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开一下就能成佛!
什么?开一下就能成佛!
是的!
《法华经》序品经文讲:
照明佛法,开悟众生
众生在迷惑颠倒中执着于虚妄相,把真正的我忘记了,所以明而不明。诸佛出世把这个道理讲明白,用智慧来照破我们的迷惑颠倒,叫「照明」。用因缘法、打比喻的法,叫「方便智慧」。所「照明」了的那个智慧是真实智慧。「开悟」二字特别重要。有人讲「开悟」就是明白了道理嘛!讲得对不对啊?你还没有讲到根本上,明白什么道理?道理是谁啊?你本来就是道理,否则不能叫「开」。但在迷惑颠倒之中,佛来帮你开——如果你这里没有的话,开了还是没有。这个「悟」,我们本来就有。佛来告诉我们,「你就是佛啊!」你明白了就开悟了,成佛不从修得,本来就是,但是不修也不得。佛给你一开,你得了,这叫「开悟」。「开悟」的当下就是佛。
上面经文是从总体上概述。下面具体分述。
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这就体现出种种因缘。那这种因缘是对小乘根机人说法,包括藏教菩萨。遭苦,就是这些人感到困苦不堪,已经意识到在六道中轮回之苦,对肉团身这种生老病死已有出离心。为说涅槃,这里的「涅槃」是指证到人我空的阿罗汉境界,解脱肉团身这种分段生死。这种「方便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他法执没有破,对于个人身外的一切环境,他仍然执著为实有。尽诸苦际,我们在缺衣少食、生病、做牛、做马,知道是苦;可是我们往往不知道,快乐的当下即是苦。
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这里属于中乘,修缘觉法,证辟支佛果位。他是从「集」谛下手,从「因」上下手。具体说为缘觉法,它从十二因缘入手。在《法华经》后面有讲: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到时具体解释。
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这段是对菩萨人而言,这是综合起来讲。修种种行,无量行啊!有门、空门、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六度万行,叫「种种行」。无上慧,是究竟成佛。为说净道,这里的「净道」也就是说「菩萨」根机比较利,从「道」谛上直接下手。「道」谛就是什么该做,不该怎么做。行道,注意这些都是方便说。你说前面阿罗汉「尽诸苦际」从「苦」谛下手,「苦」谛是不是「道」啊?都是「道」。但相对而言,菩萨行这个道呢,它意义深广——即使不该做的,明白道理以后也能做;该做的也可以不做,他本身没有执著,这就是最大的道。前面小乘人在没有见这个道之前,他执著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行的是有漏之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明白了「道」,有漏无漏是不是都是「道」啊?都是我们一个念所变现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