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行的路本来就是一心三藏
无始以来,每一个众生都是原始佛,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只因动了一念,有了一念生相无明。随之生相无明的后面就有了业相无明。生相无明是从因上讲,业相无明是从果上讲,其实生相无明就是业相无明。生相无明是离我们真心本来面目最近的。
真心本来面目因有这一念而出来亮相,随这一念无明妄想变现出十法界无量的森罗万象与千变万化各种境界。因为我们是初次亮相,没有经验,不知道能变与所变都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向内看,只知道对着外面的境界执着与用心...自己就在自己变现的十法界里与自己捉迷藏做游戏。时间长了,养成了习气,忘了回家的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再回到自己的真心本来面目。从此如来变成了如来藏。就如同自己的眼睛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的眼睛一样,除非有一个人在旁边告诉你这个情况。所以我们自己不认识我们自己是谁,更不知道自己变现的一切万法就是自己,因此诸佛出世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一点,让你知道你是谁?你从哪来?万法是谁?你与十法界与众生的关系。而讲出这个道理的就是成佛的《法华经》与开悟的《楞严经》。
所以佛法教育过程也可以用比成做梦:原始佛即“空如来藏”,原始佛就是做梦的人自己,凡夫与十法界万法万象就是梦中的一切影像与境界,梦中的张三李四及一切无情物皆是做梦一个人当下变现,没有哪一人哪一物不是做梦人自己,因此梦中没有哪一个人不是哪一个人。梦中这一切被变现出来的叫“不空如来藏”。
用别教的“次第三藏”表述为:“空如来藏”变现为十法界有形有相的一切万法即“不空如来藏”,是对无形无相的“空如来藏”的第一次否定。比如一个人离开了家去学校学知识。从家到学校的过程即是对家的第一次否定。
终上述,我们从原始佛到凡夫位,即“空如来藏”非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