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发的问题:借师兄宝地提个问题,望各位师兄指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5 19:20
  • 445

    主题

    2190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01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17 22:2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借师兄宝地提个问题,望各位师兄指教。愣严第一卷中九次第定即灭受想定是在八定即28层天之上么?此处应该是佛祖斥阿难用妄心即第六识修行无意,应该是到破除想阴之前的阶段吧?但第九章到28层天即8定已经到了第七识安住不动第八识真妄和合的程度了吧。我的理解到底哪出了问题呢?望各位师兄指点。阿弥陀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7-1 19:38
  • 218

    主题

    640

    帖子

    8738

    积分

    论坛元老

    周正道

    Rank: 8Rank: 8

    积分
    8738
    沙发
    发表于 2019-2-18 07:10: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九次第定者。四禅四空。并灭受想定为第九也。前之八定。惟是有漏。从有顶处。游观无漏。能令染末那相应之受想伏而不行。故名灭受想定。三果圣人能入此定。亦名非学非无学定。以其伏第七识俱生我执。故名非学。以出定时。非非想天一分微细我爱犹存。故名非无学也。由此非非想爱未断。所以不得漏尽成阿罗汉。而非非想爱。亦即是此生死妄想而已~~借蕅益大师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7-1 19:38
  • 218

    主题

    640

    帖子

    8738

    积分

    论坛元老

    周正道

    Rank: 8Rank: 8

    积分
    8738
    板凳
    发表于 2019-2-18 07:45: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忘。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楞严经》。五不还天,表面上四禅天,但其实四禅天的天人感受不到,属于小乘圣人天。为何不还?初果罗汉要七返人天,证得三果之后就只在五不还天进修四果。证得罗汉果也不来人间,叫定性声闻。除非发心舍小乘位,求菩萨乘。这就是楞严经第四卷说的,楞严经让这些定性声闻以及发心求大乘但未得二空的全部的一乘寂灭场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