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 溪 沙
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
毛 泽 东
颜斶齐王各命前,
年矛盾廓无边,
而今一扫纪新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
正和前线捷音联,
妙香山上战旗妍。
【注释】
这首词首见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选》。根据
手稿刊出。
①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0月4日、5日晚,柳亚子先生在中南海怀
仁堂观看舞剧《和平鸽》的演出,欣赏之余,作《浣溪沙》一首。次月,毛泽东
同志赋此词和之。
2.颜斶齐王各命前:典见《战国策·齐策》:“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
斶亦日:‘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
也。王曰‘斶前’,
斶亦日‘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
势,不如使王为趋土。’王忿然作色,日:‘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
!王者不贵!”’这句词以齐王比蒋介石,以颜斶指柳亚子。蒋氏反革命,柳
氏革命,二人政见不同。
3.多年矛盾:早在1926年,柳亚子先生就曾骂蒋介石是新军阀。此
后,他始终反对将介石暨国民党当局。毛泽东同志高度赞扬柳亚子先生坚
持正义,不要强权的斗争精神。早在1937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于致何香凝
书中即曰:“看了柳亚于先生题画,如见其人,便时乞为致意。像这样有骨气的旧文人,
可惜太少,得一二个拿句老话叫做人中麟凤......”在1944年11月21日致柳亚子先生的信中又说:
“十八年中,你的灾难也受得够了,但是没有把你压倒,还是屹然独立的,为你并为中国人民庆贺!”
廓:广大。
④一扫:一扫而空。承上“多年矛盾”面言。纪新元,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古老中国的新生。
⑤高唱:高妙的词作。指柳亚子先生的原唱《浣溪沙》
6.前线捷音:前方的捷报。当指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胜利的消息。在此
次战役中,我志愿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将敌诱至定州、香积山、新兴洞
、妙香山等我预定作战地域,突然实施战役反击,收复了“三,八“线以北柳
的大部分失地,扭转了朝鲜战局。本句谓柳亚子先生的高唱和朝鲜前线胜
利的捷报互相呼应、联袂而至。
⑦妙香山:朝鲜西北部山脉名。东北一西南走向。海拔1000米。主峰妙香
山,海拔1909米。妍:美丽。
附:柳亚子原词
浣 溪 沙
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演出《和平鸽》,欧阳予情编剧,戴爱莲女
士导演兼饰主角,四夕至五夕,连续在怀仁堂奏技,再成短调,欣赏
赞美之不尽矣!
白鸽连翩奋舞前。
工农大众力无边。
推翻原子更金圆。
战贩集团仇美帝,
和平堡垒拥苏联。
天安门上万红妍!
【赏读】
首句借用“颜斶齐王各命前”的历史典故,高度概括国共两党
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并且指出,这个矛盾已多年“廓无边”。而
今一扫纪新元”,这里的“一扫”,就是彻底扫除“多年矛盾”,彻底改
变“颜斶齐王各命前”的状况,彻底推翻“三座大山"。上阕寥寥三
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主要矛盾以及革命的最终结局,作了形
象性的概括。
下阕承“新纪元”,转入写填词时的国内形势。首句“最喜诗人
高唱至”,点题上的“和”字。“最喜"二字,直贯下三句,把柳亚子的
词与抗美援朝的捷报相联系,柳亚子“高唱”“战贩集团仇美帝,和
平堡垒拥苏联”,是一喜;与柳亚子的词联翩而来的,是朝鲜“前线
捷音"频传,更是大喜。中国人民有能力创造新纪元,保卫和平,也
有能力把战旗插到朝鲜的妙香山上。
“妙香山上战旗妍"与柳词“天安门上万红妍"相应和,表明这
面红旗既是爱国主义之旗,也是国际主义之旗。全词从大处着墨,
境界宏阔,意寓深远。纵横历史,从旧时代说到新纪元,说到妙香
山,由国内到国外,概括力强在自然平易中流露出诗人博大的胸」
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