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诗词 清平乐 会 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11-13 20:04
  • 48

    主题

    62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7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15:51: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白莲123 于 2019-1-12 19:59 编辑

                                                   会            昌
                                              (一九三四年夏)
                                                      毛 泽 东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注释】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1958年9月收入文物出版
    社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一书中。
    ①会昌:县名。在江西省东南角。东接福建,南近广东。为了向西南扩
    大苏区,在南方战线上对付广东、广西诸敌军,开发钨矿和发展出入口贸
    易,同时也因为中央根据地内江西省区域大,指挥不便,1933年8月16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第四十八次会议决定在
    江西最南端设立粤赣省,省政府即设在会昌。1933年9月,蒋介石在第四
    次“围剿”失败后,不顾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东北三省、侵占华北的严重民族
    危机,调集一百万军队,二百架飞机,疯狂地向中央和其他根据地发动第
    五次大“围剿”。他们采用堡垒战术,层层进逼,实行残酷的经济封锁,企图
    寻找红军主力决战,一举而歼灭之。当时的红军经过四次反“围剿”斗争的
    考验,比以前更加发展壮大,根据地也愈加巩固。但由于王明“左”倾机会
    泽东与一些同志登上会昌城外的岚山岭,之后写下了这要警要
    主义路线在党内占统治地位,排挤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面对强敌在
    军事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撤退中的逃跑主义
    红军作战节节失利,中央根据地日益缩小。1934年7月,敌军重兵大举向
    根据地中心区进攻,形势十分严峻。此时,毛泽东同志亲临会昌城外的复
    武坝参加中共哪赣省委扩大会议,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23日晨,毛
    2.莫道君行早:俗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本句中的”君”指作者自己。
    ③踏遍青山人未老:陆游《渔家傲·寄仲高》:“行遍天涯真老矣”。表现
    的是回顾往昔的无限感慨。作者反其意而用之。本句中的“人”指作者自己。
    ④会昌城外高峰:指会昌城西北的会昌山,又名岚山岭。作者曾回忆
    说: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⑤东溟:东海。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峨眉高出西极天,
    罗浮直与南溟连”。与之句意相近。
    ⑥南粤:泛指广东、广西一带。秦末赵佗据此地,自立为南粤武王(《汉
    书·两粤传》)。此处偏指广东。
    7.鄘郁葱葱:汉王充《论衡·吉验》:“城郭郁郁葱葱”。指所谓帝王之佳
    气。后用以形容草木葱茏。
    【赏读】
    这首词是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填的最后一首词,表现了作者豪
    迈的气概,宽广的胸怀,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念。
    诗人曾在1958年12月21日批注此诗时写道:“1934年,形势危
    人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
    蛮》(按即《菩萨蛮黄鹤楼》)一样,表露了同一心境。“而当时的实
    际情况亦如此,1933年9月,蒋介石亲自挂帅指挥国民党部队的
    百万人向中央苏区及周边革命根据地发起了第五次大“围剿”。
    而那时毛泽东已基本赋闲,王明一伙“左”倾机会主义者在党和红
    军领导层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
    第五次大“围剿“时,由于毛泽东已被调离领导岗位,被调去搞
    什么调研工作,他的一系列战略战术得不到实行,红军遭到接二连三的失利,
    中央根据地危在旦夕。1934年7月,敌人重兵开始向中
    央根据地中心地区推进,形势确如诗人自己所说十分危急。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毛主席仍在会昌搞调查研究,在这一年
    1934年7月23日凌晨,毛泽东带领一行当地的高级干部登临了
    会昌县城西北的会昌山(也叫岚山岭),诗人面临祖国壮丽山河,在黎
    明的清风中感慨万千,遂吟诗一首,以展心曲。
    本诗上阕写晨起登山的情景与感慨。起始两句”东方欲晓,莫平
    道君行早”,交代时间环境。近似白描的两句词勾勒了一幅天将破乐
    晓的夏日晨曦图。”莫道二字是说走得早是很自然的事,因为急需
    做的事毕竟很多。“踏遍青山人未老”,紧承前一句的"行”字,联系
    作者的自注看,内中颇有深意。
    自1927年秋收起义队伍进入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以来,
    历经国民党的五次大“围剿”,转战于革命根据地的山山岭岭,可谓
    是踏遍了青山。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七、八年过去了,人的年龄有
    所增长,但人并未衰老,仍精力旺盛,游兴甚浓革命意志更没有衰
    退。所以结句出现了“风景这边独好”的评说。
    下阕写登会昌山目及之景,实际上是“风景这边独好”的具体
    描述。“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两句,写登上城外会昌山高
    峰所看到的极为开阔辽远的风光。作者登上高峰,向东眺望,峰峦
    叠嶂,山海相接。“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写南方的美丽
    景色。
    作者借同行的战士指看,所见到的是“更加郁郁葱葱”的南国
    风景。事实上,站在岚山岭上,不仅看不到山海相接,也看不到南粤
    的郁郁葱葱:此数句是将眼前实景融化宽广的胸怀与远大的眼光
    之中,反映苍凉郁闷而又恢弘宽广的意境。这也是这首诗的主旨。





    微信图片_20181105125633.jpg (12.43 KB, 下载次数: 16)

    微信图片_20181105125633.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