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灯会元节选24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4-1 10:51
  • 88

    主题

    444

    帖子

    591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1 00:16: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寿州智通禅师
        寿州智通禅师者,安丰人也。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拜六祖,求解其义。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师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祖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邪?若离三身,别谭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转识为智者,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师礼谢,以偈赞曰:“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皑染名。”

        △江西志彻禅师
        江西志彻禅师,姓张氏,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禅师为第六祖,而忌大鉴传衣为天下所闻。然祖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方丈。时行昌受北宗门人之嘱,怀刃入祖室,将欲加害。祖舒颈而就,行昌挥刃者三,都无所损。祖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行昌惊搢,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祖遂与金曰:“汝贝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行昌禀旨宵遁,投僧出家,具戒精进。
        一日忆祖之言,远来礼觐。祖曰:“吾久念于汝,汝来何晚!”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于深恩。其唯传法度生乎!弟子尝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宣说。”祖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善恶一切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祖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祖曰:“《涅槃经》,吾昔者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祖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甚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心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也。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如醉醒,乃说偈曰:“因守无常心,佛演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佛性而见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祖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师礼谢而去。

    △信州智常禅师
        信州智常禅师者,本州贵溪人也。展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六祖。祖问:“汝従何来?欲求何事?”师曰:“学人近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至吉州遇人指迷,令投和尚,伏愿垂慈摄受。”祖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吾与汝证明。”师曰:“初到彼三月,未蒙开示,以为法切,故于中夜独入方丈,礼拜哀请。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示诲,令无凝滞。”
    祖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曰:‘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见。’”师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一偈曰:“无端起知解,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广州志道禅师
        广州志道禅师者,南海人也。初参六祖,问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仅十余载,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祖曰:“汝何处未了?”对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祖曰:“汝作么生疑?”对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未审是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従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即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祖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解,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者,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见前,当见前之时,亦无见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无为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象,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吾今叉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师闻偈诵跃,作礼而退。

    16C03FB1-26BF-4AD0-A3F9-89BB1EAE660B.jpeg (54.85 KB, 下载次数: 0)

    16C03FB1-26BF-4AD0-A3F9-89BB1EAE660B.jpe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1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4-8-25 17:15
  • 131

    主题

    3485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386
    沙发
    发表于 2018-9-11 19:06: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感恩分享!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4-8-25 17:15
  • 131

    主题

    3485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386
    板凳
    发表于 2018-9-11 19:09: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南无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南无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4-8-25 17:15
  • 131

    主题

    3485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386
    地板
    发表于 2018-9-11 19:11: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中一偈中句:
    诸行是无常,
    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

    行人自悟此……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8-20 09:46
  • 4

    主题

    324

    帖子

    313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9
    5#
    发表于 2018-9-11 19:59:23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感恩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