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家则有无量过恶,出家能成无量功德。 02 在家则溃闹,出家则闲静。 03 在家则属垢,出家则无属。 04 在家是恶行处,出家是善行处。 05 在家则染诸尘垢,出家则离诸尘垢。 06 在家则没五欲泥,出家则出五欲泥。 07 在家难得净命,出家易得净命。 08 在家则多怨贼,出家则无怨贼。 09 在家则多恼碍,出家则无恼碍。 10 在家是忧处,出家是喜处。 11 在家是恶道门,出家是利益门。 12 在家是系缚,出家是解脱。 13 在家则杂畏,出家则无畏。 14 在家有鞭杖,出家无鞭杖。 15 在家有刀槊,出家无刀槊。 16 在家有悔热,出家无悔热。 17 在家多求故苦,出家无求故乐。 18 在家则戏调,出家则寂灭。 19 在家是可愍,出家无可愍。 20 在家则愁悴,出家无愁悴。 21 在家则卑下,出家则高显。 22 在家则炽然,出家则寂灭。 23 在家则为他,出家则自为。 24 在家少势力,出家多势力。 25 在家随顺垢门,出家随顺净门。 26 在家增刺棘,出家破刺棘。 27 在家成就小法,出家成就大法。 28 在家作不善,出家则修善。 29 在家则有悔,出家则无悔。 30 在家增泪乳血海,出家竭泪乳血海。 31 在家则为诸佛辟支佛声闻所呵贱,出家则为诸佛辟支佛声闻所称叹。 32 在家则不知足,出家则知足。 33 在家则魔喜,出家则魔忧。 34 在家后有衰,出家后无衰。 35 在家则易破,出家则难破。 36 在家是奴仆,出家则为主。 37 在家永在生死,出家究竟涅槃。 38 在家则堕坑,出家则出坑. 39 在家则黑暗,出家则明显。 40 在家不能降伏诸根,出家则能降伏诸根。 41 在家则傲诞,出家则谦逊。 42 在家则鄙陋,出家则尊贵。 43 在家有所由,出家无所由。 44 在家则多务,出家则小务。 45 在家则果小,出家则果大。 46 在家则谄曲,出家则质直。 47 在家则多忧,出家则多喜。 48 在家如箭在身,出家如身离箭。 49 在家则有病,出家则病愈。
法华道场又添如来家业接班人,当智、当虎(姐弟)剃度出家,
两人均能熟练背诵楞严咒,现已开始背诵《法华经》。
50 在家行恶法故速老,出家行善法故少壮。
51 在家放逸为死,出家有智慧命。 52 在家则欺诳,出家则真实。 53 在家则多求,出家则少求。 54 在家则饮杂毒浆,出家则饮甘露浆。 55 在家多侵害,出家无侵害。 56 在家则衰耗,出家无衰耗。 57 在家如毒树果,出家如甘露果。 58 在家则怨憎和合,出家则离怨憎会苦。 59 在家则爱别离苦,出家则亲爱和合。 60 在家则痴重,出家则痴轻。 61 在家则失净行,出家则得净行。 62 在家则破深心,出家则成深心。 63 在家则无救,出家则有救。 64 在家则孤穷,出家不孤穷。 65 在家则无舍,出家则有舍。 66 在家则无归,出家则有归。 67 在家则多瞋,出家则多慈。 68 在家则重担,出家则舍担。 69 在家则事务无尽,出家则无有事务。 70 在家则罪会,出家则福会。 71 在家则苦恼,出家则无苦恼。 72 在家则有热,出家则无热。 73 在家则有诤,出家则无诤。 74 在家则染着,出家无染着。 75 在家有我慢,出家无我慢。 76 在家贵财物,出家贵功德。 77 在家有灾害,出家灭灾害。 78 在家则减失,出家则增益。 79 在家则易得,出家则难遇千万劫中时乃一得。 80 在家则易行,出家则难行。 81 在家则顺流,出家则逆流。 82 在家则漂流,出家则乘筏。 83 在家则为烦恼所漂,出家则有桥梁自度。 84 在家是此岸,出家是彼岸。 85 在家则缠缚,出家离缠缚。 86 在家怀结恨,出家离结恨。 87 在家随官法,出家随佛法。 88 在家有事故,出家无事故。 89 在家有苦果,出家有乐果。 90 在家则轻躁,出家则威重。 91 在家伴易得,出家伴难得。 92 在家以妇为伴,出家坚心为伴。 93 在家则入围,出家则解围。 94 在家则以侵恼他为贵,出家则以利益他为贵。 95 在家则贵财施,出家则贵法施。 96 在家则持魔幢,出家则持佛幢。 97 在家有归处,出家坏诸归处。 98 在家增长身,出家则离身。 99在家入深榛,出家出深榛。
由此观之,如是“九十九种”,即为在家与出家之差异,此为吾等学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盖出家多功德,是了脱生死,超出三界所必须,诸如无障碍,离诸垢,离诸恶,除尘垢处,离欲淤泥,远愚人法,无怨家,得正命,无怖畏等。
总而言之,学佛修道者,为了脱生死、超出三界,势必要选择“身心皆出家”,至少也要选择“身不出家而心出家”(如唯摩诘居士,庞居士,傅大士,王龙舒居士,彭际清居士等大德),俱足上述“出家之功德”,方能“明心见性”,或上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俟证得“八地(不动地)菩萨”果位后,再倒驾慈航到“娑婆世界”普度众生,满菩提愿。否则,“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什可怖畏”、“六欲天上现五衰,三禅天上有风灾,要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归去来”。愿与诸仁者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