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卧佛寺的五大景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20:46: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卧佛寺山门
    卧佛寺卧佛
    卧佛寺内罗汉
    卧佛寺位于北京植物园内,是大乘佛教唐代禅宗的皇家寺庙,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雍正皇帝称其为“入山第一胜境”、“西山兰若之冠”。据传 说,唐贞观十九年,玄奘法师从印度带着大量经书和佛像回到长安城,唐太宗李世民率领数万僧众出城迎接,盛况空前。此后,中国掀起修建寺院的高潮,有人在今天的北京西郊修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兜率寺”,这座寺院就是卧佛寺的前身。
    据文献记载,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寺内原有檀香木卧佛一尊。兜率寺曾更名昭孝寺、洪庆寺、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后,赐名“十方普觉寺”,由于寺内供奉铜卧佛一尊,故俗称卧佛寺。该寺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卧佛寺建筑群是中国佛寺早期的一种布局方法,沿袭唐代伽蓝七堂的法式,这种平面布局在北京非常少见。卧佛寺有五大景观与众不同,即半月池、古蜡梅、古银杏、十八罗汉和卧佛。
    罕见的半月形放生池
    从琉璃牌楼进入卧佛寺,面前是一座白石桥,架在半月形的放生池上。首先,许多寺庙的放生池是没有桥的,另外古代寺院放生池大都是方形的,而半月形放生池比较少见。
    京城蜡梅之冠
    天王殿前,有一丛古蜡梅。传说这株蜡梅植于唐贞观年间,曾经一度枯萎,而后又发出新芽,长势茂盛,所以又叫它“二度梅”。近几年,这株千年古蜡梅年年开花,花密而多,气味芳香,每年早春都有很多喜爱蜡梅和摄影的游客前来欣赏。
    圣树——古银杏
    三世佛殿东西两侧,有两株古银杏树,树龄在800年以上,挺拔苍劲。传说,这两棵树是为了象征释迦牟尼涅槃于娑罗树下,早年从印度移植来的,因而此树又有“圣树”之称。
    乾隆与罗汉
    三世佛殿内,中央端坐三世佛,两厢是泥塑彩绘的十八罗汉。一个个身披袈裟,手捻佛珠,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但东面最南端的一尊罗汉却戴帽穿靴,身着双龙戏珠袍,与众不同。传说,乾隆皇帝笃信佛教,即位前曾一心想皈依佛门,但即位后未能实现心愿。后来,在卧佛寺大修时,他自认为已修成正果,便命手 下将其中一个罗汉去掉,换成了自己的塑像,这才有了现在带有乾隆皇帝塑像的十八罗汉。
    檀香木卧佛与铜卧佛
    卧佛寺曾一度两尊卧佛共存,唐代檀香木卧佛原在三世佛殿,明末清初不知去向。现在卧佛殿供奉的铜质实心卧佛,为元代至治元年(1321年)铸 造,身长一丈六尺,重十万八千斤,据说是为了纪念唐僧往返十万八千里西天取经的艰苦历程,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卧佛。卧佛头西足东面南,左手平放腿上,右手曲肱托头。据说这个卧式是释迦牟尼圆寂前的姿势,描绘的是佛陀在娑罗树下向弟子们作最后一次教诲的情景,即佛教故事“释迦涅槃圣迹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