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一切法从根本上说来,注意,真心本来面目没有来去,来即是去,去即是来,当下就是一。比如印广法师从山西来到扬州,山西有没有少一个印广法师?扬州有没有多一个印广法师啊?「如来」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不动道场,无所不至」。
常自寂灭相:这里的「常」是指时时、事事、处处,没有哪一法不是「我」;「自」是「法尔如是」;「寂灭」就是「阿」,「相」就是「弥陀」;诸法法尔如是,都是「阿弥陀」。怎么叫「寂灭相」呢?我在这里讲「一二三四五」,这是不是「相」啊?有声音的振动、文字的形相、文字的义理,这是「相」。那么我在嘴巴没有讲出来,头脑没有想出来之前,「一二三四五」在不在?在。虽然在,它没有任何的形相,这就是「寂灭」,一切万法无非「寂灭相」。那么「一二三四五」虽然是「相」,它当下是不是就是「寂灭」的那个东西啊?在相见性,这就是智慧。那么在那个「一二三四五」没有发出形相的时候,那个「寂灭」当下是不是就是有形有相的「一二三四五」?「寂灭」当下就是「相」,「寂灭」就是「真空」,「真空」当下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相」,「妙有」当下就是那个「寂灭」之性。
那我是这样,一切的天人鬼畜是不是都是这样?我的那个寂灭、你的那个寂灭、牛马猪羊的那个寂灭,既然都是无形无相,能不能分张三、李四、王五啊?所以「寂灭」是「一」,叫「第一寂灭场地」。「相」呢,是无量,这无量的相都是一个寂灭。既然无量的相都是一个寂灭,那么无量的相有没有哪一个相不是哪一个相啊?没有啊!
常自寂灭相:没有哪一法不是「常」,没有哪一法不是「常自寂灭相」,在四种涅槃里叫「自性清净涅槃」,没有哪一法不在「清净涅槃」中。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你都是一个「阿弥陀佛」,你都是「自性清净涅槃」;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你当下就是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就是观世音菩萨,你去拜谁,去求谁啊?不管怎么样,你当下就是猪八戒、白骨精、乌龟王八蛋,你去轻慢谁,去看不起谁,去恨谁?谁不是谁啊?是非好坏皆是一个人一个念。
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这个「法常无性」,还有下面的「法住、法位」,是非常重要的三个名相概念。「法常无性」连在一起,「法常」就是「即一切法」。怎么「即一切法」?这个「常」是时时事事处处,表我们的真心。「无性」呢,叫「离一切相」,「无性」,没有自性,没有他性,也没有共性,也没有无因性。它离开一切的相,你找不到这个真心;而真心呢,还又即一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我的真心,叫「空有不二,性相一如」。这是「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
佛种从缘起:「佛种」可以观照为「了因佛性」,「了因佛性」是表「般若功德」,因为「了因佛性」而能观照到我们的「真如本性」,就是无相之实相、空如来藏、阿,就是「正因佛性」;「从缘起」叫「缘因佛性」,它依靠「了因佛性」,依靠「般若功德」来成就我们的「解脱之德」,也就是「化身德」。「从缘起」一般地可以理解为种种的小乘法门、方便法,从有形有相的万事万法这个相上来观照。我们前面讲「十如是」,第一个「如是」是什么?如是相,这就是「佛种从缘起」——离开世间法的万相,不足以体悟到「真如本性」。
是故说一乘:这个「一乘」法把人、天、声、缘、藏、通、别、四圣六凡、有情无情一切法,归于一个念,这叫圆教「一乘」法。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这是进一步解释「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法住」跟「法位」从意义上来讲大同小异,都是讲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的特征,即「心无所住而无所不住」,叫「法住」。心无所住是不是讲「离一切相」?而无所不住是不是讲「即一切法」呀?「不住」是专门破我们世间人的分别法,对待法,认为:它住在这里,就必然离开那里。所以讲「不住」,是不住一处;那讲「无所不住」呢,就是没有哪里它不住,这就是表「万法归一」——诸佛菩萨、天人鬼畜、泥巴瓦块都是我们一个念,一个真心。那么从「法位」来讲,就是它在什么地位。「法位无位,无所不位」,没有哪里不是它的位置。所以是不是还是讲「法住」的问题?它用不同的名相概念来表达同一个道理。
世间相常住,这就是帮助我们破相见性,破性见相在《楞严经》叫「回向」,在回向位的菩萨就是这么样修,「回空向有,回有向空」。「世间相」有形有相、生生灭灭,是不是也变成「常住」了?「生住异灭」也是「不生不灭」。将来成佛以后,可以把我们生生世世的那个死相、生相、活相,全部再现。我们今天在这里开法会,它永恒地存在于虚空法界。它灭了没有啊?叫「世间相常住」。
生住异灭、森罗万相无非真心常住,总括为三相。佛把这个世间万相归纳为「正觉世间、众生世间、器世间」。正觉世间,包括佛、菩萨、阿罗汉;众生世间,指六道凡夫;这两个是有情世间;器世间,是指无情世间。这三个世间无量万法,无非「常住」,无非「寂灭」,叫「世间相常住」。或者讲无非「法常」,无非「法住」,无非「法位」,无非「一乘」。
建议您到qq群大乘妙法莲华经-总1群 116353156来听经,每晚七点开始,恭候您的到来,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