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平常生活中,人们用怒火显示自己的权威,欺骗别人以获得自己的利益,用杀害动物获取滋补营养品,这些例子并不鲜见。
从表面上看,通过欺骗的手段,暂时得到了一点财富,但是基于贪、嗔、痴的心态,以欺骗的手法获取别人的财物,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的人缘与事业上的机会。
用怒火向地位不如自己的人显示自己的强大,甚至伤害自己的亲友、同事、合作伙伴等人,看似维护了自己的权威,其实只是在彰显自己内在性格暴躁与不友善的一面。
还有人生性嗜杀各种动物,喜欢食用各种动物,认为食用这些动物能够补充营养,甚至延年益寿。
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行为,看似给自己带来了好处,能让自己得到一时的虚荣或口腹之欲。然而,在因果面前,很多我们以自私自利之心所做之事,非但不能利益自己,反而种下了恶业的种子。
当你杀害生命,认为是在补充营养,你是在伤害自己;
当你花言巧语,骗取了财富和信任,正是在伤害自己;
当你满腔怒火,显示你的优越地位,也是在伤害自己;
我们生活在因果的世界里,所有的一切没有能离于因果的,整个三有轮回都是业力的产物。
每个人心里都同样希望得到快乐,没有人希望自己受苦,但往往事与愿违,人们的苦乐只与他往昔所做的业有关。
绝大多数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希望得到快乐,惧怕承受痛苦。但是,想得到快乐肯定要种善因才会有好的果报。所作所为和心愿若背道而驰,不断造恶业却想得到快乐,明显是不可能成立的悖论。
其实,损害他人就是损害自己,而利益他人则是利益自己。世间的一切都是跟因果业力有关的,有因就有果。
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快乐,却偏偏就是快乐不起来,再有钱、权力再大,也只能满足物质层面上的一些需求,内心仍然充满痛苦和烦恼,这都是贪嗔痴等不善的业力使然。
因此,我们为了得到快乐,理应行持十善、断除十不善。以前,京俄瓦在回答朗日塘巴的问题时说过:“大德!我认为思维业果本身即是窍诀!”如果我们能够懂得在做事的时候,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从业果的角度善加思维,就可以避免各种盲目的自我伤害。
博多瓦格西也说过:“如果我们现在断除十不善,行持十善,即便我们寻找三恶趣也是找不到的;”平时我们看似在为自己谋利的很多行为,很可能是在造下恶业,是在伤害自己,并不能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