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佛教徒,为亡人做的事情远远不够。在我们藏地,对于如何为临终者念经,死后四十九天作哪些佛事,怎样处理亡人的尸体和骨灰,去世一周年后作什么佛事……在这些事情上特别讲究。从一方面看,这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佛教行为,对亡人有很大的利益。 人死的时候,就像从酥油中抽出一根毛般独自离开,在那个时候,钱财、地位、受用都没有用,唯有正法最有用,可是很多人却不重视以正法来利益亡者。我看到有些人家里人死后,一处理完尸体就没事了,好像家里的畜生死了一样。更有甚者,有些人不但不为亡者做善事,反而跟随一些民间的陋习为亡者杀鸡宰羊,不仅浪费财产,还造下了很多恶业。很多佛教徒都是如此,不信佛的人就更不要说了。看到、听到这些不如法的事情后,确实非常令人伤心。我希望大家以后要去除这些陋习,尽量让亡者的命运有所改善,否则有的人虽然来到了人间,也遇到了佛法,但在最关键的时刻却没有得到佛法的利益,这是很可惜的。 佛教的临终关怀和世间的临终关怀差异 现代临终关怀运动起源于西方。1967年,桑德斯博士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临终关怀旨在对处于生命晚期的人提供最后的安慰和关怀,通过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的帮助,对临终者的身心做有限的调整,使他们以较小的痛苦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虽然世间的临终关怀是一种善举,但站在佛教的高度来看,这些关怀只是暂时的,并不能从究竟上解决问题。只有通过佛法的方便,才能让人们暂时远离身心的痛苦,究竟往生清净刹土,获得出世间的圣果。因此,佛教的临终关怀才是最圆满的。 只要遇见我们就要发心帮助。1986年,我到阿坝州的一所寺院去安居,在安居回来的路上,我看见一辆班车翻了,伤员被送往医院治疗,而死人就摆放在路边,周围连一个念经的人都没有。当时没有人请我,但我主动为亡人修破瓦法、念《普贤行愿品》。在《西藏生死书》里也有这样的事:一个人被车撞死了,有位路过的出家人马上为他念经超度。佛教的经咒不论从谁的口中念出来,对亡人都有利益,所以出家人和居士今后要主动为亡人念经超度。我们应该在大悲心的推动下,无条件地为亡人作法布施。 我们应该如何开展临终救度 如果要展开临终救度,首先一定要有组织。现在有的人死了,第一天聚集一些道友念一点经,第二天以后就再没人去念经了,这种无组织的做法肯定是不行的。应该由家人、亲友或有能力的佛教人士负责,安排好一切法事活动,比如在四十九天里,今天谁念经、明天谁念经,一点都不能马虎。我们学院的道友去世的时候,都是由所在班级的法师安排,从死亡那一天开始,七天内由各个班级不间断地为他念经,同时还要另行安排四十九天的佛事。但我看到外面不是这样,很多人死后都没有很好地安排,参加助念的居士们念得也不正规,随便念一两天就不念了,亡者的家人也无所谓,处理完尸体后,到寺院作一点佛事,随便放一点生,以后就不做什么善事了。 如果有些人真的关心死去的亲人,就一定要为他们安排好佛事。有些人对荐亡佛事之所以不重视,可能是认为:我的家人死得非常安详,肯定已经往生极乐世界了,所以不用再安排很多佛事。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很多大成就者圆寂后都做功德,你的亲人为什么不需要?所以,如果有些人真的关心死去的亲人,就一定要为他们安排好佛事。一般来讲,藏地特别重视对亡者的超度,基本上都要安排四十九天的佛事,至少也要安排一个或两个七天的佛事。在藏地的牧区,如果谁家死了人,这家人的帐篷马上搬到寺院附近,然后每天请出家人念经。有条件的请几十甚至上百位出家人,最少的也要请两三位出家人。当然,汉地死的人很多,寺院却很少,寺院里的出家人更少,要完全由出家人超度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在家人也可以念经,他的亲友和子女都可以念经,只要安排得合理,效果也会很好。 人死以后,必须等身体完全冷却,才能移动身体或者换衣服,最好在二十四小时内不要触碰死者。应该把亡者放在清净的地方,如果条件具足,可以专门腾出一间房子放尸体。在尸体没有处理之前,一直在那个房子里念经;尸体处理完以后,每天也继续在那个房子里念经。还要提醒一点:尸体最好用布盖上,我看到有些尸体上面什么遮盖都没有,别人看到死者的脸特别害怕,这样不是很好。 在为亡者念经超度时,布置现场也很重要。要陈设西方三圣像、佛经和佛塔,还要为死者供灯,一般是供七盏灯,最少也要有一盏灯。中阴身时常处于恐怖之中,在黑暗的中阴期间,如果为亡者供灯,会给他带来光明和安全感,所以供灯非常有必要。在藏地,如果谁家没给亡者供灯,人们都会说:“他家就像乞丐一样,连一盏灯都不供。”总之,如果有条件,要尽量陈设佛堂和供品;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直接为亡者念经(汉地有些人在死者脚下摆三、四个馒头,说是与众生结缘,但藏地没有这种做法。这个放不放你们自己看)。 另外,在助念之前,应该与死者的家人沟通好。因为有些死者虽然是佛教徒,可是他们的家人并不信佛,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事先要和他们搞好关系。在助念的时候,保持现场的平静也很重要,亡人的亲友不要哀号哭泣,应该以悦耳的声音诵经念佛,这才是对亡人最有利的。对死者来说,如果有了善法,这比什么都重要。在我们藏地有这种说法:“生前再多的财产,都比不上死后的一句观音心咒。” 心识即将离开身体时,也极易受他缘影响,如果为亡人哭泣或者造恶业,亡人可能因此而转生于恶趣,如果为亡人造善法,亡人可能因此而往生清净刹土。所以我们应该为别人助念,这不仅能帮助亡人解脱,自己也有很大的功德。《莲宗宝鉴》中说:“若劝得一人生净土,纵自不修行,亦合得生净土。” 法王如意宝的传记中有这样一段:法王回忆自己在石渠求学的经历时说:“我依止托嘎如意宝六年期间从未扰乱过上师的心,就像如来芽尊者依止智悲光尊者那样,甚至没有做过一件令上师怒目而视的不欢喜事。只是有一次,我怕影响闻思修行不愿意去俗人家作经忏,托嘎如意宝得知后,显现上不高兴地说:‘难道你不想利益众生了吗?’当时我非常害怕,吓哭了。”大家想一想,连托噶如意宝都要求法王为别人助念,可见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临终善恶一念决定着上升与堕落 临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对亡者的去向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法苑珠林》中说:“从生作善,临终恶念,便生恶道。从生作恶,临终善念,而生天上。”虽然一生行善,临终时若产生恶念,死后便会转生恶趣;虽然一生作恶,临终时若产生善念,便可以转生到天界。以前有一个阿耆达王,他一生造塔兴寺,做了很多善事,本来死后能转生到天界,可是临终时一个侍者用扇子为他扇风,失手将扇子掉到他脸上,阿耆达王由此产生了一念嗔心,结果死后转生为毒蛇;相反,汉地的张善和一辈子杀牛,临终时地狱相现前,在善知识的劝导下他拼命念佛,念了还不到十声佛,就往生极乐世界了。 有些人也许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先比丘经》中对此有很好的回答。弥兰国王曾经问那先比丘:“你们沙门说,有人一生做善事,临终时因为一件恶事而堕入恶趣,我不相信;你们沙门还说,有人一生造恶业,临终时念佛就能转生善趣,我也不相信。”那先比丘以比喻开导国王:“比如把一百块大石头放在大船中,虽然这些石头很重,可是依靠船的浮力,它们不会沉入水中。有人虽然造了很多恶业,临终时以一件善法的‘浮力’,也会免于堕入恶趣。又比如把一个小石头放在水上,它会沉入水中。有些人平时没有大过,临终时只是造了一个小恶业,由于没有善法的‘浮力’,也会直接堕入恶趣。”国王听后恍然大悟。 与此相同,有些人以前做了很多好事,后来因为一件坏事,就把以前的功劳都毁坏了。有些人是这样讲的:“我在上师您面前发心已经很长时间了,最后因为一件坏事,就要否认以前的一切功劳,这不合理。”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要看最后的坏事大不大:如果坏事不大,当然不会毁坏以前的功劳;如果坏事很大,那以前的功劳就没了。比如,本来99+1=100,但有时候也会99+1=0,为什么呢?因为最后的“1”是一个很大的负数,完全抵消了前面的“99”。同样的道理,虽然以前做了很多好事,可是因为后来的一个大坏事,足以让以前的功劳全部白费。所以表面上看来,一善似乎可以抵一恶,但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有些事情还是要具体分析。
既然临终时刻的善恶那么重要,我们就应该特别注意: 此时既不要对怨敌产生嗔心,也不要对亲人和财产生起贪心。有些人在临终之际,贪执亲友、儿女或者存折等,这都是不明智的表现。其实那时候生命只剩下几分钟或几秒钟了,贪执身外之物又有什么用呢?在座的道友学了很多佛法,应该是明白道理的人,希望你们在临终时不要有任何贪执。 总之,大家应该明白,临终助念的功德非常大。《地藏经》里说:“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因此,今后若遇到即将死去或者已经死去的人,我们要发心为他们助念:可以念诸佛菩萨的名号,如药师七佛、八大菩萨的名号,也可以念一些殊胜的咒语,或者念佛经中的偈文,如:“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道友们以后也可以这样来利益亡人。 在这里,我还要向大家强调几个问题: 第一,在死亡到来之际,不能有太大的恐慌,否则会障碍解脱。汉地的一些法师说,要以平静的心态迎接死亡,对死亡应作六种想: 1、死如出狱,要有一种从监狱中获得解脱的想法。 2、死如再生,死亡意味着重新转生,就像原来在一个地方生活,以后到另一个地方去生活一样。 3、死如毕业,一个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会根据成绩转到其他领域去发展。同样,一个人死后,会根据其善恶功过转生到不同的地方。 4、死如搬家,就像以前住在南方,后来搬到北方去。 5、死如换衣,以前穿黑色的衣服,后来换了一件白色的衣服,同样,以前是这个身体,死后会换一个身体。 6、死如新陈代谢,人的身体有很多细胞,旧的细胞不去,新的细胞就不会来,同样,没有旧生命的死亡,也不会有新生命的到来。 以这六种思维能遣除对死亡的过分恐怖,能让自己以平静的心态迎接死亡。我觉得这样的思维很好。 其实汉地有许多很好的临终教言,像印光大师的开示中就讲过临终的三大要诀: 1、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 2、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 3、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如果能依此三法而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善导大师也讲过很多临终要诀。大家要多看这些大德的教言。 第二,如果有些人觉得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了,而自己的家人又不信佛,我建议这些人提前给家人留下遗嘱,在遗嘱中安排好自己的后事。这样的话,如果家人对自己有爱心,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理后事。否则,如果没有提前安排好,死后家人会哭哭啼啼(甚至他们不想哭也会请一些人哭,现在南方有些人专门为别人哭丧,据说哭一个小时收费一千元钱),杀鸡宰羊,然后随便处理自己的尸体,这样没有任何意义,不仅浪费钱,还造了很多恶业。主要自己抓紧修持正法。 前一段时间,一个癌症晚期的藏族年轻人向我表示,希望临死前在学院出家,我非常同情她,就介绍她在学院的一位法师面前剃度。出家后,她把别人供养的钱全部交给我,让我为她做善事,还要求我给她传一个临终时最好的法。我考虑了很久之后,郑重地告诉她:“我不知道你还能活多久,但不管怎么样,希望你在临死前最好能念完一百万遍阿弥陀佛名号。法王如意宝以前讲过,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一种重要缘起。对一个佛教徒来讲,如果在离开世间时没有念完一百万遍阿弥陀佛名号,这确实是很大的遗憾。我自己以前也发愿念一百万遍佛号,你现在已经得了这样的病,所以什么都不要想,首先念完一百万遍佛号,念完后有时间再说其他的吧。” 我看过一个修行人的遗嘱,他在遗嘱中说:我一生学佛,受益良多,倘若你们真的为我好,希望按照我的意愿处理后事,帮助我完成以下心愿: 1、病重时,不要把我送到医院,也不要搞任何抢救,我需要安安静静地念佛生西。 2、断气后二十四小时内,千万不可搬动我的身体,也不要在旁边哭泣吵闹。 3、可请佛友居士到家里助念。 4、断气后七天内,每天念佛不能中断,其余丧葬等事过后再处理。 5、断气二十四小时后才可洗身换衣,如果天气热有异味,可以燃香祛味。 6、丧事从简,不宴宾客,禁止杀生,以免增加我的罪业。 7、超度以念佛为主,不要追求形式,具体应按莲池大师、印光大师的开示来办。 8、死后四十九天内,亲属要吃素、念佛、放生等,以此功德回向给我,这对活人和死人都有好处。 9、我留下的财产,可用于印经、放生等善事。 10、必须在七天以后方可火化遗体,如遇酷暑,至少也要一天一夜后火化。骨灰撒在森林中,与众生结缘。 我觉得这个人对死后的安排很如法,尤其是他对遗产处理得很好。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事情:一个人还没断气,兄弟、姐妹或者子女就开始为财产争得不可开交了,甚至大吵大闹。这种情况你们也许见过,其实这样很不好,临终者听到会很伤心,即便他已经死了,他的中阴身有神通,见到亲人们争夺财产,甚至用自己的财产造恶业,也会非常不高兴。 在这方面藏地的做法很好。藏地有这样的传统:如果一家有七个人,其中一个人死了,家人会说:“反正我们还活着,再困难也会有办法,而亡人无依无靠,非常可怜,应该多给他做善事。”一般会拿出整个家产的七分之一为亡人做善事,有些家人甚至会拿出超过七分之一的家产做善事。如果有亲友送礼,这些钱财一点都不会浪费,全部用于为亡人刻玛尼石、印经旗或者作四十九天的佛事等。 第三,要重视四十九天的佛事,一定要尽力为亡人安排。 藏地的四十九天佛事主要念密宗的《闻解脱经》,汉地不一定有这样的条件,但也可以念显宗的《金刚经》、《阿弥陀经》或者阿弥陀佛圣号,这应该是能做到的。除了念经,在四十九天之内,还要根据财力尽量为亡者做供灯、放生等善事。其实四十九天佛事并不是藏地独有的,汉地也有四十九天佛事的说法。如《地藏经》中说:“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这里说得非常清楚。所以人死后的四十九天非常关键,在此期间一定要广造善事。这个道理就像世间的升学,考前的预备期是四十九天,在此期间如果从各方面做好准备,就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因此,不管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要重视四十九天的佛事。对于临终者来说,要提前向亲友交代好如何为自己作四十九天佛事,不必交代如何分遗产,因为这些不说他们也会分的。对于亡人的亲友来说,要尽心尽力操办好四十九天的佛事,如果实在找不到人念经,也可以自己为亡人念经:在死者的灵牌或者照片前,每天念《金刚经》、《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地藏经》、《法华经》等经典,或者念诸佛菩萨的名号和咒语,这对亡人有很大的利益。 总而言之,我们要以佛法来利益那些处于死亡之际的众生。现在很多人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如法,不但不做善事,还要造杀生等恶业,包括有些佛教徒也是如此。有的人虽然知道佛教的做法,但迫于传统,不得不按世间的方式来办。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如果传统的做法不符合正法,就应该抛弃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