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心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是实有的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09:46:34 | 只看该作者

    师兄是想说: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26 10:43
  • 1

    主题

    182

    帖子

    59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1
    22#
    发表于 2016-5-29 09:48: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代表真实,真实当然是存在的。不过是叫了个佛名字而已,不论发现了没有,真实永远存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26 10:43
  • 1

    主题

    182

    帖子

    59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1
    23#
    发表于 2016-5-29 09:52: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所谓佛,众生,名字而已,即真即假,真妄不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26 10:43
  • 1

    主题

    182

    帖子

    59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1
    24#
    发表于 2016-5-29 09:55: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无实无需,即实即需,真悟多看法华楞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1:30
  • 4

    主题

    575

    帖子

    66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07
    25#
    发表于 2016-5-29 10:00: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这个如来十号,在《法华经》里反反复复提了有十来次。它集中地概括宇宙人生本来面目。《佛说万佛名经》里有一万一千尊佛名;《现在贤劫千佛名经》有一千尊佛名,都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理。由于地球人身材矮小,寿命短暂,所处的时间、空间极为局限,决定了我们的心量非常狭隘。所以慈悲良苦用心,硬是用十种佛号概括了万千种佛号的精华。我们今天在学这十种佛号的时候啊,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来理解佛的慈悲心、良苦用心。这十种佛号,我们无论把哪一种佛号真正搞明白,你都成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1:30
  • 4

    主题

    575

    帖子

    66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07
    26#
    发表于 2016-5-29 10:00: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如来:「如来」就是「如是」。众生都是如来,没有哪一个不是「从如而来」,仅仅是因为烦恼习气障碍了我们的智慧德能,使自在妙用不能现前,所以叫「如来藏cáng」。那么诸佛破除了我执和烦恼习气,从「如来藏zàng」而出就是「如来」。「如」就是「阿」,「来」就是「弥陀」,跟那「如是我闻」对应是一样的道理。 这个茶杯是不是「如来」啊?就茶杯有形有相的本体而言,它是一个「来」,是「弥陀」,是「不空如来藏」。茶杯是个铁皮,在《楞严经》讲「一念坚固妄想,而有色法」。是不是由我们心变出来的?如果再细讲,铁是从泥巴里炼出来的,泥巴从哪里来的?都是我们的心变出来的。我们两个手一伸,打三分钟的妄想,左手比右手长出了这么多,是不是心变出来的?由此而知,整个色身都是心变出来的。那么这个泥巴变出来之前,它在不在心里啊?虽然在心里,它有没有形相啊?虽然没有形相,它是不是就是泥巴呀?那就是「如」。这叫「如来」。所以「千佛一如,万法一念」,叫「如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1:30
  • 4

    主题

    575

    帖子

    66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07
    27#
    发表于 2016-5-29 10:01: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应供:就是因果报应、因缘果报。我们不能像一般地泛泛而谈:哦!「应供」,佛是法王,他应该得到一切众生的供养。这里「应供」,从佛到菩萨、到一切万法,都是应自己对别人的供养而受其报。一切万法相互之间都可以心电感应。我们的心念对树木华草、泥巴瓦块起什么样的心,那么其它的万法就得到什么样的供养,并同样反馈给你。 在国外呢,有些心理学家对两棵大树来进行测试:每天对一棵树拳打脚踢、吹胡子瞪眼、辱骂;每天对另一棵大树呢,微笑、抚摸、浇水。过一段时间以后通过仪器来测量,这棵树只要走到跟前还没有开口,没有动手,就吓得直抖;另一棵树呢,走到它面前,是摇头晃脑欢迎。所以这棵树发抖,表示紧张恐怖,就是恶的感应;另一棵树会摇头晃脑,表示感恩欢喜,是善的感应。 要明白,即使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种很浮躁的心态感受不到,我们里面的那个第七识都能感受到。两个人见面的时候,有时候莫名其妙地就很意气相投;有时莫名其妙地就互相反感,为什么?就是里面的真人。因为他们记得过去的事情。过去有善缘,便很投机;过去有矛盾的,已经在开始斗了。这是讲过去的因。那么佛法里,只讲因不讲缘是佛门内部的外道;通过缘——现在的这种假人假心它的妙用,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变数改变定数。如果我们以欢喜心对待一切的万法,天人鬼畜、泥巴瓦块都是我们的善缘、增上缘;如果我们以憎恨心、轻慢心对待一切的人事物,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置重重障碍,到时候你怎么病、怎么死、怎么样走火入魔,你都不知道!只知道怨天尤人,你却不知道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个法讲到底,讲透了,就是「命自我立」,这叫「应供」。 再比如,人死了以后,我们给他送往生,死人还笑起来了,柔软起来了,是不是?但是那不意味着就往生,与往生没有多大关系。但也不意味着他没有往生,仅仅是无情物跟你沟通了。那么死人很僵硬、板着面孔,他也是抗议:看我死了以后,你们没有一个好脸色给我看脸板板的!但也不能证明他就没有往生。往生不往生与瑞相或者这个恶相没有绝对的关系,但是我们一定把往生的瑞相宣传为往生。这是方便说。而且修行人一定要认真做好送往生,在中阴身期间送往生成功的把握非常非常大!但是呢,即使大,我们心里没有底。到底怎么样真正地往生?真正地成就?一定是活着的时候,自己就能证到自己往生。在《法华经》《楞严经》就是讲这个法。没有谁不是「应供」。成佛、成菩萨、下地狱与别人没有关系,只有你自己把持自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1:30
  • 4

    主题

    575

    帖子

    66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07
    28#
    发表于 2016-5-29 10:01: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正遍知:分为「正知」与「遍知」。「正遍知」就是「明心见性」。正知,知道心可现万法,这是在空见有,叫「明心」;遍知,知道万法唯心所现,这是在有见空,在相见性,叫「见性」。所以「正」与「如」相对应,「遍」与「来」相对应,所以「正遍知」就是「阿弥陀佛」。 举这个例子:拳头就是「正」,手掌就是「遍」。在拳头,眼见拳头,眼睛能不能看到手掌啊?不能看到。心能不能看到手掌啊?(能)。所以「眼见拳,心见掌」,你就开了智慧,你叫「明心」,知道拳是怎么回事;那么拳为掌,「眼见掌,心见拳」,这叫「见性」。掌可以变成一、二、十、八、六、剪子、锤子,是不是啊?它可以无量的相变化。所以,「遍」是无量,「来」是无量,而「正」是一;讲「遍」在佛法里叫「大法」,「大法」是多,讲「正」就叫「正法」;「如」就是正法,「来」就是大法;把「如、来」合在一起,把「正、遍」合在一起,叫「妙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1:30
  • 4

    主题

    575

    帖子

    66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07
    29#
    发表于 2016-5-29 10:02: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明行足:分为「明足」和「行足」。「明」表见道,「行」表修证;「明」表智慧,「行」表福报。「明行足」也叫「两足尊」。也可以把「明」具体说为「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天眼明」能知道十方空间;「宿命明」能够知道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漏尽明」是表十方三世,有时间必有空间、有空间必有万法;时间、空间、万法,森罗万相、无所不知、无所不明,叫「漏尽明」,一个都不漏。所以这三个明呢,也就是笼统解释为开了智慧,圆满智慧。这里的「行」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之下,「一行一切行」,叫「明行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1:30
  • 4

    主题

    575

    帖子

    66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07
    30#
    发表于 2016-5-29 10:02: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善逝:「逝」是表逝世,也就是「死亡」。善逝,就是逝而不逝,死而不死,去而未去,来而未来,所以特指如来境界。诸佛「非生示生,非灭示灭」,以此教化众生开佛知见,无生法忍。所以整个〈如来寿量品〉就是在讲怎么样「善逝」。明白了「善逝」,你不落三恶道。光相信不行,光相信是迷信,你要懂得为什么「不生不灭」。仅仅一个〈如来寿量品〉就足以使修行人不离道场,不离当下,证到阿罗汉、辟支佛、地上菩萨、等觉菩萨。越是真理越简单呐! 「养悟」至关重要。那么这里讲「善逝」能不能叫「善生」?也能。善逝、善灭、善生……皆可。那么前面讲「如来」,叫「如去」行不行呐?所以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开口即是佛法,没有哪一法不能圆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