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不净之物:指的是金、银、奴、婢、牛羊、仓库、販卖、耕种。
从是已后,一切道俗,竞造塔寺,徧满世间。塔庙形像处处皆有。或在山林
旷野,或在道边,或在巷路,臭秽恶处,颓落毁坏,无人治理。
解:佛入灭一千一百年之后(也就是像法初期),一切出家、在家人为自己修
福,开始大造佛 像、塔寺遍满世间,塔庙形象处处都有。或者在山林旷野之
处;或在道边;或在偏僻无人去的地方;或是臭秽造恶业的地方。造完之后,任
其颓败毁坏,再就没人管理了,这种现象到处可以看得见。
尔时道俗虽造塔寺供养三宝,而於三宝不生敬重。请僧在寺,不与饮食、衣
服、卧具、汤药,返更於中借取乞货,食噉僧食,不畏未来三途之苦。
解:这个时候,出家、在家人虽然造塔、寺供养三宝,但是对三宝并没有恭敬心
(只想为自己修福)。造好寺庙请僧在寺,丢下不管。不按时供养饮食、衣服、
卧具、汤药,反而觉得建寺庙有功,到寺如到自己家中一样,随便借财拿物,吃
大众供养三宝的饮食,一点儿也不怕死后受三恶道的苦报。
正法时,比丘、比丘尼都按戒律要求去做,行十二头陀行,托钵乞食,不自耕自
食、储蓄钱财等。这样,饮食皆由众生供养,出家人生不起我慢心,时时感众生
恩。到了像法时期,众生大量建寺,请僧入寺。贪图安逸的出家人,便把寺院当
成了家,本来是出了家,如今又有了一个“家”。住进寺院后,众生不按时供
养,出家人不去托钵乞食,衣、食没了着落,就自己想办法,自耕自食、积攒钱
财备急需。这时的出家人,虽然身穿如来服,从此办的事,就不都是佛家的事
啦。他们不持戒,不如法修,使佛法渐渐颓败。
当尔之时,一切俗人,不问贵贱,专欲於僧中作不饶益,侵损恼乱,不欲拥
护。如此人辈,永堕三途。
解:在这时,一切在家之人,不论是贵人贱人,对三宝失去了恭敬心,都敢在僧
人中做侵损恼乱、不拥护的事。这样的人,是要永堕三途恶道的。
善男子,未来世中,一切俗官,不信罪福。税夺众僧物,或税畜生谷米,乃
至一毫之物,或驱使三宝奴婢,或乘三宝牛马。
解:未来世一切俗官,不信因果、不信罪福,以收税的方法,夺取大众供养僧众
的财物、畜生、谷米。三宝物品,俗人侵占一毫,都要得罪无量。使唤寺庙里干
活的人,用寺庙里的牛、马,都是要得罪无量的。
一切俗官,不得挝打三寳奴婢畜生,乃至不得受三宝奴婢礼拜,皆得殃咎,
何况驱策挝打。告诸俗官,若有禁防剡罗输税之处,慎莫令比丘输税。若欲
税出家人者,得罪无量。
解:(在这里佛又慈悲地告诉将来当地方官的人。)一切俗官,不得挝打寺庙里
的人和畜生,就连接受三宝奴婢礼拜都有大罪过,更何况驱使挝打啦!
告诉世间当官的人,如果有禁地、防地,或是有上司象阎罗王一样命令必须交
税,即使这样,也千万不能让比丘交税。要是让出家人纳税,得罪是无可限量
的。
善男子,当尔之时,一切道俗若作福业,应当布施孤老贫困恶病之人。复次
应治,破坏塔庙及诸形像。莫问己许他许,随其力能,一切皆治,其人功德
不可思议。但能修故,不假造新。
解:这个时候,一切出家、在家人若修福业,应当布施孤独的老人和贫困、恶病
之人。善男子,还应当修理那些破坏的塔庙、佛像等。不用问别人可不可以做,
随自己的能力去做就可以。这样做的人,功德不可思议。修复旧的,胜过造新。
塔寺、佛像,有能为众生造福的功用。众生见到塔寺、佛像的庄严,能生起恭敬
心,一礼拜、一赞叹皆获无量福。如果有一尊颓坏不庄严的佛像立在那里,旁边
再造十尊新像,也不如修好一尊旧像的功德大。
善男子,何故未来世中一切俗人轻贱三宝?正以比丘、比丘尼不如法故——
身被法服,轻理俗缘。或复市肆,贩卖自活;或复涉路,商贾求利;或作画
师、工巧之业;或占相男女,种种吉凶。
解:为什么未来世人们轻贱三宝呢?这是由于比丘、比丘尼不如法的缘故(佛告
诉我们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身穿如来服,不干佛家事,做诸俗业。或是在市
场上公开地做买卖,以此养活自己;或是远道行商求利;或是作画当师,做工巧
等业(男做工、女做巧);或是抽签算命、看相、占卜吉凶等业(这些都是佛在
经中告诉出家人禁止做的)。
饮酒醉乱,歌舞作乐,或围碁六博。或有比丘,谄曲说法,以求人意;或诵
咒术,以治他病;或复修禅,不能自一心,以邪定法,占覩吉凶;或行针
灸,种种汤药,以求衣食。以是因缘,令诸俗人,不生敬重。唯除菩萨利益
众生。
解:更严重的比丘、比丘尼则纵欲无度,饮酒食肉,歌舞作乐,琴棋书画等。或
有比丘为名贪利,改变佛经原意,谄曲说法,以迎合别人心意;或有比丘、比丘
尼以诵咒为人治病;或修禅,以邪定来占睹吉凶;或行针灸,卖种种汤药,为得
钱财衣食。由于比丘、比丘尼做这些不正当之事,叫在家之人不生敬重之心。修
菩萨道,以四摄法摄受众生入菩提路的不在此例。
尔时世尊复告常施菩萨:善男子,未来世中,道俗之中,有诸恶人,造立我
形像,或菩萨形像,贩卖取财,以用自活。一切道俗,不知罪福,买取供
养。二俱得罪,五百世中常被他卖。
解:这时佛又告常施菩萨:善男子,未来世道俗之中,有一种恶人,专门塑造
佛、菩萨的形像,用来贩卖取财,以此谋生。一些善男、信女们不知什么是罪
福,买来供养。要知道,靠贩卖佛像求取钱财谋生是极大罪过,而买佛像供养也
是有罪的,五百世中常被别人所卖。
现在买卖法物、佛像,成了正常营业。卖者有罪众所周知,买者有罪,一般人却
不知道。人们觉得,为供养佛、菩萨出高价买取,这不是功德吗?怎么还得罪
呢?我们想一想,如果人们都不买,还会有卖的人吗?正是因为买者多,才使一
些人造了这项大罪。有人说,卖佛像的要是没了,世间上信佛人上哪儿请佛像供
养呢?其实卖佛像的要是没了,会有更多的人都愿意出钱出力做这项功德,佛像
就会庄严,使人见了便会生起恭敬心来。但是如今没有人发心做这项功德,只好
共同造罪将来共同受果报吧。
善男子,未来世中,一切众生,造立形像,皆不具足成就众相。或作半身,
或手足不成,耳、鼻、眼、口悉不成就,粗有影响而已。或造塔庙不安形
像,若有破塔坏像,更不修治。如此人辈,获罪无量。
解:未来世中的众生,造立佛菩萨形像,并不是按佛经中要求(塑佛像专有《塑
像功德经》上面清楚的说出各部分尺寸和比例要求),而是以自己的想象塑造,
因此皆不庄严。有的人塑半身像,有的人塑造缺手、少足,或耳、鼻、眼、口不
成比例,仅仅有个样子而已。或者有人见破塔坏像不去修治,造新塔庙又不安立
佛像。如此人辈,获罪无量。(这些罪大多数是卖佛像的人所造,为了赚钱,只
要卖得出去,怎么省事,怎么省钱,就怎么干,他们不信因果,不怕受报!)
善男子,未来世中,诸比丘等,於所住处自共“唱制”,防禁四方僧,合作
食限,或一日、十日,或五、四、三日,乃至一食。是诸比丘,命终堕地狱
中,饿鬼、畜生,受苦无穷。
解:善男子,未来世中诸比丘等,将所住的寺庙当成了自己的家,自己制定了一
些“禁制”,不准四方僧住,或者制定出期限,只准住一日或十日,或五天、四
天、三天,或是只供一餐。这样的比丘、比丘尼,命终堕入地狱、饿鬼、畜生
中,受苦无穷。
寺庙不是某个人的私人财产。即便有人拿出自己的钱建了寺庙,所建寺庙也不属
于个人。这相当于把钱捐到了法界,做了功德,那就是四方僧众共修共住的地
方,出家人怎么可以将它当成私宅,不准别的僧众安居呢?
四方僧:是指依佛戒律修学的僧众。按照佛的戒律,寺庙只供安居修学,住满三
个月就要走,不能再住(这样就防止一些人拿寺庙当成自己的家),因此出家僧
要四处游化,所以称为四方僧。
复有比丘,若沙弥,以众僧物,如形似己有,随意取用,非时食噉,或与亲
友。是诸比丘、沙弥,乃至千佛出世,永不闻法,常在三途无忏悔处。若共
此人,同住居止,羯磨、布萨,所作法事,悉不成就,皆当得罪。
解:又有一些比丘、比丘尼,或者是沙弥、沙弥尼,以众人供养众僧之物,当成
了自己的私有财物。随意取用,非时食噉,或者随便送给亲属家人和好友。这样
做的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于千佛出世,永不闻法,常生在地狱、饿
鬼、畜生无忏悔处。这样的罪人,谁要是与他在一起居住,都得大罪过,如果与
这样的罪人在一起为别人剃度,或授受戒,所作法事皆不成就,皆当得罪。
非时食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等受了戒的人,过午不再吃东西。若违
犯,就是非时食噉,必落地狱,受无量罪。“噉”是吃的意思。
善男子,若有具犯“四重五逆”,易救,可忏悔;若侵损众僧一毫一粟,非
时食噉,自在取与,永沈苦海,终无出时,或现世得诸衰恼。若共此人,同
住居止,日夜得罪。
解:善男子,若有人犯下了“四重和五逆”的大罪过,还容易救,可以忏悔;若
犯下故意占用、损坏众生供养众僧一毫之物,或一粒米随意取食,非时食噉,永
沉苦海,终无出期!或者现世即受种种业报。如果与这样的人在一起,住一天得
一天的罪,住一夜得一夜的罪。
四重五逆:“四重”是出家人故意违犯了淫戒、盗戒、杀戒、大妄语戒。“五
逆”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故意使僧众不和之业)。
这是出家、在家人犯的极重罪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