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8-9-12 20:02:25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没有变化?它没有念头。佛在经上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实报土的人没有心想,所以他没有变化。虽然寿命很长,他永远年轻,他不会衰老,他不会生病;树木花草长青,没有春夏秋冬四季,没有什么春生夏长秋收,没有这个东西,所以叫它做真的,它就是有生灭,没有变化。十法界有生灭有变化,所以叫无常。常寂光里什么现象都没有,真的不生不灭,虽然什么都没有,它什么都不缺。
第三句讲「本自具足」。这个自是自性,自性里头自自然然具足一切法,一样都不缺,但是它什么东西都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有,是什么也不缺,它遇到缘,它能现一切法,遍法界虚空界是它现的。这就是佛经常讲的隐、现,没有缘的时候隐,好像什么都没有,空了,但是空不能当作无讲,这个空什么都有,只是不显。我们平常用电视来做比喻,我们把自性比喻作电视的屏幕,你看屏幕什么都没有,干干净净,你频道一按,它现象就出来了,它什么都有。所以在屏幕上,它是没有,但是不能说它什么都没有,它叫空,空不当作无讲,它遇到缘的时候能现相,什么相都现,它一样都不缺。能现十法界依正庄严,能现诸佛如来的妙土,它统统都能现,全是自性现的,自性是自己。这个事实真相一定要搞清楚、要搞明白,这是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论。哲学一直到今天没讲清楚,大乘经上讲清楚、讲明白了。第四句,他说的是「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这句话很重要,你的真心、你的本性是清净的,不是动的,它不动。不动就是定,不动就是一,一心,是你的本性,是你的真心,动摇了是妄心,本性不动。所以这一句经典上也称它为「自性本定」。自性本来是定的,它才能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末后一句,「能生万法」。自性能生,万法是所生,能生的不动,所生的全在动,动的就是假的,不动是真的。这些道理确实,佛在大乘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很明白。
所以法性身也简称为法身,居常寂光。法身没有相,法身的相就是常寂光,常寂光就是法身的相。那法身的相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为什么?没有那个法身,没有能现的,它所现的就没有了。我们还用电视屏幕来做比喻,那个屏幕上要缺了一块,那个地方就不能现了。屏幕不缺,没有缺陷,哪里都能现。你在屏幕上,你从这一边走到那一边,你看好像你走过了,其实不是的,你这里灭了,这里生了,这里灭了,这里生了,它是这么个,这才是个真相。一秒钟我们生灭一千六兆次,哪一次是我?哪一次也不是,哪一次皆是。所以是与不是都是错的,错在哪里?错在你分别执着,离开分别执着就全对了。分别执着是错误的概念,这是粗的念头,细的念头是起心动念,这个里头没有分别执着,但是有起心动念,全是虚妄的。我们必须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放下,真相大白。真相就是实相,就是自性。自性所起的体相用,你就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
法性身。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身不是一合相。《金刚经》上讲,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合相。一是什么?就是最基本的粒子,物质现象的基础,是这一种物质现象组合成的现象,它要不组合,你看不见。你看量子力学家,这是黄念老还在的时候,他看到这个信息,所以他在修订这个注解的时候补充进去了。我们在美国,他那是第一次的本子,送给我的本子没有这一段,现在这个本子里头有,有这一段。就是讲到一九八0年代,科学家发现的微中子,这个在他最初的原稿里头没有,修订里面补进去了。
微中子,那就是佛说的极微之微,他说这个不能再分了,再分就没有了,就是空了。微中子多大?用原子来做对比,原子是八十年前科学家发现的,那个时候认为这是物质里头最小的。以后人再把原子再分开,发现原子里头有原子核、有电子、有中子,有这么多东西组合在一块成为一个原子,那原子就不是最小的。这三样东西,应该电子最小,原子核跟中子,电子最小的,我们肉眼看不见它。微中子多大?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在一起,它的体积等于一个电子。换句话说,电子把它分,分成一百亿,一百亿里面的一粒,那叫微中子。这不能再小了,还可以分,再分没有了,就是佛所讲的,物质现象没有了。再分是什么?是意念波动的现象。所以这才发现,物质现象是假的,物质是从意念波动现象产生的幻相。
那得到一个理论就是,我们念头能够控制物质,物质不能控制念头,念头能控制物质。那我们身体是物质,身体里面的细胞、里面的器官要有了病毒,有病不舒服了,用意念可以治病。这个道理被科学家说出来了,意念能治病!不但能治病,意念能化解星球的灾难,因为星球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的变化听命于念头。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好?居住的人念头都好。为什么念头好?阿弥陀佛天天讲经教学。中国老祖宗所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天天教学。不但阿弥陀佛在教,我们晓得十方诸佛如来经常不断,用我们的话来说,接受阿弥陀佛的邀请,邀请他们到极乐世界来上课。
所以极乐世界是个学校,是个道场,是学习的场所。我们没有听说,释迦牟尼佛说极乐世界有国王,没有听说过;极乐世界有上帝,也没有听说过;极乐世界有士农工商,没有听说过。怎么看来看去,世尊讲那么多次,你在经上看,好像极乐世界只有两种人,一个老师,一个学生。阿弥陀佛、诸佛如来是老师,菩萨以下全是学生,真是单纯到极处!他们的生活、受用像什么?像我们欲界天里头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你一切的受用,不用自己操心,念头一想就来了。怎么来的?阿弥陀佛变化供养你来的。阿弥陀佛是大施主,你想什么,他就供养你什么。我们这个世间的他化自在天,那个供养是第五天,化乐天,他们变化供养的。极乐世界不是,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变化供养的,比第五天高明太多了,那个供养物品之精妙,绝对不是十方世界能够看得到的。
我们对阿弥陀佛要感恩,没有成佛之前都接受他的照顾,都接受他老人家的供养。我们怎样报恩?只有依教奉行,认真学习,早一天成佛,这就是报他的恩。他什么都不要,就希望你成佛,成佛之后跟他一样普度众生。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得到他的加持,我们的智慧、神通、道力,好像跟他相彷彿。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都有能力跟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你有能力去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能现什么身,真不可思议!所以一到极乐世界就等同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在《华严经》上初住以上,就是实报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都是属于阿惟越致。这是一般佛国土里头决定没有的,只有极乐世界有。
「报身,居实报庄严土」。阿弥陀佛已经成佛,证得妙觉,他确确实实是在常寂光土,没有任何形相。但是实报土里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有感,佛就有应,佛跟他应同样的身,你才能教同样的人。所以我们知道,经上所说的「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观经》里把数字说出来了,阿弥陀佛的报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现的是报身,换句话说,实报庄严土里面的菩萨都是这样的身。佛跟他们现同类身,这叫报身,帮助这些法身菩萨,圆满证得妙觉佛果,现报身。
第三种,「应化身」,常现方便有余土及凡圣同居等土。应化身,在极乐世界都叫应身,方便土是应身,同居土也是应身。化身,化身不在方便跟同居,化身在遍法界虚空界。跟净土有密切关联的化身就是来接引,我们临命终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看到佛光来照你,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你,那个身是化身。无量无边的化身,在十方世界接引众生。没有佛来接引,我们不晓得极乐世界在哪里,宇宙这么大,找不到,一定要他来接引。他一定会来接引,不会把你漏掉的,这是四十八愿,他的本愿,一定来接引,所以化身来接引。那在十方世界示现,如果这个地区众生根性成熟了,有很多人得度,他就用应身,像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生在印度,那叫应身。应身是什么?来投胎,示现投胎,示现八相成道,这叫应身。
化身是突然来的,你不知道,你的问题解决了,他就不见了,那是化身。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不知道,那是经上讲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我们在《虚云老和尚年谱》,看到老和尚见到文殊菩萨的化身两次,而且时间都很长,是他朝五台山。怎么朝五台山?三步一拜,拜到五台山,时间要拜一、二年才拜到,那么远的路。在路上生病了,特别是在山区,没有人居住,没有农村,在这个时候病倒,那真的是可怜!文殊菩萨来了,他化身,他变化一个乞丐,遇到老和尚,看到老和尚病倒了,他就帮助他,每天出去讨饭来供养他,找药草。照顾十几天,老和尚身体渐渐恢复,可以走路再拜了,他们两个就分手走了,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过了大概有半年多,又一次生病,碰得巧,又碰到他。第二次碰到他,他就问他,问他怎么称呼?他说他姓文,他叫吉,吉祥的吉,叫文吉。问他住在哪里?他说我就住在五台山,就是你想去的地方,还告诉他,五台山的人都知道我。老和尚没听懂,记在心上。第二次又把他照顾好了,真的拜到五台山,他就很留意打听,你们这里有没有个叫花子,叫文吉,没人知道。到山上之后,有个出家人告诉他,那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一下就觉悟了。是真的,不是假的。
你看看发心,一路上菩萨照顾,你真有困难的时候,他真帮你解决。于是我们就晓得,任何一个人,真正发大心、发大愿,你求生净土,护持正法,弘扬正法,决定有佛菩萨在旁边照顾你。你会不会遇到困难?不会。遇到大灾大难,肯定有人来帮助,菩萨化身。为什么?我们起心动念他知道,我们身体状况他知道。怎么知道的?我们学过《还源观》,贤首国师的《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那是一篇论文,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是博士论文。《还源观》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从一体」,一体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常寂光。「起二用」,二用就是依报正报。依报跟正报都具足三种周遍,第一个是周遍法界,就是我们念头才动,遍法界虚空界都收到这个信息。
我们起个念头,我们的身体,身体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也是波动。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频率在波动,也是周遍法界。所以这些诸佛菩萨对我们的意念清楚,对我们身体状况清楚,我们意念出了问题,他会照顾我们,会帮我们修正;我们身体出了问题的时候,我们自己不懂得调理,他会来帮助。问题你得真信,真信再不求人了,你一心一意专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什么都给你照顾,你什么都别操心。你要不相信,自己去找医生、去找药,找什么补品,那佛就不照顾你,为什么?你自己很能干,不需要他照顾了。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体会到,信佛真难!他不相信,他相信医生、相信鬼神,那就没有法子。《虚云老和尚年谱》这两桩事情不是假的,可以给我们做证明,非常好的案例,真信切愿,你什么问题都解决了。饮食起居一切随缘,那毒药,毒药你要是清净心去吃了它,它不起作用;你要是妄想分别心吃了它,它起作用,它真的有毒。清净心里头没有毒,平等心里头没有毒,哪来的毒!慈悲心能够化解毒,清净心里没毒,慈悲心能够解毒。老和尚住在深山里头,豺狼虎豹、毒蛇猛兽常常看到,为什么没有受到伤害?慈悲心、爱心,看到毒蛇爱牠,没有恐惧、没有伤害的念头。
唐朝李通玄长者,注《华严经合论》的,他前面序文里头写得很清楚。他学《华严》有心得,想给《华严经》做部注解,想找一个清静的环境,到山上去找。在山上遇到一只老虎,他就给老虎说,我要找一个环境注解《华严经》,你知不知道这山上有清静的地方,带我去。老虎听话就带路,带到老虎窝里面去了,一窝老虎,地方真不错,行!老虎搬家,把这个洞让给他。他就在山洞里头,他带的就一套《华严经》,其他的什么也没有,看到环境不错,好,就住进去。到第二天看到有两个女孩子,年轻女孩子,他以为是山下附近的,来照顾他,吃的东西,用的东西,都给他带来了,笔墨纸张全都给他准备好了,好像是知道的一样。李长者看到她们很欢喜,没说过话,也没有问她,妳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的?一句话没问。一直到这部经注解(《合论》)写完了,想到这两个照顾的人,照顾这么久,时间这么长,没问到什么名字,没问她,下山到附近村庄去打听,没有人知道。
从这里我们看到李长者的定力,心就在经上,有人来照顾他,他知道,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妄想执着,写这个注解至少也要半年以上的工夫。以后这两个人不见了,再找不到了,不知道是什么菩萨来化身的,不晓得。记载在序文上,这不是假的。老虎窝,老虎挑的窝,居住的地方,搬家让给他,感应道交不可思议。他的注解当然不会错误,有价值,流传到后世。今天我们看《华严经》注解,最完整的就是这两样,清凉国师的《疏钞》,李长者的《合论》。我们相信《合论》前面这篇序文,绝对不是造谣,决定不是假话,都帮助我们起信,帮助我们对佛法要真信、要切愿、要真干,才能成就。我们今人比不上古人,原因在哪里?古人用心专,专一,没有一个杂念,我们现在用心不专,杂念妄想很多,所以功力比不上古人,原因在此地。
我们再看念老底下这一句,「又佛之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三身。「实非一非三」,实是什么?实在说,不能说一,也不能说三。「而三而一」,形相上有三有一,这事相上说,理上讲非三非一。「如伊三点」,伊字三点,伊是梵语,梵文里头有这么一个字三点,三角形的三点,「不纵不横,不并不别,不可思议」。这是神通妙用,目的帮助众生破迷开悟。众生不容易相信,所以一定要以应化这种手段,你才能相信,这是我们一般讲显神通。文殊菩萨变一个化身,乞丐,帮助虚云老和尚朝五台山,让人知道菩萨真照顾你。李通玄老居士注《华严经》,佛菩萨知道这个大经能利益一切众生,所以感应老虎把这山洞让给他,示现有两个女孩子一直照顾他,不需要老居士吩咐一句话,样样都给他照顾周到,就好像她知道的一样,照顾周到。李长者,这定功,我们能看到。定生慧,留下这一分法宝,供养后人。
乾隆时候鼓山道霈法师,把《疏钞》跟《论》合起来,《华严经疏论纂要》,疏跟论的体不一样,他把它合在一起,这也是了不起的一桩大事情。我们过去讲《华严》,用的本子就是《疏论纂要》,我们学这个本子非常欢喜!因为现在灾难多,念佛比学《华严》重要。《华严》分量太大,这部经古人称为中本《华严》,我们一年学一遍,增长我们对于净宗的认知,对净宗的信心、愿心,希望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