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处征心之一,执心在身内,七处征心之二,执心在身外,七处征心之三,执心潜眼根,七处之四,执心在明暗,七处征心之五,执心则随有,七处征心之六,执心在中间,七处征心之七,执心乃无着。 楞严经讲七处征心,是佛用方便法用推理的方式来让我们明白,我们凡夫的知见是不对的,用阿难的世智辨聪来表凡夫知见和小乘人的知见都是有漏,不圆满,以便引导出佛知见如来藏,让修行人来转变知见,这就是法华经讲的诸佛出世唯一大事因缘,开示悟入众生佛知佛见,众生本来具足,是迷惑颠倒,需要明白的人来引导,指正。 七处征心之一,二,三一直 到六包括了凡夫知见,小乘人知见,和藏教菩萨着相修行知见,之七是权教见性着空知见,都是不究竟的,佛在这七处征心都给出了有漏之处的所在让我们修行人来明白不懂如来藏,不明白一心三藏。知见的漏洞所在。 佛破阿难究心所在,佛都是用世间推理方试解答,让我们知道我们能见是用心见而不是眼见, 1 心在内这是凡夫知见,我们世间人都执心在内,佛讲心在内我们应该见到自己的五脏六腹事实见不到, 2 心在外,这是阿难的世智辨聪佛讲不在内,就顺着佛的话讲在外,佛讲如果心在外,我们的见闻觉知都是心见,如果心在外就跟我们没关系,心自己知道,可事实,我们是不是什么都知道啊。 3 执心在眼根,这仍然是阿难世智辨聪,佛你即然讲不在内不在外,我按你的推理知道你说的对那我眼睛看了心就知道,那心一定是在眼后面的,还用如同眼睛上扣了个琉璃碗,好比我们带了个眼镜一样。做比喻,佛讲心在眼根,那眼睛扣了个碗能看东西,我们的眼睛是不是能看见扣在上面的碗,可心在眼根后面,心能不能看见眼,也就是说我们自己能不能看见自己的眼。 4 执心分明暗,讲心是开眼见明,闭眼见暗,见明时心在外面,见暗时心在内部。阿难一直执着心是有个独立的个体叫心,是有形相的。佛讲你闭眼见暗,那暗跟眼相对吗?如果跟眼相对,那心就成了在外了,因为我们心见见到暗了。就算你说的对,就是在内,好比我们在一个黑屋里,屋里一切都是你的五脏六腹,所见的暗不与眼对我们怎么见到暗?就算你说闭眼离开外见,眼睛是见内是在身内,那眼见明就应该是在身外了是见外,为什么自己见不到自己的脸,如果见不到脸,那开眼见明,不能见脸,闭眼见暗则不能成立,就算能见到脸,那你那能见脸的心就成了在虚空了,并不是你和你一体的,成了身和眼有两个知觉了。 5 执心随有,这是破小乘因缘法,心随因缘和合而有,佛问心是有体,还是无体。无体和合,那六尘就不是六尘了是七尘,那十八界就不十八界了就有十九界,如果心是有体,有个有形有相的心体在和合,那用手捏捏自己你的心是在体内还是体外,是一体还是多体,是遍体还是不遍体?心是内出如同在内,心是外出如同在外,是多体,体或者是遍体,那我们捏头为什么脚不痛,如果是多体就成了多个人,如果不是遍体那我们用手同时捏头和脚,只能有一处感觉疼痛,可我们都能知觉。 6 执心在中间,阿难明明听佛讲过心不在内,不在外,可是他偏偏那么讲,这不光是阿难的世智辨聪也是他的大慈悲心,让我们来借机明白原来凡夫知见的不足之处和小乘人的有漏之处。佛讲你说的这中间有所没有个指定地点,是在身外还是在身体上,有没有处所,没有处所如同没有,有处所,那所谓的中,也没法表达出来,东面的看是西,西面看是东,表的混乱心也是混乱的。阿难讲我说的中不是方向的中,我所说的中是根和尘的中,眼根与色尘产生了眼识,那心就是在眼根和色尘中间,佛问那你所说的这个心是根尘都具足,还是不具足,如果都具足,那就是一半是有情一半是无情,可我们的心就是有情,如果不具足,那就是也不是有情也不是无情,那成了什么,所以心在中间无有是处。 7 执心无着,这是典型的破执性昧相,通教修行方式,认为见到一切都没有,一切无所着的空性就是心,佛讲那你那个能知能觉得心一切无着,什么也没有是你的心,佛讲你那能看世间一切的万法万相的心是有还是没有?没有就如乌龟没有长毛,兔兔没有长角一样,跟本不存在,你有一个不执着的心,可不能讲你没有这个心,没看见一切相显现叫无,其实无相也是一种相。可这一切相明明就在,你怎么能讲无着呢?所以你讲无着无有是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