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卍续藏第85册No.1594佛祖纲目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3 18:3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卍续藏第 85 册 No. 1594 佛祖纲目》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卍续藏第 85 册 No. 1594 佛祖纲目




      佛祖纲目卷第三十(吕字号)

      甲子(唐高宗麟德元年起)丙寅(改干封)戊辰(改总章)庚午(改咸亨)甲戌(改上元)丙子(改仪凤)己卯(改调露)庚辰(改永隆)辛巳(改开曜)壬午(改永淳)癸未(改弘道)甲申(中宗嗣圣元年武后光宅元年)乙酉(武后垂拱元年)己丑(武后改永昌)庚寅(武后改天授国号周)壬辰(周改如意又改长寿)甲午(周改延载)乙未(周改证圣又改天册万寿)丙申(周改万岁登封又改通天万岁)丁酉(周改神功)戊戌(周改圣历)庚子(周改久视)辛丑(周改大定又改长安)乙巳(中宗复位改元神龙)丁未(改景龙)庚戌(睿宗景云元年)壬子(玄宗先天元年)癸丑(改开元)癸亥(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止)

      (甲子)慧安禅师隐终南山

      慧安。荆州卫氏子。出家受具。行头陀行。唐贞观中。至黄梅。谒弘忍。得心要。麟德元年。隐居终南石壁○法持。江宁张氏子。参弘忍。闻法心开。他日忍谓弟子曰。后传吾法。者可有十人。金陵法持。是其一也。复遇牛头慧方印可。乃继迹山门○玄奘。??疾。命弟子大乘光。录所译经论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造弥勒像十俱胝。及疾革。令左右同声三唱南无慈氏如来应正等觉。愿与含识。速奉慈颜。南无慈氏如来所居内院。愿舍寿必生其中。遂右胁安卧而逝时麟德甲子二月五日也。是夕白虹四道。自北亘南。贯□宿慈恩寺塔。俄异僧奉旃檀末香至。请依天竺法。用涂师体。大乘光等。以掩龛日久。不欲开。其僧曰。别奉进旨。倘见拒。即具奏遂启龛。颜色如生。香气馥郁。其僧涂毕。恍然不见。

      (丁卯)道宣律师入寂

      道宣。持律感天。送馔侍卫。尝行道中。夜临砌而蹶。有少年介胄。拥卫得不仆。宣问为谁。曰弟子博叉天王子张琼也。以师戒德故。来给卫耳。问世尊在世。及灭度时事。琼一一为言。自后降灵不一。干封二年春。天告宣曰。报缘将尽。当生弥勒内宫。十月三十日。众见空中幡华交列。异香天乐。同声请宣。归觐弥勒。

      (己巳)僧伽大士示现泗州

      初僧伽自碎叶国。游西凉。总章二年。显化洛阳。手执杨枝。混于缁流。或问师何姓。曰我姓何。问师是何国人。曰我何国人。寻于泗上。欲构伽蓝。因宿州民贺拔氏舍所居。伽曰。此本佛宇。令掘地。果得古碑。云香积寺。又获金像。伽曰。普光王佛也。因以为寺额。

      (癸酉)万回示现王宫

      万回。阌乡张氏子。弱龄笑傲徉狂。乡党莫测。有兄万年。久征辽左。母思其音信。回曰。此甚易尔。乃告母往。至暮而还。及持到书。邻里惊异。因号万回。回与龙兴沙门大明少相狎。尝往来其室。属给谏明崇俨夜过寺。见回左右神兵侍卫。俨大骇。一日回令家人洒扫云。有胜客来。是日玄奘自西国还。访回。回问印度风境。了如所见。奘作礼围绕。称是菩萨。咸亨四年。高宗诏入宫。度为沙门。时有扶风僧蒙澒者。先在宫内。每曰。回来回来。及回至。澒曰。替到当去。旬日而澒逝。

      (甲戌)台宗智威住轩辕

      智威。缙云蒋氏子。年十八为郡学堂长。因归纳妇。路遇梵僧曰。少年何意。欲违昔日重誓耶。因示其前身为徐陵。于智者前。亲立五愿。威闻不复还家。即往天台。投章安为师。证法华三昧。上元元年。飞锡凌空。至轩辕炼丹山。遂住焉学。徒奔凑。

      (乙亥)五祖弘忍示寂

      上元二年。弘忍忽告众曰。吾今事毕。时可行矣。即入室安坐而逝。寿七十四。建塔于黄梅东山。

      (丙子)六祖惠能示出世

      惠能。南归隐于四会。猎人队中。经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令守网。辄放生命。一日忽念。说法时至。遂至广州法性寺。仪凤元年正月八日。值印宗讲涅槃经。暮夜风吹幡动。二僧对论。一云风动。一云幡动。往复不已。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宗延至上席。徴诘奥义。见能言简理当。不繇文字。乃曰。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曰然。宗乃执弟子礼。请衣钵。出示大众。复问。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曰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宗闻欢喜。合掌叹曰。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乃会名德。与之剃染。受具。次日广州刺史韦据。请能升座说法。示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摩诃者大也。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般若者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波罗蜜者。到彼岸也。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又曰。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繇在寺。但依无相而修。常与吾同处无别。不依无相而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神秀。开封李氏子。身长八尺。秀眉大耳。少亲儒业。博综多闻。俄出家至黄梅。见弘忍。乃叹服曰。此真吾师也。服勤六年。忍深器之。谓曰。吾度人多矣。至于悟解。无及汝者。命之分座。寺东七里。地坦山雄。秀曰。此正楞伽孤峰。度门兰若。荫松藉草。吾将老焉。遂居之。

      (丁丑)六祖惠能开法曹溪

      仪凤二年春。惠能至曹溪宝林寺。见堂宇湫隘。不足容众。欲广之。遂谒里人陈亚仙。乞檀越一坐具地。亚仙唯唯。能以坐具一展。尽罩曹溪四境。亚仙愿尽。舍为宝坊。遂成兰若。一十三所。

      (戊寅)智岩禅师入寂(法融法嗣牛头山第二世)

      智岩。以正法付慧方。住白马栖玄两寺。又迁住石头城。仪凤三年正月日。入灭。颜色不变。屈伸如生。室有异香。经旬不歇。遗言水葬。寿七十八。腊三十九。

      (庚辰)法华智威入寂(灌顶法嗣台宗六祖)

      智威。住台州炼丹山。剪棘刈茅。班荆为座。聚石为徒。昼讲夜禅。手写藏典。名其地曰法华。威每登座。则有紫云覆顶。状如宝盖。鸟雀旁止。有同家畜。众苦乏水。浚一石井。深才三尺。日给千众。冬夏无竭。永隆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趺坐而化。异香七日不歇。

      (壬午)慧安禅师传法元圭

      元圭。生伊阙李氏。幼岁出家。永淳间。受具戒。隶闲居寺。习毗尼。谒慧安。顿悟玄旨。遂庐于嵩岳之庞坞○永淳元年。窥基入灭。基貌丰硕。长八尺。气盖万夫。顷上有玉枕。十指纹皆盘折。如印。见者詟服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