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放手是自我得救的最妙药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2:10: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文|网络
  
南怀瑾老师说过:放得下。我们在说放下的本身,就包含我们正在提着捏着一些东西不放。其实,只有我们放下时,我们才能真正把握。根本没有提起什么,就不能放下什么东西了。
  
  南老师曾着重指出:学佛法就是两条路,要求福德的成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提得起;要想智慧的成就,就是放得下。
  
  提得起,放得下,才有资格学佛;提得起,放得下,自然就可以成佛。说般若境界,即一切万缘放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一切善法。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总会要你从另一方面去体会。
  
  有一次,一个信徒前来拜访他,因为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歉意地说道:“我空手而来!”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道:“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道:“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立即回答道:“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
  
  信徒更是不解,说道:“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呢?”
  
  赵州禅师道:“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
  
  信徒不解赵州禅师的禅机,满腹狐疑,不禁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
  
  赵州禅师这才方便指示道:“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信徒仍然不解,无可奈何地问道:“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赵州禅师也无奈地说道:“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还是不缺少佛性呢?”
  
  是啊!你缺少的东西,确实是实实在在你拥有的东西。你呢?看不见自己的本真,无故寻愁觅恨,怨来怨去,不满足,不知足,追求一些怎样也追求不到的东西。就像那个骑着骡子数骡,怎么少一只,原来他忽略了自己胯下那一只啊!


  
  南怀瑾老师接着又说:人为什么有烦恼?为什么有痛苦?因为自己妄执。所以禅宗说到所有的佛法,只有一句话:“放下。”但是,人就那么可怜,偏偏放不下!听了禅宗的放下,天天坐在那里,放下!放下!如此又多了一个妄执——“放下”,还是放不下。
  
  有一位朋友的母亲得了病,老太太总唠叨着完了的话,结果身体越来越差,原来不太重的病,反而越来越厉害。相反,另一位朋友的母亲已然做了癌症切除手术,老太太想得开,反正都活了快80岁了,死了也值了,管它呢?越是这样想,老太太越精神振奋,每天照样拄着拐杖到处去玩、去转,一年多下来,病情并未恶化。
  
  从健康的角度讲,得病是很正常的,吃五谷杂粮,不得病怎么可能呢?但是也很奇怪,有些身体极差的人群,反倒活得很健康,而有些条件很好的人,反倒得了病。原因何在呢?依我看,就是凡事放不下的人,最容易染病,而凡事放得下的人也最心宽体胖。难道不是吗?
  
  看了这段“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的教诲,心中颇有感慨。
  
  年过八旬的吴阶平教授在谈及精神养生时介绍的一条主要经验就是“不把悲伤的事放在心上”。他认为“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八九”,总要想得开,以理智克制感情。著名学者季羡林老教授的养生经验是奉行“三不主义”,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计较”。这都体现了“放得下”的心理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放不下”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奥运会上,有许多运动员患得患失放不下,本来挺有能力夺冠,结果反倒丧失了机遇。而有些人一切都放得下,原本没有能力夺冠,反倒发挥超常,一举夺冠。
  
  生活中,有些人总想什么都得到,凡事都非常的放不下,结果越是放不下,越得不到。而有些人凡事都随遇而安,不但可以绝处逢生,而且能够抓住机遇,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还有比如子女升学啦,家长的心就首先放不下,又比如老公升上去或者发财啦,老婆也会忐忑不安放不下心,怕男人有钱变坏了;再如遇到挫折、失落或者因说错话、做错事受到上级和同事指责,以及好心被人误解受到委屈,于是心里总有个结解不开,放不下等等,等等。总之有些朋友就是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想这想那,愁这愁那,心事不断,愁肠百结。
  


  文革期间有位从部队调到地方工作的师级干部,他因不服“四人帮”横行,而被打成“老右派”。当时批判他的大字报辅天盖地。但这位干部也真绝,在大热天居然披着棉大衣去看大字报。别人以为他“发寒热”,他却幽默地说:“这就叫心定自然凉。”有位著名演员在受审查的“牛棚”里,不但说笑如常,而且还自编了一套“牛棚健身法”,直到如今,他还在用此法锻炼身体,年过八旬照样到戏曲沙龙引吭高歌。这是多么的放得下啊!这些都是特殊情况下特殊人物的特殊放得下。
  
  在通常情况下,“放得下”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财能否放得下。李白在《将进酒》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称是非常潇洒的“放”。
  
  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称是理智的“放”。
  
  名能否放得下。据专家分析,高智商、思维型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比率相对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倘然能对“名”放得下,就称得上是超脱的“放”。
  
  愁能否放得下。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忧愁可说是妨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狄更斯说:“苦苦地去做根本就办不到的事情,会带来混乱和苦恼。”泰戈尔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称是幸福的“放”,因为没有忧愁确是一种幸福。
  
  最后想引用一句中国古人的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让我们一起来学会“放得下”,以此来增强我们的心理弹性,共享“放得下”的养生福份。
  
  一日一心得
  
  你是否抱怨生活太累太累,其实是你没有学会有所放弃,你何不尝试放弃一些包袱和拖累,而轻装前进呢?放弃那些包袱和烦恼,你就会心情放松。放弃那些不适合自己去充当的角色,放弃束缚你手脚的那些沉重包袱。
  
  生命如舟,人的一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奢求。放弃那些根本不可能实现或带你走上悲剧性道路的欲念吧?不然,生命之舟就有沉没的危险。而在放弃之后,你会发现人生更加轻松而坚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