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2016-06-24 [url=]中国佛缘[/url]
[size=15.8333px]正法阅读推荐 [size=15.8333px]净空法师微信号:jkfs777 [size=15.8333px]中国佛缘微信号:zgfy777 [size=15.8333px]大悲禅寺微信号:dbcs777 1.精
精泛指人体一切营养物质,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主要由肾来管理,常常有“肾精”之称。
“人始生,先成精”,精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而且主宰人体的整个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过程。 [size=15.6522px] 2. 气
气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是推动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它既是物质的代称,也是功能的表现。气在人体有推陈出新、温煦脏腑、防御外邪、固摄精血、转化营养等重要职能。
“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能周流不息,如环无端,人体则健康无病。
[size=15.6522px]
3. 神 [size=15.6522px]
神是指人体的一系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为心所主。心为人体的最高司令官,神则居其首要地位,心健则神气充足,神气充足则身强,神气涣散则身弱。
故《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如何养足精气神?
精满、气足、神旺,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
精、气、神虽各具其特性,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存则仅存,亡则俱亡。
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
明·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指出:“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则精气又生神之本也,保精以储气,储气以养神,此长生之要耳。”
有医家认为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要养生保健长寿延年,必须“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
所以要保养精、气、神三宝,关键在于修身养性,清心寡欲,则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妄游,情不安动,气不外耗。
气功中的静养功法,就是通过自我调节,控制心身,是养足人体精气神一种较好的手段。它要求思想高度集中,静心宁神,摒除杂念,放松全身,达到万念皆空,使大脑皮层处于一种保护性抑制状态。久久行之,能收到保养精气神的功效。
精满、气足、神旺,则精神焕发、行动矫健,老年人能鹤发童颜,延年益寿,青年人可长葆青春,推迟衰老。
总之,养足精气神对于人体保持健康、益寿延年非常重要,尤其要注重对于“神”的保养。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保持精神愉快,心胸宽广,情绪稳定,方可避免精神疾病的侵袭。
财色名食睡,佛家称为五欲,实际上也与五行五脏相对应:
财为金应肺,色为水五脏应肾,虚名为火五脏应心,食为土五脏应脾,睡为木五脏应肝。
在五欲之中,以色、食、睡最难去除,佛道都有相应超越的方法和境界。
古代道家说: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实际上就是不断充实相应脏腑之机,最后实现水火既济而超越五欲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