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23|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性不等于佛,驳斥本来是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26

帖子

306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3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受到警告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7:1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今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错误论调:众生本来是佛。把佛性当成佛,把种子当成果实。

闲在居士 在新浪博客 《天机!生命的奥秘!》, 智悲利美 的新浪博客 《为何要修心?如何修?修心法门秘诀》,还有 《法王 晋美彭措开示:大圆满见修行果》,还有 潘麟 所著《家门没上锁》一书中等等,包括很多人,比如:净空法师,一些所谓的大师、名人和西藏活佛等,都存在这样一个错误观念。

这种观点首先与事实不符——

如果生命从诞生的一刻起就是佛,按照这个逻辑,现实就应该是佛境,处处是净土,每个人,每个众生都如佛陀一样,世界上还会存在欺骗、伤害和烦恼吗? 可现实恰恰相反,欺骗、伤害和烦恼随处可见。

如果众生本来是佛,所有众生从诞生那一时刻起就是佛,那么存在的都应该是佛境,那么佛说的三界与六道还会存在吗?如果这种观点正确,难道是佛陀错了!!!

这种观点与佛陀教义相违背——

佛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义在说明要想成佛离不开修与证。如果说本来是佛,就不需要修,不需要证,明显与佛陀说法相矛盾。其次在佛陀看来,四果罗汉,十地菩萨都是开悟者,但还都不是佛,还需要继续修证,他们却说本来是佛,明显与佛陀唱反调。

佛说因果:没因,哪有果;没有付出,哪有回报。佛说:众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也在说明:佛是修证的果,而不是本来就是。就如:春天没有播种,哪来秋天果实成熟。都说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本来是佛的观点与六祖的思想不符——

六祖在坛经偈中说: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说明自性中存在邪见的种子,否则不能生出邪见。 这就是在说明一个问题:自性不是本来清净。只有去除了不清净的因素,才会清净。如果错误解读为本来清净,那是在歪曲六祖本意。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说明心中有佛种,心中的才是成佛的因,即成佛的种子。所以说本来圆满,本来是佛,不是六祖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人,大多源引于六祖的话:这里要说一说六祖的根基、根器:根器是累劫修证的功果。只有证得清净的人,才能说自性清净;只有证得圆满的人,才能说自性圆满。当下具足清净和圆满,不等于从一开始就是清净和圆满,也是累劫修证的结果。所以不要误解六祖本意。况且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分支,禅宗的思想与佛教在基本教义(根本思想)上是相通的,即在对真理的认知上是相同的,但是在法上存在不同。

六祖的根器,常人无法比,如果常人也跟着说六祖的话,就是打妄语,因为根本做不到。不但是做不到,达到的悟境,常人也无法相比,因为悟是分等级的,有领域和层次的差别,况且,理上的顿悟,不等于事上、行为上能做到。就如一个吸烟成瘾的人来说,当他发现吸烟的危害时,也不是马上就能戒掉一样,而是需要时间和毅力,才能戒掉。修行也是如此,理论上知道明白,不等于在事上能做到。 顿悟与渐修是分不开的。六祖的根器是果,这个果也是从种子开始的。

本来是佛的观点违背宇宙的规律和法则——

不论是宇宙,还是世界,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即是:正反、阴阳、正邪、明暗、善恶、美丑、真幻、清浊、净垢、虚实、高低、进退、快慢、顺逆、成败、得失、圆缺、因果等等。说明在本源层面具有一切的种子,所以才有一切的可能。世界不只存在光明、秩序、真、善、美等因素,还存在着相对立的因素,也说明了本来是佛,本来清净,本来圆满的说法违背了宇宙的规律和法则。

本来是佛的观点违背了自然运行规律和法则——

现实中,果实的生成,需要从种子开始,经过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结果的过程,中间还需要施肥、除草、耕作等等付出和劳动。这就是自然规律对人的启示。哪有一开始就是果实的逻辑,这既不符合规律,也不符合现实。
还有两种情况也不会有结果,一是种子虽然种下了,种子根本没有生根、发芽就腐烂了,即胎死腹中。二是有的种子虽然生根发芽了,但是中途夭折了,也不会有果。这两种情况,根本就没有结果。本来是佛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这种观点的社会危害性极大——

如果本来圆满,本来是佛,就不需要修。就等于说人有错误不需要修正,社会有问题不需要纠正,违法犯罪,违背道德的行为都不需要纠正。人可以为所欲为,不需要有任何顾忌,无所谓底线。这样就等于默认和纵容了违法和犯罪,默认和纵容了一切不道德行为,多么可怕的论调。接受的人越多,危害性就越大。社会上一些所谓聪明人的放纵,就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多么不负责任,多么不符合逻辑,多么经不起检验和推敲!!

本来是佛的观点不符合逻辑,并且自相矛盾——

众生可以成佛,佛是否可以成为众生?如果说佛可以成为众生,那么佛是如何成为众生的?有人会说:迷了,才变成众生,比如:净空法师等就这么说。请问:佛还能迷吗?如果佛还能迷,说明佛也不究竟,不圆满。本身想成佛,但是这个佛还不稳定,还能退变成众生,多么矛盾的说法。

按照 闲在居士 在《天机!生命的奥秘!》一文中的观点: 本来的佛被物(外境)所转了,所以才会迷,而成为众生。

佛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若能被境所转,那不是佛,很显然 闲在居士的观点与佛经相抵触,与佛陀教义矛盾。

按照潘麟的观点:众生本来就是一个佛陀,只是佛性被每个人的自我意识给严密封锁住了。

佛还能被自我意识给严密封锁住而不能显现,简直是奇谈怪论!潘麟的说法本身就自相矛盾:本身要成佛,但是这个佛还能被自我意识封锁住,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如果佛还能被自我意识封锁束缚,说明自我意识的能力比佛的能力还要大,比佛还有智慧,倒不如说这个自我意识更具有诱惑力

潘麟在讲《金刚经》时说:众生是堕落的佛,是迷途的佛。请问:佛还能堕落吗?佛还能迷吗? 这种说法本身就与佛陀思想相矛盾。

如果佛还能堕落,佛还能迷,如果佛还能被自我意识封锁束缚,说明佛也不究竟、不圆满,那么佛也不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向往。

这种观点不具有可检验性——

不论信哪一种学说和思想观点,都不能盲目轻信,都需要实证,已经被证明的,则另当别论。但是关于生命本质和事物本质的认知理论,需要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进行验证,来证明它的正确性。没有经过实证的理论,就不清楚它的正确性,就做不到真信和坚信。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本来是佛的观点,不具有可检验性,经不起检验。

这种论调恰恰迎合了一些人急于成佛的迫切心理,这是一种不劳而获的不健康心理在作怪,至于说佛是什么,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具有什么样的智慧和境界,都不清楚。烦恼不断也是佛?对宇宙,对人生,乃至对生命等等都一无所知也是佛?纯粹是在亵渎佛陀。相反在意识领域缔造了一个虚幻的所谓圆满的佛,只是一再反复地自我催眠:我就是佛,我就是佛——这样一虚幻的被缔造出来了。只要问问心,就可以得到答案:看看自己的心是否认可,因为佛出自于心,不是出自于意识和想像。

本来是佛的论调,不仅误解了六祖本义,违背了佛陀教义,违背了宇宙规律法则和自然运行规律和法则,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现实,同时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

最后还是要留下几个问题给大家做为提醒:

1、如果本来清净,为什么后来又不清净了?清净的本性是如何生出不清净的?
2、如果一种清净还能被污染,这种清净是真清净吗?
3、如果本来圆满,为什么后来又不圆满了?圆满的种子如何生出不圆满?
4、如果一种圆满,还能被破坏和动摇,这种圆满是真圆满吗?
5、如果佛还能迷,佛还能被境所转,佛还值得我们学习和向往吗?

    -- 明光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26 10:43
  • 1

    主题

    182

    帖子

    59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1
    沙发
    发表于 2014-11-18 22:0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向西方 于 2014-11-19 11:12 编辑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什么了?是放下那个执着,放下那个善恶,放下那个对待。  好比法华经中有个演若达多,突然对镜发狂暴走,无因而迷,认为自己头丢了,本来没有丢,明白过来了,哈哈大笑,告诉我们什么?迷误都在一念心呀,本来是一。阿弥陀佛,感恩师兄,

    该用户从未签到

    68

    主题

    816

    帖子

    55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42
    板凳
    发表于 2014-11-19 11:08: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向前看 于 2014-11-19 14:28 编辑

            阿弥陀佛,首先感恩明光居士在本论坛发帖,从此贴可以知道,明光居士对于佛理佛义求解之心,也可以从此文看出,明光居士本身有一定的修为和涵养,在此赞叹您,阿弥陀佛

           对于您此文的观点,末学也有几点与您探讨

    1.        佛性不是种子,此观点,要修正。佛性是起心动念无染住里面自如的运用,此为佛性。这个运用,不能称作种子或者果实,明白了,明理的当下,种子与果实是一不是二的(佛知佛见上面,无分别)。无明妄想之下,才有分别(凡夫之见上面见到的,就是分别)。


    2.        楞严经第四卷,佛的七大佛果,“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蓭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这段原文里面,我们知道,圆满佛果,证到了一个,其他的也都是圆满证到的。也就是没有佛、佛性或者其他的区别了,都是一。

            万法当下一念心变现,通常说为佛,一念变现万法,通常称为佛性的运用。实际上这些都是我们文字相上的分别而已,在凡夫知见上面的分别对待。也是您这篇文章的疑惑之一,分割佛和佛性,在相上执取分别之相,在文字相上的和认知相上分别,认为是二。实际上,在佛知佛见上面,是一不是二,无分别的,心佛众生是一,是一真法界。


    3.        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为佛。而觉者,就是人,觉悟了的人,觉悟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我们本来是一体,也就是一真法界,也就是万法归于当下一念,佛觉悟到了这个,因此,佛知道了,我们无处不在无处在呀,都是我呀,都是我们此时当下的一个念呀,哦,我们都是一呀,因此,他成就了,成为了觉悟之人,佛发现了这个真理,觉悟彻底的当下,成为佛,成就圆满佛果。

    4.        明白了什么是佛,也明白了佛性,我们就知道,觉悟的当下,就是证得,此为圆满佛。这里,仍然引用您文章中提到的,佛说的话:佛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可见,此话只是提了,证得,但没有提修,这个是关键,也就是成佛不从修得,从证得,悟得,从不执著一切的妄想分别执著而得,而证。佛是来告诉我们这个真理的,这个真理明白了,悟到了,深信不疑了,就是证到了。您文章开头,列举了一些高僧大德说的,众生本来就是佛,是这些高僧大德也明白了,什么是佛,什么是佛性,什么是真正的佛的证道,因此他们才异口同声的说,众生本来就是佛,所以,不是高僧的观念错误,而是您的观念错了,您没有从根本上明白,不从根上解,难以明了佛义,证得佛果的。

               觉悟后,就是证得,是指龙女那样的直接成圆满佛。龙女那样的,是大根基,可以一念悟入成就圆满佛果。一般的,觉悟不彻底,不能在觉悟的当下放下我执分别,仍然不能成就圆满佛(不过因为明理了,也已经成就为月牙佛,也就是成为明心见性的菩萨,已经不落三恶道了),此时,就要悟后进修,通过修来配合悟,通过悟后进修,来放下我执分别,从而成就圆满佛的,这是大部分中根基者要做的。。。。详细请看《妙法莲华经》原文。

             这个也就是您文章疑惑的部分,要修要证的问题关键点所在。不管是直接成就圆满佛果或者悟后进修成就的圆满佛果,都有一个前提,就是明心见性,开悟,才可以成就。


    5.        从您文章中列举的所谓事实或者教义或者六祖的观点,或者自然规律,等等。就可以知道,您没有看楞严经,楞严经里面,对于这些问题,佛祖开示的非常清楚,如果您看了楞严经,相信您就不会写这篇文章了,您的疑惑,可以在看楞严经后,完全解除的。

             《大佛顶首楞严经》里面,明白告诉我们,森罗万象的世界的由来,众生的由来,业果的由来,因缘果报如何上演。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是怎么一回事情。六道轮回是怎么一回事,是怎么轮转的。我们怎样才可以截断生死轮回之根,出离六道轮回,怎么能成就佛果,等等,楞严经里,清清楚楚的说了,一念妄想,无明颠倒,因此有了这个世界的由来,如果我们狂心歇,歇即菩提。发明便解脱。这个世界的一切相,都是妄相,都是无明颠倒,在无明颠倒上面去执取分别之相,此为妄上加妄,更加迷惑颠倒而已。您文章后面的几个问题,楞严经里面都已经说清楚了,不明白的,请读《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6.        修学佛法,不看法华楞严,您就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疑惑。只有在根本上,修学《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才可以真正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圆满佛果。自古,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在这里,末学诚恳建议您从根本上修学,多看《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早证菩提。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5 19:20
  • 445

    主题

    2190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0179
    地板
    发表于 2014-11-19 16:37:11 | 只看该作者
    首先,从标题看,不知您是怎么理解什么是佛性,什么是佛的?【万法唯心现】,众生与佛是一非二,既然具足佛性,性相一如,怎么就不是佛了呢?楞严经曰:【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精妙心中物。】。众生与佛同一如来藏圆满自性,具足圆满,随用心显现不同万法万象,但本自清静不动。比如梦中显现万象,有佛有众生有自己,有思维有轮回,有山河大地,有时空变幻,这一切相都是同一个梦境显现,这个梦境是空性,但具足万法,随缘变现,但是本自不增不减,如如不动。楞严经曰:。【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摩登且在梦、、、非幻成幻法】【性真圆融,皆如来藏。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清静本然周遍法界】。纵观全帖,您这个论点的核心在于把众生,佛性,佛,菩萨,罗汉,佛法,佛因,佛果,心,圆满,世界,全部各个分开,分离,而思维对立取之。楞严经讲,一切因果因心成体,因果不是各自分离的,即因即果,因地的发心,果地的觉,圆满的发心才是成就的根本。一切无量本是一个圆满清静的如来藏,分别的相是圆满如来藏清静自性本具,随缘显现出来的,佛陀与罗汉菩萨的分别是用心的所现,但自性如如不动。而如如不动的真空自性,具足一切万法。这样讲显现也是方便开口,一切本然。观照做梦,梦中佛国佛土与您讲的是以您所说的:‘世界上存在欺骗、伤害和烦恼’的娑婆世界不都是一个如来藏清静本然吗?一切都是心的妙用啊。法华经讲佛出世间为一大事因缘,为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而不是说让众生学佛知见修佛知见练佛知见。我们要觉悟性,心,佛,之义,而非思维取相。
    对于六祖的所说的法,我们要明白六祖开悟,讲的法佛法之究竟义,应当是圆融贯通。我们不能以脱离佛的了义发,来思维解释六祖之意,应当以了义发来解释六祖的说法。【“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说明心中有佛种,心中的才是成佛的因,即成佛的种子。】这是您引用的六祖的说法,可是是否真正明白六祖讲的真呢?又是否明白六祖讲的见自性呢?楞严经曰:【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真妄同元】,卷八【一切众生,实本清净】所以要觉悟到真与妄究竟一念,如来藏自性清静本然,无无明无无明尽,五阴本真,见真和见自性的根本是一念觉悟,而不是去方便修证明而得,那样即使自以为见真了,也是非真。佛叫我们明理觉悟,觉悟的比量功德与修证而得的现量功德是不差分毫的,不是不让修,而是要觉悟修心。明心见性,发真菩提心,转业报身为菩萨愿身。明白《法华经》讲的众生当作佛,众生是未来佛,是对本具的究竟圆满心的觉悟,而不是未证言证的讲自己修证见到佛土相,讲自己证得什么果位。成就圆满的佛要有因地圆满的发心,才得果地究竟的觉悟。
      最后面,您的几点提醒,正是楞严会上佛弟子附楼南暗暗等对佛所讲圆满究竟妙明心的的疑问。今天暂时世间不多了,明天继续给您详细探讨。先大致说一下,众生自性清静本具有,圆满真心并没有不清净,身心本事妙明真心中物,虚妄与真如是不二的,众生究竟心与佛心是一个念,并没有不圆满,只是没有觉悟自己的用心,不明一切皆如来藏自在妙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5 19:20
  • 445

    主题

    2190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0179
    5#
    发表于 2014-11-20 14:29:44 | 只看该作者
    您的这些疑惑早在佛开讲楞严经法华经第一义时,就有富楼那等向佛请求开示,但有疑惑,并没有因此对佛的究竟法怀疑,而是最终回小向大。众生小智乐小法,不信当作佛,所以佛才讲修行方便法智慧接引众生觉悟究竟义。您最后的几个提醒的问题,第一个在《楞严经》卷四:【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无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觉明空昧。相待成摇。】第九卷:【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不觉名妄觉悟无明虚妄本是清静妙用。可谓: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开演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无非幻 非幻尚不生
    第二至第五个问题,实际是说明对清静圆满佛觉理解的片面性,清静为不动本然,圆满为具足万法,佛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真和妄,觉与迷,真空妙有都是清静圆满如来藏妙明真心,空即是不空,第十卷:【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五阴本因。同是妄想。】妄想生成,迷本无因。第八卷:问,【阿难及诸大众、、、、、、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答,【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眄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众生清净心,因妄想而迷。第四卷:问【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
    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答,【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否。
    否也。世尊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亦如翳人。见空中花。翳病若除。花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花所灭空地。待花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富楼那言。空元无花。妄见生灭。见花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花。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一心三藏法理是无漏之义,能圆满一切法,究竟解除疑惑,获得根本解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5 19:20
  • 445

    主题

    2190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0179
    6#
    发表于 2014-11-20 15:38:56 | 只看该作者
    要明白,众生执着束缚,被境界转,本是方便说,其实也是圆满真心的妙用,觉迷迷灭,所谓的一切妄想心与圆满真心不会有第二个心。阿南问,五阴是次第尽还是一并销?佛答,【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从理上顿悟,乘悟一并消。法华经龙女一悟成就佛,是明理觉悟成佛的验证,是悟的佛的究竟义,悟佛知见。而不是把种种方便法作为成就的根本门上,【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从事相习气上说,次第而尽。但是要明白次身此心世界为妙明真心中无,本自禅那一念悟则解脱。五阴本来真,五阴虚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您也说了,悟的层次不同,所以彻悟是并销的根本,经云【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即使自觉根基不如龙女,但悟后进修,也不是不让修,而是要觉悟的修,并且时时处处事事都是修心。大根基也是会我们在觉悟当中发明显现。法华所讲,闻是经一念欢喜心,则为生生世世供养诸佛,因为能信佛的第一义,非大根基者不可。圆满真心本来具足一切,明白众生当作佛,不是麻痹自己迎合投机取巧,而是打开智慧心量信受佛法觉悟究竟义。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主题

    97

    帖子

    1406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406
    7#
    发表于 2014-11-20 16:15:03 | 只看该作者
    说了一大堆,其实你什么都不懂。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14

    帖子

    6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0
    8#
    发表于 2014-11-20 19:35:0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本来不是佛?请问你是从那里来的?
    要不是那佛来此讲经说真理有什么用?
    请学好《楞严经》《法华经》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1

    主题

    177

    帖子

    23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54
    9#
    发表于 2014-11-22 13:38: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此論多此一舉,說眾生本來是佛,言下之意也就是佛性。眾生當下的情況,古今大德不比我們更清楚嗎?本來,本來二字,就是指顛倒夢想背後的,如來智慧德相。一切言語文字,多是方便說,權宜说,恒順说,引導说。離文字相才是如來真實義。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1

    主题

    177

    帖子

    23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54
    10#
    发表于 2014-11-22 13:39: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此論多此一舉,說眾生本來是佛,言下之意也就是佛性。眾生當下的情況,古今大德不比我們更清楚嗎?本來,本來二字,就是指顛倒夢想背後的,如來智慧德相。一切言語文字,多是方便說,權宜说,恒順说,引導说。離文字相才是如來真實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