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分享恩师论文《金刚经》「四句偈」释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8 17:3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刚经「四句偈」释疑——印广门清法师著

       金刚经,是学佛人,比较普遍熟悉的佛经。其缘起,是“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有一天突然想到,世尊佛陀在事相行持上,跟弟子众生们,其实没什么区别,那么一定是如来的内在境界,不同于生死凡夫。
      所以须菩提请法,欲成佛道,此心应该怎么安住,怎么降服。
      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者,即非菩萨,不是菩萨境界。为什么?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得体证到“见诸相非相”的境界,才能“见如来”(法身佛)。
       所以,怎么安住,降服此心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按其义趣,一切有为之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怎么办?“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回归无为,无作,本自具足的佛性真如,即是金刚经阐述的“无为法”。
        离相归真,破妄证真,这是金刚经,作为通教经典的,核心义趣。到了法华楞严,一佛乘的境界,则完全不一样了。不需要破什么,证什么,真妄无非一心,觉悟本心即万事大吉。圆教菩萨,觉悟之后,再六度万行,于行持中,自然无修而修,修而无修,圆成佛道
    (连云港当胜 2021.3.8)

      《金刚经》四句释疑分享

      《金刚经》在权教即不了义大乘,在圆教解则是实教了义大乘。
        权教“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一切相,证人我空法我空,二空真如;
    圆教离一切相当下即是一切法。
        圆教二空也空,三空真如,即是真真真,如如如,真真如性。比如:拳(空)变掌(有),在空现有,掌变拳,在有现空,拳(空)未灭掌(有)未生,非空非有,现空现有,色空不二,性相一如。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心,它不住空,不住有,不住中流,但是可以现空现有现中流。它无所住,因为无形无相的特性,但它又遍满一切时空,无所不住,没有哪一法不是它;
        圆教“凡所有相,皆是实相,”虚,即是阿,妄,即是弥陀,虚妄即是实相,阿弥陀;
        尽虚空遍法界,随拈一法,皆是诸佛如来法身真常,皆是我们的常住真心;皆是真真如性。真真如性,不是任何一相,随缘现真如,现一切妙有。
       《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是非同非异,即同即异。
        色,即是四科七大,对空说有;空,以真空比喻真心,真如,空性,对有说空,皆是对待法。
        圆教四科七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真真如性,非真如空性非妙有色法,现真如空性现妙有色法,离即离非,即是一心三藏,三藏一心,是绝待圆融万法为一体。正因为圆融绝待,一切都是自心取自心,万法唯心现,唯心现万法。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缘起缘灭随心现识变。
        迦叶佛时,百丈山主持答「不落因果」,只因没有讲清楚因果是随起心动念而现缘生现缘灭,当下即是不生不灭的真心本来面目的妙用。致人误会,害得自己堕五百世野狐身。当为口头弹,长舌人戒!
    (济南右当开 2021.3.8)

        分享“金刚经四句偈”

        金刚经是属于修行中阶段性接引,非究竟开悟之说。楞严有教“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就是在讲:认为破了一切的相,烦恼之心灭了,这个时候菩提心生了,见真了,见到这种真,从此认为:生灭心灭了,解脱了,楞严说为,此但生灭。你得到所谓的真,这个所谓的菩提心,仍然是个生灭法。因为他不明白烦恼心即是菩提心。你没有烦恼如何证得菩提心?圆教的真真如性非烦恼非菩提,现烦恼现菩提,妄真同二妄,与妄对比的这个真仍然是个妄,也就是说破相见性,认为证得了涅槃,仍然是生灭心。真正的真,是后面现真现妄的这个东西。紧接着楞严经就指出了真正的真:真真如性。楞严说为“灭生俱尽,无功用道。”只有明白了前面讲的生灭心与菩提心生,双双破掉,你当下就不劳修证当下成就,这才是真正的无漏!真正的无为!通教的那种无为是执着!认为什么也不做,一切相都不染,一切行都不做,仍然是有为。他们讲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仍然是有为!圆教向外可以着相,只看你怎么样用心,向外着相动心是为了弘法利生,不着外相,你怎么弘法?为弘法度众生,佛巴不得你向外着相。是不是?内也可以动心,因为你这时候的动心是转识成智,不是过去世间人的那种意识心,那种分别妄想,所以金刚经和法华楞严的境界相差太远。用大白话来讲,金刚经修行人的境界,这种无为真的对社会无用,只能作为修行过渡阶段的方便引导。

        众生着相难见性,
        金刚才说佛无相。
        无相之佛别当真,
        欲真已非真真如。
        开口真佛不可见,
        闭口真法不可说。
        不见释迦是何人?
        不说已说不是法?
        迷执有相已是着,
        执于非相不是着?
        佛度众生不离相,
        离相岂能度众生?
        言传身教皆是相,
        执理废事是无益。
        大乘不执有与空,
        但看此心是何用!

        上文偈颂解释:众生习惯于着相,很难在相见性,所以金刚经为了破除修行人的执着,让你破掉相去见真空,在一定意义上帮助我们开悟,但这种开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悟,是阶段上的接引。所以,你不能把那种无相之佛当真,当真的话你就已经执真昧妄,禅宗所讲的真佛无相,真法不可说,都是强调破妄见真。真佛无相,请问释迦牟尼佛是谁?他不是佛吗?真法不可说,当你说出真法不可说的时候,你这句话也是法,你不也已经说了吗?执着有相为执着,执于空性仍然为执着,都是有漏。为了度众生,佛必须要着相,不着相如何度众生?肉团身有形象,说的语言文字都有形相,不着相如何度众生?难道现一个真空在那儿度众生吗?所以禅宗的这种执理废事连这个社会都融不进去,又何能解决众生真正的生死问题?大乘法是不着有,不着空,随缘现空,现有,就看你是怎么样用心。

    (大连当莲 左开 2021.3.8)

           分享:
         《金刚经》空性最大的功德在于能破除藏教修行人之执相昧空。藏教有相,亦同时也可破除禅宗执空昧有。此二法门互为表理,相得益彰,遮有的同时即空。遮空的同时即有,属于双遮双照,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才为究竟圆满之说。断不可执此空性,或者有相,以为究竟之处,终不得法性。
          真真如性,即一切法,离一切相,从空出有,从有入空,全相皆性,性一切相。性相一如,极于如来藏,圆融无碍。
        《楞严经》云:“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此句经文否空否有,同时又融空含有,皆在当下一处,同为一体。
          妙觉明体:妙觉,(寂而常照,不变随缘,离一切相之说。)妙明(照而常寂,随缘不变,即一切法。)此为真真如性。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当处、随处(特指妙觉明体即真真如性)。出生即有相。灭尽即空性,皆在一处,不离当处。
        幻妄称相:当处出生之有相,随处灭尽之空性,种种变化,生,灭幻化之相,皆是妙觉明心即真真如性之功德妙用。
         金刚经只是比下有余,比上不足的相对真理,并未达到绝待真理。凭借《法华经》《楞严经》的实相义,其实当下就可以将行人所执着的种种不实之说,圆人前七,破而圆之,最后就看当机心量大小,能否接受。
    (西安右当开2021.3.8)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2870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679
    沙发
    发表于 2021-3-8 19:16: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师兄们,认真拜读了,向诸位老师们学习!师父还讲到金刚经说,三心不可得,圆教是可得可不得,喝杯茶,吃口饭,当下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