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思 觉悟 正念 (一)
●想要修行先要闻、思,在此基础上才是修,不经过闻、思,怎么知道修什么?怎么修?闻、思之后,不结合自己的身心去修行,也得不到实在的益处。
●很多人没有广大的闻思,尚未通达教理,既无充足的福德资粮,又无一定的护持方法,内心还不甘寂寞,就想一个人闭关——魔在等着你呢!
●人世间是一个过度场,可以上升、可以下降,主要看自己的选择和行为。
●据说天鹅能从奶和水的混合物里,把奶汲取出来食用。我们也应从浩如烟海的佛法里,提炼精华来学习。
●能够在每一个场合控制自己并不等于获得自在无畏,真正的无畏是当你在任何场合根本没有一个“自我”需要去控制。
●如果你做的是善行,你不需要向佛菩萨祈求保佑;如果你做的不是善行,祈求谁也没有用。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瞋之人,时时地狱。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虽然我们的起心动念、某些行为不为人知,但不可欺瞒自己的心。
●我们以不净的三业,如何同三业清净的本尊相应?就像我们去五台山朝圣,有谁见到了文殊菩萨?能梦见文殊菩萨都已是很大福报。
●“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只有一个,但随着水的清浊程度不同,却能显现各种不同的月亮的影像。
●人生,要以真诚对待别人;以善良陶冶情操;以美丽装点世界;以和谐促进繁荣;以知识带动文明;以喜悦丰富生命。
●小乘法是消极避世,远离一切人、事、物,抛弃有情众生;大乘法是积极入世,容纳世事万物,大爱众生,利乐有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