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二字,讲全了叫「菩提萨埵」,音译而来。菩提译为觉悟;萨埵译为有情。所以「菩提萨埵」,意译为「觉有情」。含有二义: 一种是从名字义观照,是觉悟的有情、觉悟的众生,这是菩萨的自利功德。愿身菩萨有二:一是过去世中已经成就了菩萨果位,今生乘愿再来,借凡夫相教化众生。二是今生以凡夫身听经闻法,明白「如来藏」道理,当下转凡夫业报身为菩萨愿身,这叫「愿身现来」的菩萨(不叫再来),当下兑现。这叫觉悟的有情。第二种含义呢,是把觉作为动词理解,「觉有情」就是教育众生,度化有情。这是菩萨的利他功德。 那么到了佛呢,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菩萨是分真即佛。对于圆教而言,我们平常所讲听经闻法当下成佛,是指成分真即佛。注意,这个分真即佛不是天台宗的分真即佛,不要混为一谈——我们将圆满佛比喻为100分,分真即佛比喻为60分,70分,其实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他最低保障线是不落三恶道,或者不落六道轮回。其实按照佛来定位,凡是真正明白「如来藏」道理的人,都是七住位,乃至七地位以上的菩萨,这不用怀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