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伝风语
《金刚经》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 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星伝风语恩师常教我们 -- 花开莲现
也就是以“随文观照”来开拓心量!
星伝风语 如来说法,他与我们现代文学相反,现代文学求意简义深!世尊则为说明功德有多少,从《法华经》等诸经中用反复词语,比喻功德多大。。。
星伝风语【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现代文学来说,叫累赘!
佛法正教叫开心量!
星伝风语:
莲华开放,从内到外,步步展开;
其他决定多数的花也是这样。
我们回向文,先假设我们以一心三藏心法诵经得功德无量无边,那么我们的回向文,不应该把无量无边功德,一句话,愿以此功德,回向我某某身边的冤亲债主,希望他们安乐,互不干扰等等
星伝风语
如果一开始定位,我们所诵功德是有量的,很少的,那么讲分配是无可口非!
但本来这些事,根本不能量化!
星伝风语
所以,回向文是修十回向位的同一道理。
当然,依照花开莲现的过程,从内到外,从内缘,亲缘,从有针对性到广泛模糊,遍及。。。。
星伝风语
首先回向父母,即表孝顺;
然后身边伴侣,表不一,不二;
接着是子女,表责任与爱;
然后就是全家人的冤亲债主,也可以父母亲,父亲XXX 与 母亲XXX的身边冤亲债主;伴侣XXX身边的冤亲债主;儿子XXX身边的冤亲债主;
再到历代祖先,爷爷XXX,奶奶XXX,X家历代祖先。。。
然后到很好的亲友。。。名字,及其身边的冤亲债主。
感觉
当开-答疑负责
我觉得要回向法界
不然都是在修自己
这东西从明心就是最大的回向就可以看出
星伝风语
然后很好的亲友他们的历代祖先。。。。也可以加上名字。
然后同事,老板,以及接触的人。。。。
然后身边一切有缘众生,再到地球,此须弥山,此娑婆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东方药师佛国世界,华藏世界海诸佛国刹。。。。。
这就是花开的过程,从内到外,从具体到模糊,从针对到遍及,这如同诸经中所开示的心量法一样,步步扩大。。。。
如果只是一句话,回向法界!
法界怎么样?不知道!模糊!不清楚!
这就是等于“投机”
星伝风语
如果只有回向具体的,针对的,家人,自己,某人,某众生,又落入狭窄!
当开-答疑负责
法界一切有缘无缘众生
星伝风语在世间法来开示,无家,无国。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连世间法都是花开的过程,从细微,身边,带动我们想到广大!
从具体,仔细,清楚,带动我们扩展到遍及,无尽,
所以,开示我们持咒,诵经,等等做功德的过程,也是如此的花开莲现,步步观照深入,乃至我们念佛,从我口念佛,我意念佛,到父母念佛,
家人念佛,亲友不二同念,
地球人同念,不同形式都是念佛,
乃至一切万法种种形式运行是现在我念佛不二,
我所认识的须弥山一切种种六道在念佛,
娑婆世界三千在念,西方极乐世界在念,
东方药师七佛国在念,地狱无尽众生种种形式在念佛,
苦是念佛,痛是念佛,华藏世界海一切与我同时是念佛,
诸佛不二在念佛,没有不是与现在的我不同,都在念佛;
一心三藏自梦法界相共念佛,互为总别共不二在念佛;
所以,在最后的末回向里面:
“所诵之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于众生,皆共成佛道,”
这个在诵的时候是观照到大家都在诵,
回向的时候也是步步回向到大家处,从具体到模糊,从针对到遍及,从亲缘到远缘。。。
那么“愿 - 皆共成佛道”就是指,没有不懂的众生,没有不是这样回向的众生,没有不是这样诵功德的众生。。。
星伝风语
这个时候就好比网,交叉点都是相互重叠!
在不二中
你这样诵,照见他们也这样诵;
在互为总别的不一中
你这样回向他们,他们也这样遍回向到你;
星伝风语
【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这句话,你所得福德有多少?很多,很多,这么多的福德应该如何回向?
世尊竟然说,上面的福德功德,不及真正懂正法的人所种福德!那么我们要分别应该如何“回向”?还是要检讨自己所学,为什么担心自己种的福德很少?
星伝风语
佛法,无论哪一个宗派,到以信,愿,行为基础。
我们信,入了一个自己种的福德很少这个圈子,而不是求如何能够种无边福德,这就是大无明!
所以,我们探讨如何做,才是正念,正行,正受,正即总是种得功德,福德无量无边。
其实,本自具足,何来从外来功德?外来福德?
故此,比喻上面的念佛观想例子,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非口音诵,非声字文,观照般若,般若文言!
其实,很简单。
如果有一个人,他不爱家,上不行孝,下不管妻儿,单谈爱国!
你认为这是爱国的英雄吗?
近不懂家,远不明国!
相反,只懂爱家,不懂爱国;又是病态。
爱国是因为爱家,爱众生是因为爱自己;
国乱家不安,众生苦自己不安;这是理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