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9:53: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2016-06-17 [url=]大悲传媒[/url]

  达摩祖师初到中国来,晋见梁武帝的时候,留下一段公案。当时梁武帝说:‘我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多少功德?’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大护法,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都是歌颂武帝对于佛法的护持。他见到达摩祖师,首先就问他:‘我究竟有多少功德?’达摩祖师答覆说:‘实无功德。’这则公案,可以说是普遍流传在民间。韦刺史他们对于这桩事很有疑惑,所以他就说:‘弟子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和尚为我们开导。’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养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六祖的答覆,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是直答,第二段是辨别功德,第三段是讲功德的修法。六祖说:‘武帝心邪,不认识正法,误会了,把求福当作功德。’这种误会,可以说是普遍的存在,我们对于功德与福德不能正确的辨别,分不清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福德。六祖说:‘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离相修福,修福也是功德;若是著相起修,就是福德,不是功德。
  第二段:辨别功德,有六句。第一句:“见性是功,平等是德。”明心见性才是功。‘功’是指功夫;‘德’是修功而心有所得,心性平等,这就是德。换句话说,平等必须要见性,见性心自然平等。第二句:“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这是说明功德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相貌。古人说:读书在于变化气质。能变化气质,这个人待人接物必能谦虚恭敬,这就接近功德。第三句:“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这句说的境界就比较高,因为其中的道理涉及甚深的唯识学。‘万法’是指整个宇宙人生。宇宙人生从什么地方来的?是从自性建立来的。虽然是自性建立,可是愚迷之人他不知道,觉悟之人他是清清楚楚,一切明达,这是功。‘心体离念’才能自觉,才能见到自性建立万法;如果心体有念,必定不能见到自性建立万法这个境界。
  第四句:“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这一句是从修功说的。前一句说的是理体,这一句说的是修学。修学,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哪个宗派,原理原则是不会变的,就是一定要与自性相应,这是佛门常讲的称性起修,这就是功。一个人能称性起修,他六根在六尘起作用时,必定是清净无染,所谓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就是德。换句话说,能做到六尘无染,就与自性相应。所以,功与德是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第五句:“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这也是从修学说的。这是说大乘佛法所谓真实的善根——精进。精进必须要做到念念无间、永无退转,这是功。如何才能做到?一定要‘心行平直’。心是思想,行是行为,平是平等,直是正直,我们的心思行为要做到平等正直,这就是德,如此才能达到念念无间。念念无间与自性是相应的,心行平直就是无染。第六句:“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这两句是为我们做简单扼要的结论,使我们对于‘功德’两个字,更能明细的理解。‘修性’也就是修心。‘心’与‘性’,在佛法里有时候意义相同;有时候我们说‘性’是指‘真心’,说‘心’是指妄心,这要看用在哪些经论上。此处讲的修性就是修心,尤其是著重在真心,这是真实之功。“自修身是德”,修性为体,修身为用;修性是内,修身是外,表里一如,这才是真实的功德。可见功德确实是在法身之中,而不在修福。
第三段:祖师告诉我们功德的修相。六祖说:‘修功德的人,他的心在一切人事环境上,在一切物质环境上,他常存恭谨之心,决定不会有轻慢的心,而且是真正能做到普敬一切。’《华严》十大愿王第一句是‘礼敬诸佛’,《礼记》第一句是‘曲礼曰毋不敬’;合起来看,才知道世出世间的圣人,教导我们修学的宗旨、修学的纲领,是一不是二。换言之,不修功德的人,纵然修福德,他心里常存著轻慢人的心,贡高我慢的习气他很难断除,而且时常表现在待人接物之间。这是祖师为韦刺史解释功德这桩事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10-2 14:12
  • 93

    主题

    1554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116
    沙发
    发表于 2016-6-21 21:39:40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10-2 14:12
  • 93

    主题

    1554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116
    板凳
    发表于 2016-6-21 21:39:59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10-2 14:12
  • 93

    主题

    1554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116
    地板
    发表于 2016-6-21 21:40:17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1 09:20
  • 716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608

    热心会员宣传达人最佳新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活跃会员荣誉管理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5#
    发表于 2016-6-23 21:55: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1 09:20
  • 716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608

    热心会员宣传达人最佳新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活跃会员荣誉管理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6#
    发表于 2016-6-23 21:55: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1 09:20
  • 716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608

    热心会员宣传达人最佳新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活跃会员荣誉管理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7#
    发表于 2016-6-23 21:56: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1 09:20
  • 716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608

    热心会员宣传达人最佳新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活跃会员荣誉管理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8#
    发表于 2016-6-23 21:56: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1 09:20
  • 716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608

    热心会员宣传达人最佳新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活跃会员荣誉管理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9#
    发表于 2016-6-23 21:56: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