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会留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09:3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拥挤的城市,寸土寸金,好像觉得空地不用来做点什么就是浪费;房地产商人“见缝插针”的建楼还不忘把一层建成“门面”;道路拓宽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汽车增多的速度;做什么都要拥挤着排队好像成了习惯;习惯于戴着个人“偏见”的“有色眼镜”无根据的批评别人;人们总是害怕输在起跑线上而往脑子里装很多所谓的“知识”,难道就不怕输在终点线上吗?更多的人只看到别人的成功却忽略成功前的艰辛……,可能不是世界太纷繁,而是自己太紧张了,淡定、坦然。
      
      因为那些心外的一切改变不了本质,只有心改变了本质才会改变。
      
      我小时候听老人说过一些俚语,比如:“晴带雨伞,饱带干粮”。说的是要未雨绸缪,为明天留有余地;再比如:“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说的是与人相处,凡事不可做绝,要记得彼此要留有余地,以后不管在什么地方见面,都不会难堪,不会尴尬。
      
      我们想想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留白”:书画家进行创作,要懂得“留白”。编辑在进行版式设计,要懂得留白。留白,也就是留余地,给观赏者,给读者留想象的余地,留给观赏者和读者添加他们思想的余地。
      
      建筑楼群,要留出一些余地给绿树、给花草、给阳光、给空气。高速公路,每过一段里程,就要在路边留出一块“余地”,供有毛病的车辆应急停靠检修。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在钢筋水泥的包围中生活,在忙忙碌碌的“人潮”中穿行,还有几人能闻得见泥土的芬芳和花草的味道?还有几人能在田间地头或乡间小路上散步?人们在满足了简单的温饱之后,则需要追寻那阔别已久的安宁、平静与清净。在西欧和北欧的一些城市例如伦敦、巴黎、斯德哥尔摩以及奥地利的维也纳等,午后你会看到人们慢悠悠的散步于广场;或在咖啡店里要杯咖啡坐一个下午把一本杂志或一份报纸从头到尾的读上好几遍,或者在咖啡店里与朋友聊聊天儿,或者静静的喝着咖啡了解了解这个咖啡店的悠久历史,廉价的费用使得咖啡店成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公共客厅”。这么悠闲的生活,你都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做什么工作的。对富人收取的高额的税费以及完善的保障体系使得人们不去追求上富豪榜,而是选择更悠闲的生活,职业对他们来说是一份爱好,更多的人都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并不是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人们喜欢住在城郊比较安静的地方,房子不大,但每个房子的周围都有足够的空地来种些花花草草,对公共空间的尊重使得一切井然有序。
      
      其他方面也需要“留白”。制定计划要留余地;享受人生要留余地;日常用度要留余地;房屋装修要留余地;再狭窄的公路,也要留有错车的余地;再紧张的工作,也要留有休息的余地。家有余粮,日子好过;日有余用,生活安稳。与朋友交往要留余地,别让自己的热情“灼伤对方”。
      
      即使是在与别人竞争时,也要懂得“留白”。在这个世界上总是不可避免地介入竞争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对手”站在我们面前,这时谁也不敢说每次都会赢,更多的时候是要分出个胜负来,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起码可以让对方少受一些伤,或者不受伤。
      
      关于修行的方法不要去争论,因为适合自己的不一定就适合别人,打碎了那些条条框框以及名相的束缚,将智慧化为活水才能真正滋润心灵;放下执着与分别,才能宁静、恬淡、富有诗意;才能让现代生活更具美感。
      
      得势不忘失势,强盛不忘衰败,富有不忘破落。人情世故,恩怨是非,都得留有后退的余地。话不可说满,事不可做绝,留有余地才有足够的回旋的空间,留有余地才有进行斡旋的可能。留有余地才能做到平衡,留有余地才能做到进退从容,曲伸任意。
      
      写文到此时,让我想起了一则故事——《六尺巷》,正所谓:
      
      千里休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是啊,儒家讲“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大学》讲:“止于至善”;《中庸》讲:“不偏不倚之谓中,平常之谓庸”;道家讲“返璞归真,知强守弱;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中医讲:“阴阳平衡,春发夏盛秋敛冬藏”;《周易》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佛家讲“圆融通达,清净无挂碍;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无忧自在”。我们修行人更要有“让”、“忍”的思想,让些机会给别人,忍些别人的过失和对自己的伤害,让些资源给别人成就,如果你能鼓励帮助别人都成就菩萨了,那你自己就是佛啦。人需要信仰的力量,因为只有信仰才能抚平内心的创伤,只有信仰才能让人不管经历多少苦难依然有方向,只有信仰才能让人有无穷的力量走出困境。
      
      正在修行路上行走的人们,请让自己的心始终有一块“留白”,始终留一块“空地”,给下一个“更高”的觉悟留下能够进入心里的空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6 22:38
  • 170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1846
    沙发
    发表于 2017-6-28 19:31: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6 22:38
  • 170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1846
    板凳
    发表于 2017-6-28 19:32: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6 22:38
  • 170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1846
    地板
    发表于 2017-6-28 20:32: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