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逸乐过节。
【解释】
安逸快乐,应该要有节制,不可以过度。
【分析】
安逸快乐,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啊!礼记说:‘快乐不可以过度,欲望不可以放纵。’国语说:‘人民劳苦的时候,就会想到善;逸乐的时候,则会想到淫!’目的就是不要使百姓耽于逸乐。孟子也说:‘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也是不要使人民耽于安乐;况且是过分的安乐,而且又没有节制啊!然而这个世界所谓的安逸快乐,最大的也无过于酒色财气;现在的人,嗜酒就不顾身体;好色就不顾有病,贪财就不顾亲人,斗气就不顾性命。当还没有碰到这些境界的时候,也都能够了解这种的道理,也都能够劝化别人;等到自己遇到境界现前的时候,便糊里糊涂的犯了;这就是看得破,忍不过啊!如果能够体认‘逸乐过节’四个字,则自己的习气性情,就能改变;而这些酒色财气很熟悉的境界,也就会忘掉了;修到了欲望寡心清净的时候,便可以顶天立地了啊!
故事一:
志公和尚与梁武帝,有一次谈论到音乐,志公和尚就请武帝命人从监牢里带出几位死囚来做试验。命令死囚每个人都捧著装满水的杯子,在殿堂下面,来回的走动;并且告诫他们说:‘谁的杯子里面的水,能够不漏出来的话,我就宽免他的死罪。’说完之后,就命人演奏音乐来吸引死囚们的注意,看看他们会不会分心;结果等了很久,居然死囚们杯中的水一滴也没漏出来。梁武帝就慨叹的说道:‘你们有没有听到音乐啊!’死囚们都说:‘没有。’志公国师说道:‘他们正在害怕要被砍头,惟恐杯中的水会漏出来,又怎么会听到音乐呢?’
【再析】
人若是能够像死囚一样,恒常的保有畏惧之心;则逸乐之心,自然就不会生出来了啊!
于铁樵先生说:‘就像搬运砖瓦一样的精勤,又像临渊履薄一般的兢业,自古以来圣贤豪杰之士,都是这样的勤奋;而我是什么人呢?竟敢如此的逍遥,过著安逸奢侈享受的生活啊!’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若是不愿意自强,在还没有紧急迫切,或是对自己关系重大的事情发生时,便会想要优游自在的过日子;若是有志自强的人,则自身所应当要做的事情,就会无穷无尽了啊!只有觉得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那有多余的时间去玩乐消遣,如此自然也就不敢放逸了啊!
【嘉言】
宋朝的范文正公说:‘我每天晚上就寝的时候,必定会计算一下今天国家给我的俸禄,和我今天白天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相称;若是相称的话,我就能够安心的熟睡,不会感到惭愧和羞耻;若是不相称的话,就会整个晚上不能安眠。’
故事二:
元朝的时候,有两位太学生,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也同时考中了乡试,又是同一天选官派任;一位被授以鄂州教授的职位,一位被授以黄州教授的职位;没多久,黄州教授就死了;鄂州教授心中感到非常的恐惧,就把后事都料理完毕;但是过了几天,仍然没死。于是他就备好了礼物,前往吊祭黄州教授,在灵前哭道:‘我和你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功名出处又相同,今天你却先我而逝,就算我现在就死,也已经比你晚了七天啊!你倘若有灵,也应该托梦告诉我啊!’当天晚上,他就梦到黄州教授告诉他说:‘你因为凡事都很节省勤俭,所以你会活得很长寿;而我因为享用过度,没有节制,所以才会短命而死啊!’
故事三:
梁朝的时候,有位虞姓的富人,临著当街的大道建起了高楼,每天从早到晚,都与美女在高楼上面唱歌、饮宴、赌博、下棋;赌赢的人就会用手遮著嘴笑;刚巧有三位路人经过虞家楼下,这时候,有一只腐烂的老鼠从老鹰的嘴里掉了下来,正好落到他们的头上;三位路人就抬头向上看,正好看到楼上的人在掩口而笑,他们就非常的生气说道:‘虞家的人有钱,也享受得太久了;我们并没有侵犯他,而他却羞辱了我们!’于是就聚集了群众,把虞家的人全部都杀光。
【再析】
顾锡畴先生说:‘纵然虞氏的高楼,不是临著大街而建,也是会有奇祸的啊!所谓骄傲奢侈多灾祸,而招祸的原因并非都是一样的;然而骄傲奢侈的灾祸,其中以女色之祸,最为严重,也最为快速;所以戒女色,最是重要啊!’务实野夫也讲道:‘皮包骨肉并污秽,强作妖娆诳惑人;千古英雄多坐此,百年同作一坑尘。’人若是能够懂得这个道理,再加上对本书的‘见他色美,起心私之’,以及‘淫欲过度’的注解,都能够深入的了解,恭敬的谨守著教法及禁戒,能够保持空性的观照,也就不会沉迷于逸乐的享受而招来灾祸啊!
苛虐其下。
【解释】
苛薄虐待自己的部属或奴婢。
【分析】
做官的残酷虐待自己的部属及人民,或主人过分的处罚鞭打家中的奴婢,这都是苛薄虐待的行为;在上位的官员,虐待下属以及百姓的事情,本书在前面已经详细的说过了,所以现在仅就居家主人对待仆人的部分加以说明。
佛告诉尸迦逻越说:‘一切世人对待自己的奴仆,有五件事情应当要了解。第一、应该先知道他们的冷热饥渴,然后再叫他们做事。第二、若是有病,应当要为他们医治。第三、若是他们犯错,不可以随意的鞭打处罚;应当先问清楚原因,然后再行处分;可以原谅的就原谅,不可以原谅的就教训处分。第四、他们若是存有个人些许的私财,不可以夺过来据为己有。第五、分给仆人东西,应该要公平,不可以偏心。’
袁氏世范说:‘奴仆的天资,多是比常人要差一些,所以常会做错事情,而且又多健忘;有时候交待他的事情全都忘了。大多数的个性又很执著,常常会自以为是。有的奴仆个性还很暴躁,说话没大没小,不懂得尊卑的道理;因此做家长的,在叫他们做事的时候,应该用宽大为怀的胸襟来对待处置;多用教诲的方式,不要嗔怒生气;这样主人的心中,也会觉得安乐。即使是奴仆犯错,应当惩罚教训,也应该要平心静气的责问;既然已经惩罚责备过了,在使唤他们的时候,便应当要保持平常的脸色和口气,这样才不会生出其他的事情来。至于妇人的秉性褊狭固执任性,做家长的就应当要经常的诲喻教导。家中的子弟,也不可以擅自的责打仆婢;若是有事情发生,也应当要告诉家长。若是奴仆确实是一位顽劣粗暴不善的人,也应该要用妥善的方式把他遣走,不可以用严刻的态度对待他,恐怕这种人日后会挟怨报复啊!’
于铁樵先生说:‘对待下人,苛薄虐待固然是不应当;而放纵他们,使他们肆无忌惮,则更是不应该啊!每每见到达官贵人家中的奴仆蛮横不讲理,而且还把奴仆捧上了天;他们外出的时候,都驾著快马,穿著鲜艳的服饰,回到家中就赌博喝酒;或有宾客上门拜访,则坐在那里不起来行礼接待;或有亲戚来访,则予拒绝,不肯通知主人;这样使得有身分地位的客人或亲戚,愤怒的离去,身分地位较差的客人或亲戚,则是饮恨难过的离开;甚至这些悍仆还会借故滋生事端,倚靠主人的权势,对外诈骗钱财,而主人却是充耳不闻;最后弄到了众叛亲离,因而得罪了多少的朋友,招致了多少的怨恨!所以千万要谨慎小心啊!
故事一:
晋朝大诗人陶渊明教戒他的儿子说:‘你每天的工作过于忙碌,很难有多余的时间来照顾自己;现在我派一位仆人来帮助你做些打柴挑水的工作,以减轻你的负担;但是仆人也是别人的孩子,你应当要善待他啊!’
故事二:
宋朝杨万里的诚斋夫人,年纪已经七十多岁了;她在每年冬天的时候,很早就起床,到厨房里亲自煮了一锅稀饭,让每一位奴婢都吃过了热稀饭之后,才教他们工作;她的儿子东山对她说:‘娘,天气这么冷,您这是何苦呢?’诚斋夫人说:‘婢女仆人他们也是别人的孩子啊!冬天的清晨,又是特别的寒冷,所以必须要使他们的身体稍微有些暖气,才可以教他们工作啊!’
故事三:
洪州司马王简易,得到一种叫做逆气攻心的病;他病死之后又复苏,告诉妻子说:‘我从前使唤的小奴仆,有一次我处罚他,处罚的太过严厉,他因此而伤重死亡;我刚才到了阴司,就是被从前的那位小奴仆告的状,并且看样子是和解不成了;我现在得到的这种病,正是他作的祟啊!’妻子说:‘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奴仆,怎么敢如此的大胆呢?’王简易回答说:‘在阳间,人是有贵贱的差别;但是到了阴间,则是一视同仁啊!’王简易讲完之后,没多久就死了。
恐吓于他。
【解释】
恐吓他人,使他人心生害怕。
【分析】
恐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遇到他人急难的时候,不去安慰;反而故意的作势,恐吓他人,使人心生畏惧。另外一种是为了贪图利益而虚张声势,使别人怕我,希望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曾经听说观世音菩萨在众生遇到恐怖急难的时候,能够以无畏布施给众生;因此而证得了圆通,所以观音菩萨法门可以称为最殊胜的法门;而阎浮世界的众生,都称观音菩萨为救苦救难的施无畏者;然而恐吓别人的人,看到了观音菩萨的无畏布施,不知他当会作何感想?所以君子每每遇到他人恐怖害怕的时候,没有不认真的去安慰,使别人能够心安不再恐怖害怕。可惜世人不知道,喜欢恐吓别人的人,死了之后,马上就投生为□鹿一类的动物。而□鹿在白天的时候,看到其他的野兽,就会逃避畏惧,惊恐而逃;晚上的时候,就把头角挂在树枝上面,弓曲著身体睡觉;一旦有状况发生,就惊慌恐惧的逃散;就这样的惊吓之后再又睡,睡了之后又惊醒;从黄昏到清晨,没有一刻是安宁的,这就是它的果报啊!
故事:
湖州有位卖姜的小贩,到浙江永嘉去卖姜;永嘉有位叫王生的富人,因为讨价还价,和他发生了争吵;王生大怒,就痛殴小贩的背部,小贩被打得仆在地上,当场就死了过去;王生立刻帮他急救,小贩才得以苏醒过来;王生就向小贩谢罪,并且还送给他一疋绢。小贩回到江边的船上,船主就问他说:‘这疋绢,你是从那里得来的啊?’小贩就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船主。船主就拿出钱来,向小贩买下了这疋绢和卖姜的篮子。小贩走了之后,船主正好在河面上打捞起一具无主的流尸;并且将尸体搬运到自己的家中,然后就跑到王生的家里问说:‘今天中午以后,有一位从湖州来的卖姜小贩,搭乘我的船要回去;但是因为被你打的伤很严重,他就在快死的时候,拜托我告诉他的父母妻子,一定要到官府去控告你;并且还留下了一疋绢,和姜篮做为证据,他讲完之后,没多久就断气了。所以我不敢不来向您报告啊!’王生听了之后,全家都哭了,并且感到非常的害怕;就用二百千的钱来贿赂船主,船主最初还故意的假装拒绝,后来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并且和王生共同把尸体埋在森林之中。而王生有一位仆人,就到县衙里控诉,王生因此而被判下狱,死在狱中。到了明年,卖姜的小贩,又来到了永嘉,并且还去王生的家中拜访,王生的儿子见到了小贩,还以为是鬼呢!小贩说:‘我并没有死啊!我今天从湖州带来了一些小土产,就是来向你家致谢的啊!’王生的儿子把小贩留了下来,并立刻将仆人捉起来,带到官府控诉,官府就把船主捉了起来;后来船主和仆人也都死在狱中。
怨天尤人。
【解释】
不能够安分守己,反而怪天怪地恨别人。
【分析】
我们所住的这个阎浮世界,向来就是以缺陷著称;所以这个世界的人,怎么可能每件事情都称心如意呢?而这个不能称心如意的原因,必定是在过去生中所积累的功德太薄的缘故,所以这一生所享有的福报,也就薄了;因此惟有谨守著自己的本分,认真的反省思过,来修好自己天赋的福禄;这即是千古以来,处在穷困的环境中最好的方法,也是趋吉避凶最佳的方法。要知道怨天则天愈怒,尤人则人愈恨,这样做不但没有好处,而且还会有害处啊!
故事一:
焦俊明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考取了功名;但是经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升迁;他就常常怪自己的仕途坎坷而埋怨上天,而且又写了篇疏文向上天祈祷;就在他祈祷那天的黄昏,有一幅素书,忽然掉落在他祷告的香炉前面;他仔细的一看,素书上面所写的十六个字乃是天庭的文字,因而看不懂其中的意思;他听说何仙姑有道行,就前往请问;何仙姑就是不说,焦俊明就苦苦的哀求,何仙姑于是才说:‘接受五两黄金的贿赂,就会折掉十年的寿命;枉杀了一条人命,死后必定会受到处分,你有没有犯了这些错误呢?’经过何仙姑这么一问,焦俊明因此而说不出话来!
故事二:
宋朝的章惇,他当宰相的时候,把元祐年间曾经担任过宰相的重要大臣,全部都放逐到岭南地区;范纯仁也是其中的一位,当时他已经七十岁了;当他接到了朝廷的命令,就立即欣然的前往。范纯仁每每教诫他的儿子们:‘心中不可以存有一点点的不平啊!’只要是他听到了孩子们有一点点埋怨章惇的话,就一定会很生气的予以制止。在前往岭南的路上,范纯仁坐的船在江中翻覆了,而他只是弄湿了衣服而已。这时候他回头对孩子们说:‘难道船翻了,也是章惇害的吗?’
【再析】
范纯仁的这个公案,全都说的是乐天知命的学问啊!人若是能够明白这种的道理,就能够在逆境当中处之泰然,自然也就没有怨天尤人的事情发生了啊!
呵风骂雨。
【解释】
因为风雨的失时不调,而去呵斥风咒骂雨。
【分析】
风和雨都有帮助天地创造化育万物的功劳,而且各有天神在负责职掌。孔子遇到迅雷和烈风的时候,必定就会变容,以敬畏的态度来面对。曲礼说:‘若是有了疾风、迅雷和大雨的发生,则必定要变容;虽然是在夜里头发生,也必须要起来,穿戴好衣帽端身而坐。’宋朝的程子,每次遇到了风雨,必定都会起身,因为必须要对天恭敬啊!而无知的百姓,雨下多了,则埋怨雨多了会伤害到农作物;晴天多了,则埋怨天太久不下雨了;风刮的太强烈,则埋怨风太暴了;却没有想到‘阴阳各有定数’的道理;或是因为政府官员的施政过于严苛凶猛,或是因为人民造作了太多的恶业,这些都是导致风雨的失时和不调,怎么可以因为风雨的失时不调而呵斥风咒骂雨呢?这样做也只是徒然的增加了违逆上天的罪业啊!
故事一:
真定咸宁县学里,有一位负责祭礼的斋夫名叫杨宽;有一次,在公家举办的宴会上,担任司酒的工作;他看见墙角旁边,有两阵的旋风;于是就洒了一些酒请他们享用;后来有一天,杨宽与众人一同到东岳烧香;途中遇到了两位士卒邀请他喝酒;喝完了酒,也没来得及问士卒的姓名,就各自的散了。第二天,杨宽登山的时候,走到了一间神庙,看见供奉的主神旁边,有两位士卒模样的神明,就好像昨天招请他喝酒的那两位士卒,心中感到非常的恐惧;回到旅馆之后,却仍然见到那两位士卒,士卒就对他说:‘你不必怀疑害怕,我们两人是东岳大帝的部属;有一次,我们奉命出差经过贵宝地,承蒙您赐给我们两杯酒喝;所以昨天我们就请您喝杯酒作为答谢啊!’说完之后,两位士卒就不见了。
故事二:
宋朝鄂州地方有位妇人,有一天,拿著沙盆到河边去清洗;忽然天下起雨来,她身上的衣服跟路面,都被雨水淋湿了;因此这位妇人就口出秽言咒骂上天;这时候,突然起了一阵怪风,把妇人卷入了河中;她的丈夫见到了,就立刻跳下河里把妇人救上岸来,而瓦盆的中间却破了一个大洞,刚好扣在妇人的头上,就跟被戴上了枷锁一样,想要脱下瓦盆,妇人就会痛入骨髓;闻风而至赶来她家观看的人,挤得是水泄不通;过没几天,妇人因为忍受不了这样的痛苦,就一命呜呼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