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三句话很重要,这是对讲经法师的三条基本要求。也就是佛在前面讲到「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方可登台弘法,方可领众修行。
“常行忍辱”,就是「忍辱衣」。为什么要忍辱啊?被辱者是谁?受辱者是谁?明白这个道理,哪有什么忍不忍?可是世间凡夫就是因为一口气——小则人我是非,大则家破人亡,再大者乃至一场战争,最后万劫不复。
“哀愍一切”,这就是「入如来室」,成就我们的大慈悲心。明白万法皆唯我一心之所变现,深信不疑,大慈悲心便可成就。修行人贵在明理。不明此理,纵行一切善也是魔业,这是佛在《华严经》所讲。
“乃能演说”,就是「坐如来座」。言为心声,演说佛法需要开智慧,此慧从何开?「坐如来座」——把一切万法看空。「入空」是开智慧的基础标准。这个「空」、这个「如来座」是圆顿的三空。「能空、所空」统统空,所以空的当下就是妙有,妙有当下就是妙空。也就是空而不空,有而不有。万法当下是一个念,这叫「如来座」。只有明白这个道理,你才会处众无惊,面对一切人的问难,辩才无碍。只有把「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这三件成就了,你可以处众说法,自在无碍。
“佛所赞经”:一切诸佛之所赞叹。包括一切的有情、无情。它没有办法不赞叹,即使诽谤他也在赞叹,因为经就是他。要作如是的观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