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大乘妙法莲华经》要义简汇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武则天为法华经所写的开经偈)
一、《大乘妙法莲华经》:法华经是什么,就是一只妙莲华。 1.“莲花”表:花开莲现,比喻听经闻法当下成佛(分真即佛) 2.莲花在污泥浊水中才能生长的旺盛,藕才长的好,这是表在浊世中修行才能成就(自利)、度化众生(利他),入世修行行菩萨道。 3.莲藕,其中藕中心的孔表真空,四周的藕肉和多孔表不空,空不空组成藕,表三个如来藏(一心三藏)。 (如来藏在楞严经65页——66页,楞严经也叫妙法莲花王与法华经是一部经) 二、佛住法华经 1(序品第一页第一句,)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其他经都是佛在,住为究竟,在为方便。)。 2、(20页下2行始)佛自住大乘(法华经)_略。 3、(法师品98页4行)药王,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不须另安舍利,此中已有如来全身。 三、诸佛出世常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示、悟、如”佛之知见,(既讲法华经、如来藏大法。)(方便品17页下) 四、世上只有一部法华经是真经(究竟了义一佛乘)。 1、(方便品20页下5行)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也无三,除佛方便说——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2、(14页下三行)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世尊讲经41年很久了,现在要讲真经——既是说法华经。) 3、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19页下7行) 五、1、讲法华经者是入如来室、穿如来衣、坐如来座——99页上段。——法师品 2、能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96页二段。——法师品 3、若有信受 、此经法者、则为见如来——42页二段。205页下二段。 六、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者,“不受持”法华经是未善行菩萨道。 只有“受持”《法华经》者是善行菩萨道。——98页中9、10行。 七、:若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佛对不受持法华经的人,不承认是佛弟子)——方便品19页3段 八、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佛在此法华经中判自己以前讲的经为戏论之粪。)——信解品50页上段。 九、闻法华经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既蒙佛受授记。——法师品95页2段。(表闻听受持法华经——听经闻法当下成就,花开莲现,不历修证当下成佛.) 十、佛说法华经是诸经之王 1、(安乐行品125页上2、3段)文殊师利,此法华经,是诸佛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予——略。 2、(如来神力品168页下段,)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臧。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 3、(药王菩萨本事品177页中——178页上)十个比喻,说法华经是经王。 4、(见宝塔品108页上) 而与其中,此经第一,若有能持,则持佛身。 十一、莲花戒的依据 1、 (见宝塔品105页下4行) 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法华经付嘱有在。 2、 (106页下7、8行),告诸大众,我灭度后谁能护持,读说斯经,自说誓言。 3、 (108页),能于来世,读持此经,是真佛子。住淳善地,佛灭度后,能解其意,是诸天人,世间之眼。 十二、安乐行品(一二一页第二段):讲说法华经时,不说别人以及其他经典之过,不说他人好恶长短。(只管自己修行) ---------以大乘经讲说,令得一切种智(一心三藏) 十三、比喻品 1、 火宅喻 (32页):以羊车、鹿车和牛车比喻三乘教,方便引 导 诸子出火宅后都给与大白牛车,归于一佛乘(法华经) 2、 信解品 穷子喻(46页下):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匿——略(以后游回,其父设诸方便教化,使其继承家业。) 3、 化城喻品(79页下段----80页上段):佛在中途化一大城是为临时休息,使其不退转。为方便引导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三乘),目的是为了引导三乘人归于大乘(法华经) 4、 药草喻品 (56页三段):喻一雨所润,小根小茎,中根中茎,大根大茎。分上中下各有所受。各根据种性而开花结果,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诸草木各有差别。(59页下段-----60页偈颂) 5、 醉酒喻 (五百弟子授记品85页)——略 6、 良医喻(如来寿量品138页)略 十四、诽谤法华经者的罪报 1、(43页中下段------44页) 2、(206页三段)若有人轻毁之言……(略) 十五、成佛(分真既佛即明心见性的菩萨)后的修行。 1、大乘圆教的修行,一是组织法会,助印经书,二是劝人信受。三是流通经书、光盘。 2、明心见性后还要回来修各种法门,叫悟后进修,如去掉我执、遵守五戒、八戒、十善。去掉各种烦恼习气等。逐步的修正圆满果位。 十六、诸法平等问题 法华经是经王,诸法是不平等的。但是在读懂受持法华经,明白了如来藏道理后。读什么经都是法华经,诸法都是平等的。 十七、如是我闻、一时、佛的解释 1、如是我闻,《法华经》和其他佛经的开头,都有如是我闻。这是佛在涅槃前交代阿难,在其所讲各经前加上如是我闻。如者阿也(空)、是者弥陀也(不空)、(阿弥陀为空不空)我者佛也、阿弥陀佛也(一心三藏)。如是我闻万法皆成,如是我不闻万法皆不成。 2、一时。一既为多,多归为一。一多无碍,一为阿、多为弥陀。时为时间,分过去、现在、未来。时间之相是虚妄的。凡夫活在过去、现在、未来;佛、菩萨活在当下一念。一时既是当下。 3、佛在印度叫佛陀,佛译成中文是一个觉悟的人,觉自己,觉别人,觉悟一切。佛字为一个单人和一个弗,表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否定自己的错误,修正成就圆满果位。 十八、在《法华经》中佛教化弟子要“依法不依人、依了义法不依不了义法、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 自古就有“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印光大师曾说:“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既往生,位齐等觉。” 文殊菩萨说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在二十五个菩萨的修行法门中,只肯定保留了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明心见性后,从闻思修入。)(见楞严经103页,这是佛住世的时候)并说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法华经》为究竟了义大乘{一佛乘}经典。从法华经中可以看出诸佛灭度前只讲法华经,灭度后只传法华经。受持法华经是成佛的唯一途径。诸佛菩萨都是身坐莲花座,脚踩莲花台表只有受持《法华经》才能成佛,往生时(阿弥陀佛接引)也是从莲花中化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