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却不失我,忏业却不舍业 法华经云: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五欲之火困扰着我的内心,让我煎熬于对财色名食睡的种种欲求,而不自拔。还是在发心学佛之前,觉得美食好酒,女人金钱,地位名利,这不就是人成就的标准吗?人活一世,短暂即分,还不就是快活一阵是一阵!却不知,正是五欲,把净土化作身边的地狱,喝酒喝到吐血,健康状况大不如前,头脑缓慢,妻子失和,家庭生活每况愈下,还美其名曰为了工作和事业的奋斗,付出的代价。大年初五的晚上,难得的独自静心,坐在小书房里,拿起了佛学典籍,第一次认真的阅读,领略忏悔的力量,不知觉间,书页翻过,心里突然萌生了神奇的想法,也是第一次真诚的忏悔自身所造的罪业,心智神驰,小小的书房竟然感觉放大到无限的虚空,灯光如日,破除诸暗,那亮度不知为何所发,却光亮无比。那一刻,仿佛空间跳转到佛陀的身边,沐浴在放下罪业,涤净身心的轻松里。我知道,学佛的机缘到了! 作出决定,摒弃五欲,乐于法中,得佛法分,发下一个至深坚固的修行心愿。 心愿就像为修行种下的一粒种子,而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就是种子最好的养分。佛陀的智慧在于开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让无明无识的颠倒众生脱离苦海。信因果,明善恶,常忏悔,生净土。诸佛菩萨以方便法引导众生离诸恶趣,远离三界火宅之患。用无量的智慧,教诲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大自在。“八万四千”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表述,世间真正的烦恼、情绪、疾病以及内在的痛苦要比这个数字多得多,面对如此不完美的世界,诸佛菩萨以羊车、鹿车、牛车,譬喻求法修行的因缘,是为众生的解脱之门。 而修习法华经是成佛之因,是最大的离欲,是最大的忏悔。离我却不失我,忏业却不舍业。真正即心即佛。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