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身庄严圆满之相好是功德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9-29 12:38
  • 341

    主题

    173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95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14:4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佛身庄严圆满之相好是功德蕴
        在佛教中,常常以“相好”形容佛陀身体的庄严殊胜。如云:“百劫修相好,三祇修福慧。”在《增一阿含经》等原始佛教经典中就提及到了佛身所具备的“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在大乘佛法中对此更是有着广泛宣说。佛的庄严身相显示了自身的圆满功德,使见到的众生无不起恭敬之心。
    [size=+0]    佛住世时,有很多人就是因为见到佛的相好光明而得度。佛陀门下许多圣弟子,如:最初的僧宝──五比丘及大迦叶尊者、须达长者等,都是受佛陀威仪庄严的摄受,决心皈投在佛陀的座下;杀人如麻的鸯掘摩罗,本欲行刺佛陀,却在目睹佛陀的圣容后,感动得五体投地,哀求忏悔。不但如此,连山中的猿猴、酒醉的狂象,也都被佛陀的金容所摄受而献上鲜果,流泪悔过。正如《心地观经》说:“金光百福庄严相,发起众生爱乐心。”因为佛陀的相好光明而得度的众生,不知有多少!
    [size=+0]    佛陀的庄严德相并非偶然得之、自然如此,佛之色身为功德蕴。佛陀之所以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由于佛在过去生三大阿僧祇劫中于因地时,为了度化众生而累劫精勤地行持菩萨道,精勤修习无边善行之业而不懈,广大累积福德资粮,经过九十一劫,方感得此世示现成佛具备此圆满三十二身相业报的成就。按《宝鬉论》中所说:假如我們將独觉、有学和无学声闻,以及转轮王等世间所有的福德加起來,也只能成就佛身的一个“毛孔”;成就佛陀所有“毛孔”福德的一百倍方成一种“好”;成就佛陀所有“八十种好”福德的一百倍方成一种“相”;成就“三十二相”福德的一千倍方成“白毫相”;成就“白毫相”福德的十萬倍方成“頂髻相”;成就该相福德的一千兆倍方成“佛语梵音”。故佛相令观者无有厌足,如观澄海,能涤除烦热,心生清净。
        其他修行人也可具有某些庄严特征,但只有佛陀及真正意义上的转轮圣王(即金轮王、银轮王、铁轮王和铜轮王这四轮王)才能具足三十二种胜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9-29 12:38
  • 341

    主题

    173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951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14:43:10 | 只看该作者
    佛的三十二相是表法的,代表善因善果,每一个相都是善心善行修得的果报。这是佛的特别示现,意思是教我们要注重因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就有恶报。经典上告诉我们,菩萨把一切贪、嗔、痴、慢、疑、分别、执著都放下就成佛了,这是没有丝毫欠缺的究竟圆满佛果。但是,佛为了度众生而随类应化,众生应以何身而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之说法。因此,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佛的应化身,不是佛的法身,佛的法身是无形无相的。
        《观无量寿经》中说,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中又有八万四千种随形好,这叫大圆满。无量寿佛在实报土示现的相是什么身?还是应化身!是实报土里的诸菩萨有感,佛就有所应,应在那个地方示现大圆满的相。三千年前古印度的这些众生跟佛有感应,所以佛就示现在印度;印度人认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好相,具足这个相,一定是前世所修得的有大福报的人,所以这种人就值得每个人尊重、敬仰。因此,佛陀就示现了这三十二种相。诸佛如来在十方国土示现一切身相,都没有起心动念,他的心永远是清净平等觉,现什么样的身、应说什么法,都是因众生所感而自然的应,依佛经上说“法尔如是”。
        我们中国有所谓“十世行善”,这个人就能做大官、发大财之说。做国家领导人的,肯定超过十世,他有大福报,没有十世的善一般人不能坐得住他这个位子。做个部长至少也得积聚五、六世的善行才能做得到。这都是果报,果必有因,不可能产生没有因的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报。所以佛为我们示现百劫修善,专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做这个样子给众生看的,让众生由此生意乐,以此为导引使众生从此开始修行,走向觉悟、走向解脱。
        事实上,佛一切都圆满,就报身而言,如来有八万四千乃至无量无边的相与好。而当一个人在忆念佛陀的时候,他的心即是具佛陀的种种相、种种随形好。
        关于如何才能得到三十二相,在佛教经论中有不同的说法。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云三十二相都是以清净戒为因,是决定修、委悉修、恒常修、无罪修四种善修事业所感:“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无有差别,当知皆用净戒为因而能感得。何以故?若诸菩萨毁犯净戒,尚不能得下贱人身,何况能感大丈夫相。”
        《菩萨善戒经》卷九、《优婆塞戒经》卷三、《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等,说每一相都有其别因,三十二相中每一相的因由,经典中都有细致的说明。也就是说,必须依着特定内容修习,才能成熟三十二相。

        《无上依经》卷下记载说,菩萨由于修四种正业:“决定无杂”、“谛观微密”、“不颠倒”、“常修无间”而获得三十二相。

        《菩萨地持经》卷十,谓由决定修、专心修、常修、无罪修等四种业所感。

        《大乘百福庄严经》中说,每修一百福,庄严一相。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即“百福庄严”。概言之,三十二相由行持无量众善而得,所以称为“百福庄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