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见五蕴皆空】
照:昭彰天下,昭彰于一心。
见:一觉悟一切觉悟,一见一切见,彻法源底。照见:见道位、修道位、证道位圆满一体。
「五蕴」「色、受、想、行、识」也叫「五阴」。「蕴」草字头,绞丝旁,妄想覆盖、执着纠缠义。表见惑,五利使,对应受,想;思惑,五钝使对应行,识,诸烦恼障;“皿”容器,表身根报应,报障,对应色,证道过程。重重复重重,把“日”智慧包在中间,所以「蕴」带有阴暗之义,非智慧而不可见。
所表之义:任何一法都包容无量法。这棵树这个佛像由金银铜铁钙镁铝锌,地水火风和合而成,它有没有少一法?一法就是无量法。「五蕴」每一蕴,是不是都包含无量法啊?所以「蕴」带有集合之义。
本是无量的法,凡夫只执着于一时、一处、一世、一法,所以叫「蕴」。十法界有无量蕴;无量就是无量。佛把无量法无量蕴,归纳为「五蕴」。
《楞严经》讲:「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性受真空、性想真空、性水真空、性X真空;X是表无量法。真空,当下就是一个无形无相的真心、真性。「五蕴皆空」当下就是「阿弥陀佛」「如是我闻」「如来」;真空即「阿」,「五蕴」即「弥陀」;「空」即「如」,「五蕴」即「是」;「五蕴」即「来」,「空」即「如」。照见五蕴皆空,你就是「如来」;不懂得五蕴皆空,你是「如来藏cáng」。
道家讲:“大道无形(真空之性),生育天地……”
儒家讲:天命之性,先天大道,理,心之体,意之用。天人合一。
耶稣讲:圣父圣灵圣子三位一体。
哲学讲,物质意识一性统一体。
科学讲:宇宙时空万有“有”是从“无”中来的,连真空都没有但是又不是空无一物。
全息物理学,波粒二象性佐证佛法真真如性。
佛法真理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揭示我们所面对的一切环境的来龙去脉。你开悟了,时时事事处处得大自在。知道一切万法万相都是一个念所变现。当下「照见五蕴皆空」。
(济南右当开 2021.3.30)
![]()
记得电视剧电影里,经常出现的场景: 似乎一入佛门,便是“四大皆空”,什么都看破放下,不再执着,随它去了。
“五蕴皆空”这块,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理解。一种常见的解读是,观五蕴万物,皆空幻无常无我,了不可得。其义趣基础是,一切法皆因缘和合而成,而生。龙树说过“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即是这样的知见。
世间万物,当体观空无我,了不可得,怎么办,体证所谓的真实自性,即第九识,法身佛。这种理解是很常见的。
而五蕴皆空这块,究竟的理解观照,则可以对应楞严经讲的,五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乃在相即性,会相归性,性相一如,即是一个本体的道理。
五蕴本空,譬如于手掌而见拳,即是楞严前三卷的主题义趣。空现五蕴,譬如于拳头而见手掌,即是楞严第四卷,一开始“在性见相”的义趣。
佛法的本质,是帮助觉悟真心本体的工具。树起来一个“妙有”,立起来一个“真空”,无非是帮助,认知真心本体的功德(内容,内涵)。
所以大道真纯,大道至简。到了究竟处,不过是通过法理法义,认知真心,起了观照,当下觉悟它本地风光无限好,自自然然化万物的境界也
(连云港当胜 202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