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星伝风语 于 2015-10-10 14:45 编辑
大乘,小乘,还有了义佛乘。
分歧在于求法对象本身,而不是法有分歧。
于开悟人是如如不动,没有差别;于求法对象,没有开悟人本身才有分歧。
分歧的求法者,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分歧造成。主要是人生观的体会上面。和世界观的执着上面。
如果一些人,他很执着利益是要自身感受的,这个时候,讲解脱是必需围绕着他喜欢的个人解脱,利益个体,这个时候,这种渡人出苦海的乘法,就是小乘法。
如果一些人,他们能够体会到助人为乐,承认助人才是快乐脱自苦的根本,对于慈悲来说是念念不忘,对于正义,善恶,名留百世紧紧于怀。那么讲解脱必需围绕着他喜欢的慈悲解脱,利益大众,这种渡众出苦海的乘法,就是大乘法。
一部分人,他们已经累劫作种种修行,福德智慧佛缘成熟,追求彻法源底的真理解脱,对于他们求真理而不执着善恶,是非,个人利益及大众利益都不执着者,跟他们讲解佛之知见,开他们佛之心量,令其悟入佛之智慧。这个时候,就讲解成佛之法,名为佛乘。
对于法本身来说,可以用一个比喻,一个例子,然后通过这个比喻,例子来分别展示小乘义,或大乘义,或佛乘义。
所以,对于法来说,即举例子,打比喻,是无分歧的。只是在最后,按照各人所需,而演变成他们自己的小乘法,大乘法,或佛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