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3-9 19:29:38
|
只看该作者
续-《●[八关斋戒]八关斋法(弘赞在犙)》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开皇十三年冬十月。智者大师过岳州,为刺史王宣武授戒法。沙门昙捷等,请讲《金光明经》,其俗闻法感化,一郡五县,一千余所,咸舍渔捕。
陈永阳王伯智,字策之,文帝第八子。至德初,出为东阳刺史,请智者大师出镇开讲。致书至三,师遂往。王与子湛,家人,同禀菩萨戒。昼聆讲说,夜习坐禅,讲事将解,立法名曰静智。
晋简文帝,有乌巢太极殿,召尼道容,授八关斋戒。乌运巢而去。
晋王,迎智者大师至杨州,设千僧斋,授菩萨戒。
唐太宗,诏常法师入内殿,为皇后太子,授菩萨戒。
显庆元年,十一月武后生皇太子,神光满室,赐名佛光王,即中宗也。逾月诏玄奘法师,送寺出家落发,受三归五戒。
中宗,诏道岸律师入宫,为妃主受归戒。
玄宗,日本国沙门荣睿,至阳州,请律师鉴真,与睿附舶而去。既至日本,王迎劳问,馆于毗卢殿,请授归戒,日本戒律始此。
侍郎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尝劝一百四十八人,结上生会,在钵塔寺。依如大师授八关斋戒九度。
音释
布萨:此云净住,又云天语“净住”,人语或云“精进”,亦云“长养”。通僧及俗,俱禀修行,所谓净身口意,如戒而住也。
六斋日:此以上半月,下半月,各三日言之。上半月三日:初八、十四、十五;下半月三日:二十三日即上半月初八日。二十九、三十日即上半月十四、十五日。
十斋日: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月小二十七日起。
五众:即出家五辈: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式叉摩那、四沙弥、五沙弥尼。
三恶八难:三恶,即三恶道。八难者,前三即三恶道;四、长寿天,寿五百劫,外道得无想定,故生其处;五、北俱卢洲;六、盲聋喑哑;七、世智辩聪,谓世人邪智聪利,耽著外书,不信出世正法;八、生在佛前佛后。此八者,皆不得见佛闻法,故称为难也。
轮王:轮王有四:金轮王,化被四洲;银轮王,则政隔北俱卢洲;铜轮王,则除北俱卢及西牛货洲;铁轮王,则唯赡部洲。此四轮王,将即大位,随福所感,有大轮宝,浮空来应。则感有金银铜铁之异,故为四焉。
梵王:居色界初禅、二禅中间,统小千界。
四恩:一、父母恩。二、众生恩。谓无始劫来,一切众生,轮回六道,于多生中,互为父母故。三、国王恩。四、三宝恩。三宝是良福田,能令众生出生死苦,至涅槃乐。
三有: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有生有死故也。
六欲天: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
色、无色界天:色界,即四禅天。无色界,即四空天。
声闻:修四谛法,证得小乘四果。
缘觉:梵名辟支佛。
鬘:音曼。贯华以严身首也。
五浊恶世:一、众生浊。谓诸众生,不畏恶业果报,不修善法。二、见浊,谓邪见增长,不修善道。三、烦恼浊。谓诸众生,多诸爱欲,贪嗔痴盛,恼乱心神。四、命浊,谓人寿转减,百岁者稀,以恶业增故。三十、二十、十岁,寿数长短不定。五、劫浊。谓刀兵、饥馑、疾疫。三灾起时,众生更相杀害也。
迦旃延:此云文饰,亦云不定。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今人尚略,故云“菩萨”。菩提,佛道也。萨埵,此云大心众生,谓有大心入佛道也。又萨埵名成众生,谓用佛道,成就众生也。
须陀洹:此云入流,谓预入圣人之流,是初果圣人也。
四果:一、须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罗汉。
五辛:葱、蒜、韭、薤、兴渠也。[卄/糾]亦葱之一类。切不可食也。
梵志:此云净行,如此方儒者。
樗蒱:上(前)音枢,下(后)音蒲。博奕戏也。
优婆塞:此云近事男。优婆夷,此云近事女。谓受斋戒,方能亲近承事诸佛圣人也。亦云近住,谓近圣人住也。
涅槃:此云圆寂。谓万德俱圆,业障永寂。亦云不生不灭,以障寂故,故不生灭也。
[卄/糾]:骄字去声,音叫。似食葱,而茎长,有棱。五辛中,凡中空,皆属葱类。或作藠,草名,出庐山,非[卄/糾]也。有云,藠亦山薤之类,非也。[卄/糾]、[葸-十+夕]。本草不载。以[卄/糾]属葱收,故不别出。藠亦不载,由无功用故也。
(出 卍新纂续藏经·第六十册 编号:1130)
“溯源系列”编辑小组 标点校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