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请对‘法’开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3 20:55
  • 4869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3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08:04: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答:六尘是六根起用的对象,眼所见的都称作‘色’;耳根起作用的对象都称作‘声’;意根,意是念头,念头所念的对象都称作‘法’。法尘与眼耳鼻舌身五尘所对的,有无关联?有,五尘落谢影子就称作‘法尘’,所以法尘的境界太广了。我们眼睛看到之后,心里落印象,你还在想,就称为‘法尘’。譬如你去看电影,离开电影场了,电影里面的那些画面还在你心里活动;你去听音乐,离开音乐厅了,你还想着那个韵律,这些都是法尘。除了我们眼耳鼻舌身所对的这五种对象之外,心里面所攀缘的也统统称为‘法尘’,如梦中与定中的境界,也全都是法尘。

    何以称为‘尘’?尘是污染。譬如这张桌子,三天不擦就有灰尘,这些东西就跟灰尘一样染污了心性,所以称为‘尘’。我们六根对外面六种境界都能清楚而不被污染,就成功了。无量无边的法门,虽然方法不同,但是修清净不被污染的目标却完全相同。你能不被污染,这是定成就了;你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是慧成就了,这就是定慧等学。若被污染了,定慧没有了,那是烦恼习气。

    佛说‘烦恼即菩提’,烦恼与菩提是一不是二,心地清净,烦恼就转变成菩提;心地被污染,菩提就转变成烦恼。生死与涅槃也是一不是二,觉悟了,生死就变成涅槃;迷惑了,涅槃就变成生死。所以,世法与佛法,众生与佛,无非是迷悟一念之差而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9-12 08:22
  • 838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2347
    沙发
    发表于 2016-7-24 08:23: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9-12 08:22
  • 838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2347
    板凳
    发表于 2016-7-24 08:23: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28 16:54
  • 0

    主题

    7604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374
    地板
    发表于 2016-7-24 08:32: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不度人唯人自度,佛把宇宙实相告诉了我们,命自我立,自己应供自己,用什么样的心得什么样的果全由自己一念心决定,成佛成鬼成畜生下地狱都决定在自心一念,能害的是我们自己能救的还是我们自己! 虽然佛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但佛力大不过众生的业力,业力大不过众生愿力,要靠众生自悟,自修,自度! 有一付对联说的好:如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若能转念,何需我大慈大悲! 我们只知道这个肉团身是我,我们的心只在这个肉团身上;整日为衣食奔波劳碌不知宇宙真相。我们通过学习佛法从闻思俢了悟宇宙的实相后。 通过六种震动,震开我们本有的光明,回归自心本性。当我们知道一切的万相都是由我们一念真心变现的,都与我们是一个自心本性。我们的心量就扩大了与万法圆融为一体,大光明藏谁非谁?万法万物都是我们的心变现,通过听经闻法把心量打开。 你有多大的心量,就能够容纳多少的东西;你有多大的承受力,就能够承载多少。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044
    5#
    发表于 2016-7-24 09:58: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2 11:52
  • 271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799
    6#
    发表于 2016-7-24 11:43: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2 18:50
  • 0

    主题

    206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015
    7#
    发表于 2016-7-24 13:32: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2 18:50
  • 0

    主题

    206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015
    8#
    发表于 2016-7-24 13:32: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2 18:50
  • 0

    主题

    206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015
    9#
    发表于 2016-7-24 13:34: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10#
    发表于 2016-7-27 20:47: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接着又通过两种妄想心—所谓别业妄见和同分妄见,来逐步地破妄;那么再进一步地通过讲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地、水、火、风、空、见、识」这四科七大,二十五个法,分别会相归性,归入到『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四科七大二十五有,实际上就是从枝末无明到根本无明,来把它回归真心本来面目,在佛法里把它说为次第空如来藏。有慧根的人从次第空如来藏即已能悟到次第三个如来藏,乃至悟到『一心三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