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丛林饭似山 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 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 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 空在人间走这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又不去 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 何日清闲谁得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 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 无忧无虑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 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 皆因夙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 披搭如来三等衣 金乌玉兔东复西 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 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放桀 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 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换得紫袈裟 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 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 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今撒手西方去 不管千秋与万秋
顺治皇帝擅长诗词书画,崇仰佛道,先后曾经延请憨璞性聪、玉林通琇、天童道忞等三位高僧入京说法。顺治皇帝不仅将“金銮殿”改为“万善殿”,作为禅师说法的法堂,尊奉玉林通琇为国师,又在宫中设置“皇坛”,也就是今日的戒坛,遴选一千五百位僧众,并传授菩萨大戒。 他一心慕道,几次有绝尘离俗之意,终被劝止,而于在位第十八年,写下了这首名垂千古的《赞僧诗》,以铭其心志。“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不仅抒发胸臆,也警醒世人。
顺治皇帝位居九五之尊,统领天下,犹有“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之叹,况我辈凡俗,倘碌碌于衣食,不肯把握善缘,精进修持,当真是“空在佛门走一回”。
顺治皇帝出家的原因还得从一位妃子说起,据说当时宫中有位董鄂妃,乃是南中汉人,被掳北去,顺治帝见她身材窈窕,秀外慧中,竟对她格外宠幸,封为贵妃,“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可惜红颜薄命,董鄂妃一病不起,膏肓成痼。可怜一朵鲜花,竟与流水同逝,顺治十分悲痛,辍朝五日,追封其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端敬皇后”。顺治帝遭此打击,看破红尘,遂于次年正月脱离尘世,遁入山西五台山,削发为僧。
据说,康熙四次去五台山寻父,至今还留有好多笔迹,并且在当地流传着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令后人惊叹不已。
他留下的一首《赞僧诗》,几百年来人们久读不倦,读来荡气回肠,令人深思,给人启迪,助人醒世!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先不念诗的内容,先解释它的意思:天下的寺庙很多,身为一位出家人,不论去到哪儿,都有佛寺让人依止,真是逍遥!
虽然身为皇帝,拥有世间的所有财富,有很多黄金白玉,但这都不是真正富贵之事,要披上袈裟才是真正难事。虽然身为大地的皇帝,但终日地要忧国忧民,生出许多的烦恼。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出家人半日修行的清闲时间。我们人出生的时候是糊胡涂涂,死的时候是迷迷糊糊,在人间这样过,不论富贵贫贱,到最后都是空走一回,空空的来,空空的去。
未曾生成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时,我又是谁?
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人生短暂,到底有没有目的?人生如梦,这梦能不能延续?人间多苦,这苦有没有来头?人情断肠,可否逃过这刀口?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这声音响自历史的源头,和历史一样悠久。它曾引人超凡入圣,它仍然在轻敲着追寻生命奥秘的智者的耳鼓。
有了生命,就有了生死;有了生死,就有了"为什么要生要死?”"能否只生不死?”以及"能否不生不死”等等问题。这样说来,轮回转世的理论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麻烦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不是,恰恰相反:这些复杂问题本身就是因为不相信轮回这一简单事实以后才产生出来的。要是人人都相信轮回,谁还提这样的问题?
古时候,我们的祖先不把轮回转世当作"信仰”。对他们来说,转世现象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对它的认识是一种常识。没有人会把常识说成"信仰”的。其实,一旦你用上"信仰”这个说法,就隐含了"有些人不相信”了。人人都信,必然会习以为常,也就成了常识,而非"信仰”了。我们要取下轮回转世头上"信仰”的帽子,还它个天真自然的"常识”的本来面目。
人人都相信的,就没人出来提倡。不信的人多起来了,才会有人出来提倡。古今中外,谈论轮回转世的书多如牛毛,相信并提倡轮回转世的历史名人数不胜数。提倡是提倡,可惜"常识”最终还是变成了"信仰”。 现在许多人不相信轮回,认为是"迷信”、"反科学”。他们老记住科学和宗教打架的旧仇,把一切与宗教有关的东西全都说成"反科学”。殊不知科学发展到今天,早已在悄悄和宗教握手言和,并且在许多方面证实着宗教中的基本概念和说法。而在这些被证实的基本概念中就有轮回转世。
要按科学的观点,真能称得上轮回转世科学研究的,还是近几十年才有的。自上一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开始,轮回转世的研究便一直在长足地发展,至今仍保持着方兴未艾的势头。1982年的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有四分之一的美国人相信轮回转世;而英国保守的"星期日电讯报”的民意测验认为,在过去十年中,一般民众中相信轮回转世的人数从18%上升到了28%。这已经足以说明,轮回转世的研究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是卓有成效的了。
当今西方的轮回转世研究,主要是两大台柱在支撑着。
一个是以史蒂文森教授(I. Stevenson)为代表的,使用比较传统的方法的研究。这种方法的程序是:发现对象,获取资料,立案质疑,当面取证,追踪观察,写出报道。这种方法简单可行,确凿可信,人人能懂,并且谁都可以去验证,因而客观性强,可信度高。挖掘出来的有些案例令人震惊,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不过这种方法费时较长,因为追踪观察一般都要拖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另一个是人数可观的一群精神病学、心理学专家教授兼门诊医生的研究。他们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姆迪博士(R. Moody),魏斯博士(B. Weiss),瓦姆巴赫博士(H. Wambach),伍尔吉博士(R. Woolger),魏顿博士(J. Whiton) 等等。他们最初使用催眠回归(hypnotic regression)方法是为了帮助病人找回对过去事件的记忆。结果许多专家和医生都不约而同地把病人引回到了前世以至更久远年代的记忆中。病人讲出的前世经历,活灵活现,细致入微,合情合理,吻合历史,甚至纠正了历史学家的错误;而其中多数内容又往往是病人在通常状况下全然不知道或不可能知道的。当专门用于回溯往世体验时,这种方法就叫"往世回归”(Past Life Regression)。随着轮回转世研究的迅速发展,"往世疗法”(Past Life Therapy)--即引导病人对往世经历的回顾,进而找到今世疾病的根子,对疾病一举根除的方法--由于它独特、神奇的治疗效果,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医疗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后来成为轮回转世研究中有名人物的专家和医生,最初都是不相信转世的。但自己亲自作出的结果摆在面前,回避不了,否定不了,不信不行。
他们大多经过了一个从不信,震惊,对过去理解的动摇,到最后相信并积极投入研究的过程。
另外,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有一些特异功能者(psychic)。他们虽然没有直接作轮回转世的研究,但对于把轮回转世这一事实推向社会却贡献不小。其中一些人对于上述主流研究中的某些科学家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一批人由于其治疗疑难怪病和解决棘手问题的特殊能力,大多有点社会地位和声望,其中有一些还非常有名。
他们和上述第二类研究者一样,都是为了给人治病或解决生活中的疑难而去观察别人的前世。不同的是,医师们用"往世回归”让病人自己去看自己的前世;而他们是用自己的功能去为病人看他们的前世。
大多数东方人,包括中国人,历来都是相信轮回的。只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一面倒的宣传,中国不相信轮回的人才突然多起来。信不信是个人的自由,但转世的事实却不因此而改变。事实虽然是事实,但环境不容许就没法进行研究。因此当西方国家这几十年来轮回研究不断升温时,中国却毫无动静。其实,要说搞轮回研究,中国有比其他国家好得多的历史条件和民众基础。
其他东方国家,如日本,印度,也一直有人研究轮回转世现象,但其深度和广度都远不如西方国家,在方法上也主要是我们上面提到的两种方法。
长大成人后,才知道有一个「我」,合眼之后,「我」又是谁?你又变成了谁?所以顺治皇帝又说:不如不来又不去,不如不要来生为人,也不用再回去了。来的时候、出生的时候,全家人都很欢喜;到年老要往生的时候,全家都很忧愁。
人一生的悲欢离合令人劳虑,我们每个家庭常有悲伤的事、有欢喜的事、有离别的事、有聚合的事。悲欢离合的事何其多!烦恼何其多!何日我们的心才能清闲下来呢?
我们在家人的心没有一刻清闲,烦恼东、烦恼西,每天有烦恼的事,三不五时烦恼很多事情,没有一刻能让你无忧无虑。
人就是这样,打从出生到懂事开始,就是烦恼到死为止,烦恼不完,没有一刻能清闲,若能通达出家人的事,从此就不再想回头,就不会想走回头路,不会想再回去当皇帝、当富贵人家、当世俗的人了,就不会再走这条路了。
顺治皇帝说:世间最难比的就是出家人了,出家人你无法和他比较,为什么无法比较呢?「无忧无虑得安宜」:无忧无虑,心常常都很清净,因为不用烦忧事业、家庭、儿女、子孙的事。
很疲累的!身为父母的,自从孩子出生以来,都不是为自己而活,是为儿女而活,所有的打拼奋斗、辛苦都是为了儿女,到了年老,身体衰弱了,腰酸背痛,需要人来侍奉你,可是儿女、孙子却都不在身边,就令人感叹了!
常感叹世间人真的很疲劳!当然没有小孩的人体会不到,没当过父母的人也体会不出。
就如师父虽已出家,但师父出家前就有了孩子。孩子如果真的有事情无法解决,也是会来求助,究竟孩子也是众生,众生都在救度了,那有自己的孩子不去救度的道理呢?
反而是起了分别心,有分别心就无慈悲可言,如佛所说「每位众生皆我们过去父母转世的」我们要用这种观念来看待,要发慈悲心来救度他们才对!
有的师父会教徒弟:「出家了,不要再跟家里有什么牵扯了。」并非如此!出家人也是要关心家庭、关心父母及兄弟姊妹,虽无法帮助他们经济上的问题,但是至少在他们精神上苦恼时、心理上有问题有烦恼时,给予开导规劝及鼓励,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人生。
不是说出家后,就一切逃避不理,什么关系都断得一干二净。古代有的师父教导:出家后割亲辞爱,要和家庭断绝干净。例如民国初年的弘一大师,家人来找他,他都避不见面,儿子来找他,也不跟他见面。我说出家后,若家人来找你,就不理会他,这样是不对的,难道父母亲人就不是众生吗!
你心若是定的,即使他们每天来找你也没关系,你把他们当成众生就行了、当成一般的信徒,这样就行了。他们若有什么问题,你要替他们解决,引度他们学佛,不是要断得这么绝情,「过之」与「不及」都不对,否则就矫枉过正了。
所以,顺治皇帝说:世间无法比拟的就是出家人,无法和出家人比;无忧无虑、心中都是安定的,吃的是清净菜;穿的都是这件僧衣,「五湖四海为上客」:
去到哪儿,别人就为你供养到哪儿,不论走到哪儿,你若真有修行,你若真的依法、依戒修行,去到哪儿,别人都会愿意为你供养。「皆因夙世种菩提」好好出家修行「个个都是真罗汉」!
披上这件袈裟,时间过得真的很快,但是「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一辈子就如同三更梦,转眼就过去了。
当然师父说这番话,你们四十岁以前的人体会不出,若你超过四十岁,你就能体会出这句话:「人生如同一场梦」回头一看,四十岁很快就过去了,不论过去是好是坏,遇过多少波折、风浪,时光总是飞逝如电。
「皆因夙世种菩堤」:能及早出家,都是夙世种菩提。
「万里乾坤一局棋」:万里的乾坤在变幻不断,人每日奔波劳碌、忙个不停,在他看来就如同一局棋,就像在下棋,变化无常!
「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不论是禹帝,还是秦始皇并吞六国。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古来多少英雄好汉,不论皇帝、富贵之人、英雄好汉,往生后都成黄土一杯,一切烟消云散。
所以顺治甘愿不当皇帝,甘愿脱下黄袍,换上袈裟,这样才自在。可能玉琳国师有告诉他前世因果,顺治皇帝前世是一位出家人,因为一念之差,才来世当了这个皇帝。
他说 :“「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我本来就是西方一位出家人,我怎么会转世出生在帝王家?我怎么会如此不幸!出生当皇帝,顺治皇帝说:他不幸才来当皇帝。各位想想看,当皇帝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但是他说:你若了解人生的无常、轮回因果的真相,你就能了解,当皇帝不见得是件好事。
「十八年来不自由」:他当了十八年的皇帝,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南征北讨要争战到何时,天下才能统一啊?我今世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首〈赞僧诗〉就是顺治皇帝临终前,以这首诗写出了他的心声、他的无奈。「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我今日要回去西方了,我不管千秋和万秋、我不管我的清朝是否能延续千年、万年,与我已经无关了,我要回去西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