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说三轮体空
(解问)
三轮体空,作为大乘佛法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法很高深。
通常讲的三轮体空,我们都说为修行人的一种无相布施。就是看破“施者,受者,所施之物”的表相,证得三者背后的所谓空性。
实际上呢,这是以小见大的理论。所谓三轮,往广义上讲可以解为“每个自我”与“世间众生”交集着的“万事万物”……
三轮,三好懂,但为什么叫“轮”呢?这里笔者另有所见:首先它有轮转之意。三轮之三,究其根源,方便讲都是一,都从这个“一”分出来的所谓的“三”的无明轮转。一切现象都是如此,都是自我轮转罢了;都是“自转自载“而已!
那么,这又引出来一个“载”字,载就是承载。承载什么?承载所谓的“体”。这个体,一方面是指人我众生,万法各自的业报本身;一方面也可以解为体会到,体解之意。体会到,体解什么?就是这个“空”。
以前听有人讲:什么是三轮体空呢?哦,就是无施者,无受施者,无所施之物……
再想问清楚点,又回答,诸法空相。
这样讲经说法,就叫打口头禅。悟性高的人也许一点就通,却不适合教化大众。
那么,佛法中讲的这个诸法空相,这个“空”有个特别的概念叫“真空”。真空之空,不是什么也没有。按心经的理论就是即空即有,空有不二。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所谓的“空”,它其实就是“有”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注意了,我们从第二义讲:一切法就是真空妙有,就是从空出有。这样一来讲,我好举例子:比如我开口讲一句话,讲任何话,没开口之前它就是一种“空”,所要讲出来的话都存在那个“空”中。但是我不开口,不能说它不存在,不可以理解成它没有。否则,不存在,没有的话,我永远说不出口。我说出来了它就是横空出世!
同样,所有种种不同的话,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人说五花八门的语言,都是从这个“空”中而来的!
进一步来观照,一切事物莫不如是。
追究起来,世间没有哪一种现象,最初不是“从空而出,真空妙有”。
如是,凡是我们这个肉体凡胎能够见闻觉知的东西都源自那不可思议的空性。这当然包括人类一切发明创造。
要相信:一切的一切在没形成之前,也就是没有被我们有限的能力范围所见闻觉知之前,都是以无形无相的方式存在于这个空性当中。那么,在空性中,一切外面所呈现的森罗万象都消失了差别。真空之中,再无不同。种种不同其实都是所谓的那一个而已!
所以反思心经讲的“空不异色”,进一步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也就是圆通了楞严经中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就印证了佛法所谓的“以小见大,一不异多”之妙理!
空,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空中之所以能现一切法,就是禅宗上讲的自性!
真见空就是见自性,见自性就是空而非空,不空而空。见空见性,见性成佛。以佛智慧观照三轮都是妄想;施者,受施者,所施之物都是无明分别。
这些事情你清清楚楚了,便能入“一真法界”之理。
一真法界是极果如来的证量。用了义法来讲,这里的“一”无可观照,不可思议。大千世界也不是这个一生产的;不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非一的千变万化!很不圆满地旁敲侧击一下,一真法界是森罗万象,纷纭大千的寂灭相。一真之一,是无量妄想,分别,执着的究竟面目!
这是修证了义楞严经中最重要的真理,这叫顶法。
所以就是这个一,也是方便说,也是强词夺理。这个一,就这个不思议之自性。它没有对待,决无次第,毕竟不动!但它能现对待,能显次第,能化因缘际会,作无量功德……
这个法很重要,很难讲,很难理解。因为许多人难以切解切记,也就无法真正理解三轮体空。
佛法难就难在这些问题上。还是说,出世间的东西就是这样:我们没有更合适的语言描述它,都是以手指月,离月甚远。
妙法莲华,非眼所见,唯有心领神会!
话说回来,这个三轮体空,一般来讲呢,大都泛泛而谈。什么所施之物,施方,受施方都是虚妄的,不要执着了;三相本空,均不是一种真实存在,做了就忘了;有人也说为这都是因缘合和,毕竟空,了不可得,何足挂齿了……
等等。
这些说法也对,你不好挑出来什么毛病。但就是很难深入人心,不是明心见性之说。
明心见性之人观照三轮体空,首先见一切法都是自性流露。什么观空?什么空有不二?空不空都是自性的一种显现。别看种种相上角色婉然,实际上法法无不是我。而所谓的我,当下随缘互换,随缘生灭。生灭都不染真空,不动实相。
吃透了这个理,你根本没有三轮体空的概念。你一有这个概念,即落入次第,跌入分别观照,滑入又修又证的小乘法门。
圆人见道,三轮体空就是禅宗上乘境界。当体即空,这个不须去破,无须去观;在相见性,性相一如;活泼率真,随缘自在是也!
如果以“三轮体空”来对应“一心三藏”,通常上讲它契机的只是“空如来藏”。
它解決的就是金刚经中破相显性的问题。所以金刚经反复强调“应无所住生其心”,对修行人平时如何时时事事处处提起观照,就是用这个法来待人接物……
但圆教根基的人可以举一反三,从三轮体空中证得三轮实相。当空即有,当体无漏。此即是彼,彼即是他,他即是万法!万法一如,非空非有,非不空非不有,即空即有,即不空即不有!
那么这个法,当下已甚深圆满地切入“一心三藏”奥义之中了。所以说三轮体空,关键要看什么人来解。
大根基的人来解读三轮体空,真是观一了万,“窥一斑而知全豹”。有道是“俱怀逸兴壮思飞”,你说三轮者,谁不是谁?
你说,大千世界哪一个不是哪一个?哪一法不是哪一法?
如是,这般探讨三轮体空。
千钧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