由来已久。《邵氏闻见后录》有“又峨眉普贤寺,光景殊胜,不下五台,在唐无闻。李太白峨眉山诗言仙而不言佛,《华严经》以普贤菩萨为主,李长者《合论》言五台山而不言峨眉山,又山中诸佛祠,俱无唐刻石文字,疑特盛于本朝也”的记载,那么,峨眉山自宋起走向鼎盛应该可以得到肯定。
    宋代的峨眉山获得了国家政权的认同,进入最高统治者的视野,如宋太祖干德四年“勅内侍张重进,往峨眉山普贤寺庄严佛像,因嘉州屡奏:白水寺普贤相见也”。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勅内侍张仁赞,往成都铸金铜普贤像,高二丈,奉安嘉州峨眉山普贤寺之白水,建大阁以覆之。诏重修峨眉五寺,即白水普贤、黑水华严、中峰、乾明、光相也。三峨高出五岳,秀甲九州。西竺千岁和上曰:此震旦国第一山也”。由此可见,宋初的峨眉山就已获得了极高地位,甚至有“第一山”之称。
    不仅如此,随着峨眉地位的提升和普贤信仰的流行,有关峨眉的神迹也逐渐多起来,如太平兴国七年:“嘉州通判王衮奏:近往峨眉提点白水寺修造,见瓦屋山皆变金色,中有丈六金身普贤。次日午中,见罗汉二身乘紫云行空中”。同时,峨眉地位的提升,也使它与五台的地位逐渐对等,“勅太原、成都铸铜钟,赐五台、峨眉,名山遣挂之日,两山皆有梵僧十余,空中奉迎其钟,声闻百里”,这与《邵氏闻见后录》的记载相呼应。太宗雍熙四年还特意“勅内侍送宝冠、璎珞、袈裟往峨眉普贤寺,是日,众见普贤大士乘紫云行空中,久之方没”。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宋初峨眉山地位的提升不只是为了顺应当地普贤信仰,似乎还有他意。
    真宗景德四年,“诏赐黄金三千两,增修峨眉山普贤寺,设三万僧斋,岁度僧四人”。景德五年,真宗还亲自诏见了峨眉高僧茂贞:“五年二月,诏嘉州峨眉山沙门茂贞入见,上赐以诗,馆于景德寺”。对宋代统治者来说,提升峨眉山地位是增进信仰,巩固统治的方式,同时,也因峨眉山产生了对统治有利的高僧而重视。
    随着地位的不断提高,峨眉山逐渐成为四川乃至西南佛教的重镇,宋代时走出了一批高僧。仅据印光《峨眉山志》中收录的就有如新、慧真广悟、行明、继业、茂真、白水宗月、密印安民、慧远、道宏、纯白、别峰、昙振、峨眉道者等。其中的密印安民、别峰、纯白等禅师都是当时的著名禅师,他们往往有在峨眉出家或受戒,并在四处参学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地位的特点。峨眉与他们的关系,要么是其受法地,要么是其归宿地。他们生名的创立几乎都在川外获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