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经讲记》序 · 终审版——印广门清法师著
http://www.fahua123.com/thread-158312-1-2.html?_dsign=d66df7ba
心经者,统摄一代圣教,统领天地万法之心髓也。
佛问阿难,你以何为心。佛告诉阿难,众生轮回不能出离,是因为不知真心,用的妄心。
(楞严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芸芸众生理解的心,在佛法里说为妄想心,指的是攀缘而来的六识心。自以为我能见闻觉知,却不知真正见闻觉知的,是内在那个看不见的个体位的“真人”,民间俗称的肉身里的灵魂,生生世世是这个神识在轮回。
阿罗汉破了我执,灭了见思烦恼,安住这个灵体,却不知这个灵体虽然出离轮回了,自由解脱了,却如第二月,并非真正的月亮,还没明白生命的真相,真谛。
以禅宗为代表性的,通教学人,观法界一切森罗万象幻化无常,了不可得,(金刚经所谓无四相,离三心也),然后勠力求证,一个所谓的空性真如,如来法身。此通教境界的知见,以第九识为心,可谓见到所谓的真心,对待万相虚妄的真心,还没见到真正的真心。
到了法华楞严之圆实佛法,观一切相当体当下即是实相。不取不舍,即真即妄,即妄即真。心入本地风光,一念永恒自在,三心皆在当下,任运示现万方。
此心光明,夫复何求。此心即使颠倒,何曾离开光明。虽未离开,宝镜蒙尘,光亮不显;乞丐怀珠,白受贫穷。
众生之心,妄执六识为心。
罗汉之心,错住第七识为心。通别境界,偏执第九识为心。
万相为妄,空性为真。见真还得前行,直到见到“真真”。原来妄真皆真真,觉悟本来,一念成佛
(连云港当胜 2021.3.23)
《心经讲记》序感悟分享:
《心经》贯通圆融十方三世一切法界。
心,三点表三个藏,如来藏现空,现不空,现空不空。钩,表一心即可向外攀缘六尘境界,也可以向内观照,转识成智,见到性净妙明真心。
观世音菩萨:
观: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切森罗万象,有形无形、有情无情皆是心的妙用,皆是一心变现;世,十方三世,纵横交错,无时无刻,无漏一法,无处不在,无事不具,不离当下本心。音,慧日破诸暗,明此理当下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即照即寂。
通教境界把心经解为“见空性”。见九识真心。
通教禅宗,破一分灭相无明,证一分法身。见空性,破除尘沙无明,还有四十一分无明微细无明没有破。证到圆教初住位菩萨。明白一心三藏如来藏,不需要入空证空。见性见空不入空。别教从空和有二门入,有修行的次第,要经三大阿僧祇劫解行并重。
圆教菩萨摩诃萨,全性起修,从真启用,悟当下修当下证,不需要解行并重,不历僧祇获法身。“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楞严经讲:【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弹指超无学】,刹那顿超藏通别菩萨境界。华开莲现,即念即佛。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证实一心三藏,空,空如来藏,色,不空如来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空如来藏,当下“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即是一心。明白一心三藏如来藏,悟后进修,心色不二,非一非二,现一现二,是为不二法门。
心经完美诠释一心三藏真真如性,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别无他法,别无二路。
(济南右当开 2021.3.23)
分享:《心经》•序 心得感悟 心经采用的是长驱直入,一针见血,毫不宛转的方式,道破宇宙万法,经天纬地,无非一心一念为总持。 不论色,难以显空,只显空,而又漏色。不论分别,难明无分别,只论无分别,而又漏及分别,相互彰显,彼此对立,却又相互圆融,不离一体。相虽对立,而性质相同。不谈空,不论色,不足以彰显普及真真如性之妙用功德。也不足以圆融提升,不了义法的偏漏之处,亦不足以让众生回小向大,圆满知见。 《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空一体。 《楞严经》说为非非,却又即即,非即一体,一心,一念。 此心此念随缘而能现空现有现空有不二,皆是一真之人呈现。百态千相,一切诸法,无不皆然。 观自在;观乃信,洞察,明了,觉知之意,若能观此空色二相,不相舍离。乃是一体,一真之人,当下自在无碍。 一念明了,当下到达彼岸。 浅观者:了生了死《彼岸》。 中观者:十地乃至等觉《彼岸》。悟后进修,习气磨尽,当得究竟。 深观者:犹如龙女,一念成就究竟圆满,妙觉果位《彼岸》。因众而异,不可一概而论。 (西安右开 2021.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