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法华论坛原创 于 2016-8-4 20:49 编辑
佛在回首处,念念反闻间
法华经云:为度众生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愚痴、闇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又以贪着追求故,现受众苦,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于此三界火宅东西驰走,虽遭大苦,不以为患。 杨黼(fǔ)是唐代安徽省西北部的太和县人。立志修学佛道。听说当时在四川弘化一方的无际大师声名远播,道行很高,为了要去亲近善知识,他就拜别家中双亲二老,离开家乡,只身赶赴四川求师问道。杨黼刚刚抵达四川境内,就迎面遇见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和尚,他向老和尚五体投地,恭恭敬敬地顶了一礼。老和尚问杨黼说:“你从何方来?到四川所为何事?”杨黼回答道:“我自安徽一路雇舟行脚,想来四川向无际大师求法问道。”老和尚回答说:“你要来求见无际大师,那索性去见佛才好。”杨黼问:“我很想能见到佛,但不知道佛究竟在哪里,请老和尚为我开示。” 老和尚说:“你赶紧往家赶,看到肩披大被、倒穿鞋的老人,那就是佛无疑了。”杨黼对老和尚的开示深信不疑,就连夜整理行装,雇舟回乡。一路跋山涉水,一个多月才赶回到家。到家的时候,已是月上柳梢头的半夜,他敲着家中的大门,呼唤老母亲开门。他老母亲听到门外正是昼思夜想、牵挂着的宝贝儿子回到家了,激动地从床上爬起来,连衣服也来不及穿好,赶紧抓起那床破棉被披搭在肩上,倒拖着布鞋,匆匆忙忙地出来为儿子开门,迎接心爱的儿子。杨黼看到眼前披衾倒屣的老母亲时,想起了老和尚的开示,恍然大悟,觉得堂上的老母亲才是现身的活佛。从此以后,杨黼竭力尽孝。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尽量使父母感到心满意足。杨黼八十岁寿终,临命终时,诵持经句,安详往生。 念念求佛不见佛,只因佛在念念间,一念回首见本心,无佛却是成佛时。众生迷佛在欲尘,念念攀缘执外境。本是无价天成物,无端落入污泥中。 欲望的灾殃就在眼前,而众生视而不见。反而演化出迷乱的幻想来扰乱自己的正知、正见。若说人不知何以为对错,美丑,我不认同,惑障心神的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的假象而已,是欲望强加给本心的债,让我们累生累世不得脱离苦海的宿债。佛祖之伟大在于,其不断的把众生视若己出,救拔脱离三界火宅,免受罪报之苦。 试想您家中培养的一个小孩子都是几个家长围着转,累的要死要活,劳心费神的几年、几十年,才养育出的儿女,连社会都在大呼孩奴的时代里,佛祖又是如何培育众生呢?佛为四生慈父啊,面对不肯脱离欲海深渊,苦缚火宅的无数熊孩子们,无数劫生生世世的为众生操心,如果不懂得诸佛菩萨的慈悲,不常怀感恩,勤求精进,我们心里面,过得去吗?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