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怀瑾语录:佛学里有净土、有秽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算秽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他又解释常寂光土说,这个土已经不是土地,不是物质,而是说,在那个境界里,永远都是快乐的、清净的、寂灭的。
这是心灵境界上的土,是人人都渴望居住其中的桃花源。而现实人世间有烦恼、有快乐、有悲痛、有洒脱,百味丛生。
南怀瑾老师讲学时,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阳春三月,弟子们坐在禅师周围,等待着师父告诉他们人生和宇宙的奥秘。
禅师一直默默无语,闭着眼睛。突然他向弟子问道:“怎么才能除掉旷野草?”弟子们目瞪口呆,没想到禅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一个弟子说:“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禅师听完微笑地点头。
另一个弟子说:“可以一把火将草烧掉!”禅师依然微笑。
第三个弟子说:“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除掉杂草!”禅师脸上还是那样的微微笑。
第四个弟子说:“他们的方法都不行,那样不能除根的,斩草就要除根,必须把草根挖出来。”
弟子们讲完后,禅师说:“你们讲得都很好,从明天起,你们把这块草地分成几块,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杂草,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再到这个地方相聚!”
第二年的这个时候,弟子们早早就来到了这里。原来杂草丛生的地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金灿灿的庄稼。弟子们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用尽了各种方法都不能除去杂草,只有在杂草地里种庄稼这种方法获得了成功。他们围着庄稼地坐下,庄稼已经成熟了,可是禅师却已经仙逝了,那是禅师为他们上的最后一堂课,弟子无不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要想心灵不荒芜,唯一的方法就是修养自己的心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岁月的车轮如翅膀一样掠过你的身后,你将收割一茬茬金黄稻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下良善的种子,即使遭受误解、屈辱,也终将大白于天下,从来没有纸包得住火的。时时给我们的心灵后花园浇水施肥,让人生在任何风暴挫折之下,都能展示美丽的图景。白隐禅者就是心灵花园的一位辛勤守护人。
白隐禅师一向受到邻居的称颂,说他是位生活纯洁的圣者。
有一对夫妇,在他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个漂亮的女儿。不经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了起来。
这事使她的父母颇为震怒,免不得要追问来由。她起初不肯招认那人是谁,但经一再苦逼之后,她终于说出了“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禅师理论,但这位大师只有一句话:“就是这样吗?”
孩子生下来,就被送给了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已扫地,但他并不介意,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舍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一切用品。
事隔一年之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再也忍不下去了,她向父母吐露了真情:孩子的亲生父亲是一名在鱼市工作的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依旧无话,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7”
白隐禅师的修为令人赞叹、景仰,环视芸芸众生,能做到遭误解、诽谤时,不仅不辩解、报复,反而默默承受,还甘心为此付出、受苦受难者有几?
白隐禅师时刻不忘打理他的心灵后花园,所以他的人生才如此美丽。心灵这个品类繁多的花园,需要我们时时垦殖翻耕。这个花园中有秽土,也有净土,所以不可能永远都是快乐清净的。
一日一心得:只要是花园,就会衍生杂草,四处蔓延。不能放任,而要及时除去这些占用花木营养的野草,让我们预备肥沃的心田。不过,与其等待野草来疯长,不如积极播下真理和爱的种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