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大士曰:“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此物即诸法实相,一切含生所同具,在凡不灭,在圣不增,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若能放下识情,显了真性,即是见性成佛。上根利器之人,一闻即悟,即悟即证,不假修为,说修行都是不得已也。
佛菩萨岂要人念?只缘众生障重,佛菩萨指示种种法门。念佛菩萨圣号,不过令众生澄清妄念,彻见本来耳。所谓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妄心,妄心不得不净。盖人如果以一菩萨之圣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则当下自与佛菩萨无异。
‘古人曰:修行有三不足,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睡。不足食,取止饥不宜过饱,更不能求美味;衣取御寒,宜服粪扫衣,更不能贪求美备;睡取调倦,不宜久睡。盖久眠长愚痴,多衣增挂虑,过饱不便用功。
修行必须识得心。古人云:人若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要知为圣为凡,成佛做众生,皆是此心。此心不明,修行无益。此心向何处找寻?但能放下万缘,善恶都莫思,一念不生,即真心现前,此心一时现前,时时现前,永远现前,不为尘劳污染,即我是现成之佛。
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了此一心。本来是佛。直下无事。各各现成。说修说证。都是魔话。达摩东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明明白白指示。大地一切众生都是佛。直下认得此清净自性。随顺无染。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心都无异。就是现成的佛。不须用心用力。更不要有作有为。不劳纤毫言说思惟。所以说成佛是最容易的事。最自在的事。
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观心。
心即性。即觉。即佛。无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不出不入。无往无来。就是本来现成的清净法身佛。行人都摄六根。从一念始生之处看去。照顾此一话头。看到离念的清净自心。再绵绵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蕴皆空。身心俱寂。了无一事。从此昼夜六时。行住坐卧。如如不动。日久功深。见性成佛。苦厄度尽。
所谓“妄起即觉。觉即妄离。”若能利用妄想做功夫。看此妄想从何处起。妄想无性。当体立空。即复我本无的心性。自性清净法身佛。即此现前。究实言之。真妄一体。生佛不二。生死涅槃。菩提烦恼。都是本心本性。不必分别。不必欣厌。不必取舍。此心清净。本来是佛。不需一法。那里有许多罗索。
从心念起处。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