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2|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之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20:0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之妙用
               《楞严经》第二卷,在讲第十番显见时,有这样几句话:“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我们看看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这句话有四个见,前面两个‘见见’,第一个‘见’是真见(或者理解为见分),第二个‘见’是见精之见(或者理解为相分),见精虽然也是真见,但稍带点妄见。这两句话告诉修行人在观照见性之时,作双重观照:方便说:真见见到见精之时,真见不是见精(见精又称见性、见分、七转识、末那识、第二义谛真人等);能见的见分见到所见的相分,能见也不是所见。究竟讲:真妄是一如的,能所是不二的。
   “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这后两句话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解释。真正的见性,犹且离于能见,及一切见所不能及。换句话说,真正的见性,是能见和所见,所不能及的,见不见之见才是真见。何为见不见之见才是真见呢?用心见到眼睛所不能见到的东西才是真见,真见不是眼见,而是心见,所以《楞严经》告诉我们:“能见的是心非眼”。
    为什么能见的是心非眼呢?因为我们用眼睛见叫看。而眼睛所看见的只是表面现象或者是一些有形有相的境界,并不能看到事物的真相,我们被相迷了,相就会转我们的心,心被境转生死凡夫;而用心见叫闻,闻中必有慧,不仅见到了相,而且见到了相后面的性,用哲学的角度来讲,这叫透过现象看本质,用《楞严经》的话来讲,就是心能转境则同如来。
    什么叫心被境转呢?譬喻当我伸出拳头的时候,你的眼睛只能看到拳头。而你的心不能在拳见掌。这个时候,“手掌”就藏(cang)在“拳头”里;“相”就藏在(cang)“性”中;“弥陀”就藏(cang)在“阿”中;不空如来就藏(cang)在空如来藏中;自己和自己捉迷藏(cang)。换个角度,当我伸出手掌的时候,你眼睛仅仅看到手掌,而你的心不能在掌见拳。这个时候,“拳头”就藏(cang)在“手掌”里;“性”就藏(cang)在“相”中;“阿”就藏(cang)在“弥陀”中;空如来就藏(cang)在不空如来藏中;还是自己和自己捉迷藏(cang)。这叫心被境转生死凡夫。
      什么叫心能转境呢?如上所述,如果我们能活在当下,在相见性,在拳见掌,在掌见拳,而且懂得性相一如,拳掌不二的道理,你就不再自己和自己捉迷藏(cang),就出了如来藏(cang),出了如来藏(cang),你就是如来。这就叫心能转境则同如来。
   在佛法里,用心见到眼睛所不能见到的东西,才是真见。因为佛法是心法,心法要靠心去感悟,心见一切见,心修一切修,心通一切通,心圆满一切圆满。这就是心之妙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9-12 08:22
  • 838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2347
    沙发
    发表于 2016-7-15 07:34: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9-12 08:22
  • 838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2347
    板凳
    发表于 2016-7-15 07:34: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2 11:52
  • 271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799
    地板
    发表于 2016-7-15 10:11: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2 11:52
  • 271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799
    5#
    发表于 2016-7-15 10:12: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2 11:52
  • 271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799
    6#
    发表于 2016-7-15 10:12: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2 11:52
  • 271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799
    7#
    发表于 2016-7-15 10:13: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2 11:52
  • 271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799
    8#
    发表于 2016-7-15 10:13: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28 16:54
  • 0

    主题

    7604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374
    9#
    发表于 2016-7-15 12:01: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你把《楞严经》听懂,生生世世高枕无忧。佛讲了三藏十二部经,最后又把它们否定,说那是「戏论法」,是「诸法戏论之粪」!可是这几千年以来,当今世界成百千万亿的修行人,有几个人在读《楞严经》,读《法华经》?这是佛法的悲哀!自古以来,「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千万人难有一个人得道。可是讲这样的经典,我们在全国少说有几十个道场,有时只开示两个小时,成批人百分之九十、九十五乃至百分之百当下成就,真正显示出真理不可战胜!而且都是自己印证自己。[玫瑰][玫瑰][玫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28 16:54
  • 0

    主题

    7604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374
    10#
    发表于 2016-7-15 12:01: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