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要为自己而活不要太在意别人。"修养很好的人能研究透彻自他不二的所以然,八风不动,得失、利害、毁誉、称讥不会动摇;别人说你很了不起,你也不得意忘形;别人说你不够看、差劲,你也不会烦恼。一个人活在世上,必然会被名利所困,为可望却不可及的梦想所累,心会被这些搅得心神不宁。佛就是看透了人生种种难堪的局面者,所以才教我们用"清淡之心"对待人生,有了一份安详的心境,就不可能再会用别人的思想来左右我们的人生。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沙弥一起外出云游,走到一河边,没有桥,只能趟过去。河边一美貌女子恰巧也要过河,请求老和尚帮助。老和尚没说什么,就顺便把女子背过河。过了河,与女子分别后,两和尚继续赶路。过了很久,小沙弥终于忍不住了,问老和尚:"师傅,佛祖说出家人不近女色,你怎么竟然背女人过河?别人看到了会有闲言闲语的。"老和尚笑了笑说:"你难道忘了,佛祖还告诉我们出家人要以慈悲为怀,不可不见死不救吗?你那么在意别人的话,难道也忘了出家人要六根清净吗?"小沙弥听了老和尚的话后,惭愧地低下了头。
人生在世,只要用一种喜悦、用一种成全、用一种求心安的态度去做就好了,不要太顾虑别人的看法。我们不是为任何人而活,我们是为自己而活,自己走自己应走的道路。孔子也无法保证人人都喜欢他,在陈蔡绝粮的时候,他就遭人误会。耶稣是圣人,也没有办法保证人人都喜欢他,终于被最亲近的弟子出卖了他。放松自己,不要执著,从爱心出发,不计得失,但求心安无愧就好。
佛说:"无生法忍,就是安详。"安详是人生的一种处世境界,它教我们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佛是安详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人生有很多痛苦都是因为别人的"中伤",这里的"中伤"有时并非就是指恶言恶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