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说佛音是微妙音?清净音?
又覩诸佛,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其声清净,出柔软音,教诸菩萨,无数亿万。梵音深妙,令人乐闻。各于世界,讲说正法。种种因缘,以无量喻。
----《法华经》序品
演说经典,微妙第一:注意看,诸佛出世,都是讲「演说经典」。有没有看到哪一尊佛带领大家念佛、拜佛、盘腿啊?没有啊!讲经以后,那么弟子们、菩萨们,该吃饭的要吃饭,该走路的要走路,该盘腿的要盘腿,是动静相间。那些事情不需要佛去教。明白了道理以后,自己修一切法都是真修行,一切法都在道中。
「演说经典」就是演说经典,怎么还要「微妙第一」?经典本来就是我们当人当下,可是由于在迷惑颠倒中,对自己本来面目最真实的东西,我们反而陌生,叫「微」。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已经很难用世间的语言来表达,这就是「微」。但是不讲也不行,所以佛强词夺理,硬是把不可思议的出世间法,而用世间法来表达,这就叫「妙」,微妙第一。说法者要注意这个「妙」,按照佛在《法华经》的教诲,我们要善于打比方。为什么有些人讲经说法并没有错,但是人家不懂,因为他是打官腔,打的是口头禅,他说法不妙。
其声清净,出柔软音:这个「清净」一定是恒顺真实义、恒顺真实相,不是依文解字,叫「其声清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离第一义。「出柔软音」,这个「柔软音」在这里可以特指为一切法它的本体——就是当人当下!你看一切法都是一个念,一切法都是一个人!这个法慈悲不慈悲啊?柔软不柔软啊?即使他像牛叫狮子叫一样,他也是「柔软音」;即使打你骂你,他也是「柔软音」。能让他心里感受到这种温暖慈悲,是不是啊?
教诸菩萨,无数亿万,梵音深妙,令人乐闻:「梵音」就是前面的「柔软音、清净音」。所谓「深」和「妙」是指它达到「第一义谛实相」,彻法源底、究竟了义。「深」,本不可测,那么通过佛的智慧来表达,我们可以由浅及深,叫「梵音深妙」。「令人乐闻」,这里「乐闻」应该解释为容易明白道理,不要解释为「喜欢听」,「喜欢听」那是一种情执。
种种因缘,以无量喻:这个「无量喻」就体现出微妙,没有比喻不足以让众生开智慧。「种种因缘」好理解,人事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顺境、逆境……都是我们劝导众生入佛门的因缘。有人家庭和睦美满——你福报这么大,%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