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9|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七识和第八识怎样理解?为什么说第七识是无量而第八识是一呢?求开示,感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8-7 09:59
  • 438

    主题

    1434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4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13:0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阿弥佗佛!第七识和第八识怎样理解?为什么说第七识是无量而第八识是一呢?求开示,感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8 10:19
  • 0

    主题

    227

    帖子

    34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91
    推荐
    发表于 2016-4-23 15:07: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佛法里把它说为次第空如来藏。有慧根的人从次第空如来藏即已能悟到次第三个如来藏,乃至悟到『一心三藏』第四卷中, 讲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风云雨雾,日月星辰等等一切无情物无一不是妙觉本明中物,当下小至微尘大至佛刹无一不是一真法界!无情亦可以变有情!依报随着正报转。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16-6-9 12:00
  • 287

    主题

    3393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249
    沙发
    发表于 2016-4-23 13:15: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按分别法来讲,第七识,表每个众生,个体户的神识,无量的第七识,共一个第八识,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八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第七识表第八识的微细动相,一弹指之间,32亿百千念。经说的,阿陀那识甚微细,习气种子如瀑流。究竟来说,都是一个真真如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8 10:19
  • 0

    主题

    227

    帖子

    34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91
    板凳
    发表于 2016-4-23 14:54: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上,佛反复开示“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五阴】:色、受、想、行、识。色:有形有相的地(固体)水(液体)火(温度)风(运动)。受:痛、痒、酸甜苦辣、冷热感受,等。想:眼、耳、鼻、舌、身体,接触了身体外的一切感受,从而产生认识。行:“行”是行为、造作之义,行阴是心的造作,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识:简单说,就是心。佛法把心分得很细。把整个大海水比喻为第八识,那么海水溅起的波浪就是第七识,第七识再次溅起波浪,就进一步形成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种意识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8-10 10:50
  • 151

    主题

    13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85
    地板
    发表于 2016-4-23 14:57:11 | 只看该作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8 10:19
  • 0

    主题

    227

    帖子

    34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91
    5#
    发表于 2016-4-23 15:00: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当六识、第七识、都回归到第八识,然后,第八识永远不再溅起波浪,就是第九识。这个第九识,跟第八识形成之前,也就是从无形无相的【空如来藏】变出来之前的那个本来面目相比,有了时间、空间的变化,此时,就把第九识说为第十识。到了第十识,就是究竟大圆满。【六入】:怎么叫六入呢?它有双重性,既可以进入色、声、香、味、触、法,这外尘境界攀外缘,也可以回光返照进入第七识、第八识,修清净心;破除见思烦恼、尘沙烦恼以及无明微细烦恼。它可以向外出,也可以向内入,六根即六入,都是归结到第七识,它叫“转相”,在《楞严经》三细里叫转相。它既能转凡为圣,又能转圣为凡;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8 10:19
  • 0

    主题

    227

    帖子

    34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91
    6#
    发表于 2016-4-23 15:03: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既能转识成智,又能转智成识。【十二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加上: 1眼见看的色、 2耳朵听到的声、 3鼻子闻到的香臭、 4舌头尝的味、 5身体感受的冷热痛痒等等的感、 6通过眼耳鼻舌身这无根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就是十二处。【十八界】:六根对六尘,产生的六种意识心,就是十八界。《楞严经》第二卷、第三卷,详细的说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其实,思维一下,这说的就是我们能够看到、听到、想到、还有想不到的一切有形有相的事物。我们已经解释为是我们后面的第七识—后七转识。在众生位,我们把它说为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8 10:19
  • 0

    主题

    227

    帖子

    34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91
    7#
    发表于 2016-4-23 15:05: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来讲,讲这个大乘因缘法,它仍然是无明妄想,它是根本无明;而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意识心,我们把它说为枝末无明,六道众生悲剧即在于在枝末无明中执着、妄想、分别,所以佛通过七处破妄识、十番显见,把众生以方便法从前面的六种意识心—这种枝末无明引导到这个第七识—这个根本无明;接着又通过两种妄想心—所谓别业妄见和同分妄见,来逐步地破妄;那么再进一步地通过讲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地、水、火、风、空、见、识」这四科七大,二十五个法,分别会相归性,归入到『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四科七大二十五有,实际上就是从枝末无明到根本无明,来把它回归真心本来面目,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40

    帖子

    15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82
    9#
    发表于 2016-4-23 15:15: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讲的到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5 17:53
  • 35

    主题

    919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3699
    10#
    发表于 2016-4-23 16:05:29 | 只看该作者

    米饭、馒头,饺子,包子…………
    介不都是饭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