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持守五戒是最大的福德![]()
佛教是重视涅槃究竟解脱的价值,并不是重视功德的价值,凡是应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一切,都是佛教徒必须要去力行的戒律,如果你心想修功德,那么你只会感召人天果报,这并不是佛所要教化众生的重点。 但对于初学的凡夫来讲,修行是有次第的,要做到心无功德想,直接求究竟的涅槃之道,还是很难做到的。这其中就有一个信的问题。比如佛说的《地藏经》,佛一开始也没有教众生如何成佛,如何达到究竟,而是先从解决眼前的苦和保证不堕入三恶道来劝化的,直到最后才说到究竟成佛的问题。这是一个修行的层次,是一个过程。就好比我们持戒,由修持三皈戒来做入门修持五戒的准备,以后依次第进入五戒、十善、八关斋戒,甚至菩萨戒,都有一层一层的次第。 ![]()
当然并不是持戒就能得到解脱,如果是那样,佛陀只说戒就好了,不用再叫我们生出智慧。所以不要认为持戒就可以得解脱,持戒是你解脱的资粮,解脱的助缘,不能没有戒,也不能没有定。我曾听说:持戒修定是傻子,真正先修智慧再来持戒,修智慧以后,你的定和慧自然而然就生出来了。这种本末倒置的说法,到底他是根据什么来说我都不知道。大概书看太多,没有实践,也没有次第,头脑迷糊了才乱说一场,你没有持戒心不安,心不安定如何来开智慧,提心吊胆每天都烦恼。佛教重视消灭你的烦恼,止息你的烦恼,达到究竟没有烦恼,并不是你没有经过持戒,你的心会安,每天吃饱了,做坏事情你的心会安吗? 能够好好的来持守戒律,就是最大的根本,也是最大福德。如果持五戒只求人天的福报,或是持戒力量比较薄弱的人平常会被环境影响,意志不坚强的人,也可以因此不必堕入三途苦。意思是说我们能来持守五戒和十善,但是你若无法将五戒十善持守得圆满,至少我们持守一、二、三条,随分持、随分得,至少也这样呀!你都不去持,你就没有机会了,随分持,随分得,以后你的果报就随分受。这么好的事,大家最好积极来随分持,最好能持到圆满,即使不能圆满,以你的力量和在你工作当中随分得、随分持。 无法持戒的人,他就是因为不了解持戒的好处,也正因我们能随分持,至少我们不会堕入三途苦,若是持戒种子因缘成熟,再更进一步,进而继续超越三界,如果五戒不能每条持守没有关系,持一条有一条的功德,至少以后可以保住你的人身,不要死后落进地狱、饿鬼、畜生,要学佛的机会就难了。所以现在我们有正见的种子,假使你这一世能学到解脱最好,不能解脱由你的业力轮回演变产生来世,你一定比别人更好,至少你能保住人身,不用堕落三途苦,持戒那么好,所以持戒至少可以决定你舍此一身之后的人天境界高低,和你以后来出生人间的好坏。 修行人要认真做事,认真持戒,认真修行,千万不要为以后铺路,假如你只想要为以后铺路,现在没有认真脚踏实地,那么这都无法为以后铺路,都空说而已。我们未来的好坏,完全是依现在持五戒清净多少而定,因为正报若好,依报当然就好。 所以,凡事都依自己的行为所感召,现在痛苦的轮回包括以后生死的轮回,全都由自己的业力牵引。所以能持戒多少,我们尽量持多少,最好能持清净,不能持守清净就认真去持守多少就算多少,这都没有让人占便宜,也不是佛祖得去,我们自修自感受、自修自体证,不然到时间叫天叫地抱怨也没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