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读法华经你行的都是有漏之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8-19 15:38
  • 93

    主题

    476

    帖子

    52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5 13:25: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法华经》就是舍利。明白了《法华经》道理的人,你这个肉身就是塔,你心里的那个智慧就是《法华经》,就是舍利。谁明白了《法华经》的真义,谁就是一尊「法华之塔」,就是「灵山之塔」,你因此而得解脱。 除《法华经》之外一切的经典皆是「菩提漏」。藏教菩萨漏掉了「法我空」,漏掉了一切的「恶」;通教的菩萨漏掉了一切的「有」,漏掉了「恶」,也漏掉了「善」;别教菩萨漏掉了圆融、圆满、圆通,他虽然也讲「三个如来藏」,他是次第而有。唯有《法华经》《楞严经》圆融、圆满、圆通,一切万法于当下一念。

    今天的分享中,佛仍然是谆谆而告,对药王菩萨说,《法华经》是“如来全身”(法身、报身、化身三身具足)。以下第二段经文中还讲到,不能得闻《法华经》的菩萨,是「未善行菩萨道」。

    所以,学佛法的同修,要好好想一想,你真的见道了没有?法门是无有高下,但必须是在见一心三藏的前提之下,才能谈万法平等,否则,你行的是有漏之善,一切行持不可为「真」;即使叫「真」,前面要加一个字,叫「偏真」,证的佛果叫偏真涅槃。而得见如来藏一心三藏道理的人,在《楞严经》称为“真真”或“真真如”,见道以后是全性起修,无功用道,中间无诸委屈之相,念念直入菩提萨婆若海。


    下面请看经文及讲义:

    药王,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法华经》——法师品
    这是讲对《法华经》的供养,「起塔供养」。那么这种供养对于其它佛土,倒也不妨。但佛的真义是——《法华经》在哪里,哪里亮;在哪里,哪里就是宝塔。《法华经》就是舍利。明白了《法华经》道理的人,你这个肉身就是塔,你心里的那个智慧就是《法华经》,就是舍利。谁明白了《法华经》的真义,谁就是一尊「法华之塔」,就是「灵山之塔」,你因此而得解脱。

    “极令高广”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谁能盖得起这个塔啊?可是从性上来讲,谁都能。《法华经》是总持,万法都在你心中,是不是「极令高广」啊?你这个心就是无边无际的,这段经文要归入第一义。特别讲“不须复安舍利”,你明白了如来藏,就是法身舍利。

    “此中已有如来全身”:通教、别教、藏教的法身特指空如来藏,而圆教的法身当下就是报身和化身。「如来全身」是不是就是法身,就是舍利?

    “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就是「得见此塔」,这个「得见」一定是指明心见性。而且,「得见此塔」就是礼拜、就是供养。如果你只看到个「多宝如来」——「哎呀!塔飞起来了!上面还有多宝如来。真好玩!」你还是个凡夫,虽见宝塔,而没有真见宝塔。

    “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肯定,说明你已经跟圆满佛靠得很近,也就是说你已经是佛土公民,你已经是「分真即佛」。就像变成了初三初四的月亮,慢慢地过几天是不是半月了?再过几天是不是大半圆呐?再过几天是不是全圆呐?这叫「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者讲你已经是「三菩提」,再过几天就是「三藐三菩提」,再过几天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步一步地往上靠。或者比方说,初三初四的月亮就是「三菩提」,初七初八十二的月亮就是「三藐三菩提」,十五十六的月亮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来观照。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
    你行菩萨道,但是不读诵、受持和供养《法华经》的菩萨不是好菩萨。怎么叫「未善行」呢?他行的都是有漏法。除《法华经》之外一切的经典皆是「菩提漏」。藏教菩萨漏掉了「法我空」,漏掉了一切的「恶」;通教的菩萨漏掉了一切的「有」,漏掉了「恶」,也漏掉了「善」;别教菩萨漏掉了圆融、圆满、圆通。他虽然也讲「三个如来藏」,他是次第而有。唯有《法华经》《楞严经》圆融、圆满、圆通,一切万法于当下一念。「未善行菩萨道」,行的是有漏之善,不可为「真」;即使叫「真」,前面要加一个字,叫「偏真」。

    “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这是圆满、圆融、圆通之大教。概括而言叫「圆顿」。「圆」是包容一切法,「顿」是一念授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8-19 15:38
  • 93

    主题

    476

    帖子

    52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7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0-5 19:18: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就是舍利。明白了《法华经》道理的人,你这个肉身就是塔,你心里的那个智慧就是《法华经》,就是舍利。谁明白了《法华经》的真义,谁就是一尊「法华之塔」,就是「灵山之塔」,你因此而得解脱。 除《法华经》之外一切的经典皆是「菩提漏」。藏教菩萨漏掉了「法我空」,漏掉了一切的「恶」;通教的菩萨漏掉了一切的「有」,漏掉了「恶」,也漏掉了「善」;别教菩萨漏掉了圆融、圆满、圆通,他虽然也讲「三个如来藏」,他是次第而有。唯有《法华经》《楞严经》圆融、圆满、圆通,一切万法于当下一念。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8-19 15:38
  • 93

    主题

    476

    帖子

    52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7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10-5 19:18: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的分享中,佛仍然是谆谆而告,对药王菩萨说,《法华经》是“如来全身”(法身、报身、化身三身具足)。以下第二段经文中还讲到,不能得闻《法华经》的菩萨,是「未善行菩萨道」。

    所以,学佛法的同修,要好好想一想,你真的见道了没有?法门是无有高下,但必须是在见一心三藏的前提之下,才能谈万法平等,否则,你行的是有漏之善,一切行持不可为「真」;即使叫「真」,前面要加一个字,叫「偏真」,证的佛果叫偏真涅槃。而得见如来藏一心三藏道理的人,在《楞严经》称为“真真”或“真真如”,见道以后是全性起修,无功用道,中间无诸委屈之相,念念直入菩提萨婆若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 22:54
  • 89

    主题

    6216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6509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宣传达人最佳新人

    地板
    发表于 2018-10-5 23:13: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是三世诸佛共同守护『秘密之藏』。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如来藏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心本来面目,是每个众生的救命法宝。「法华三昧」含藏万法之相,包含万有,总持一切万法,是『秘密之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15 14:18
  • 199

    主题

    704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418
    5#
    发表于 2018-10-8 06:06: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有情与无情等天地万法皆如来藏妙真如性,平等具足如来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