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9-3 13:23:46
|
只看该作者
著作人没有贯上这两个字,他把五重玄义每一条都加上性识,好。性识是什么?加上这两个字是能生、能现、能变,使我们体会得更深,不会看错。现象是自性所生所现,地狱里头的变化,善有善果,恶有恶报,那是识变的。所以,用这两个字就很圆满,把十法界依正庄严千变万化都讲清楚了,用两个字。
所以,性是坚实的,相是虚妄的,无论什么相都是虚妄的,包括诸佛如来的实报土。因为那是无明习气变现的,无明习气断掉,这个相就不在了。所以你要是真正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不但六道不执着,放下了,十法界也放下了,将来生到诸佛实报土也放下了。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你到那里头,「这是真实的,这是永远不会坏的」,你还起这个念头,错了,这是凡夫的分别执着妄想。对实报庄严土也不起心不动念,你才能回归自性,你才能真正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在佛法里面讲,你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对实报土要起心动念的话,错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学佛就知道怎么学法、怎么样用功,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什么?学不执着,你从这里开始。为什么?这个烦恼最粗最重,分别比这个细,妄想是最细的,最细最难断,最粗、明显的最容易断。我不跟人计较,我不再搞执着,这个烦恼轻,你在现实的生活当中你就会得快乐,你就会很自在,我们讲人间的幸福美满你都得到了。
不跟一切人计较,你心量大,量大福大,你能够容忍、包容,别人欢喜你;你斤斤计较,别人远离你。你自己再能干,你不能够包容、不能够用人,你的前途有限,你的成就不会很大。为什么?你不能用人才,别人太能干了,别人德行比我高,嫉妒他、排斥他,你怎么会有成就?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外国,建大业,成大功,靠什么?不是靠自己一个人,自己一个人搞不起来,要靠人才。所以古圣先王礼贤下士,对于有贤德的、有能力的这些人对他恭敬,那些人愿意替你服务,成就你的事业。我们读《管子》,管仲自己说的,管仲做了齐桓公的宰相,首相,他底下用的这些大臣,现在讲就是部长。他跟桓公讲,我在理财,我比不上某个人,我在某一项比不上那个人,所用的那些人他们是专长,都比我能干,德行都好,都值得尊敬。这些人全被他所用,为什么?心量大,能包容。事业做成功,自己不居功,功是谁的?功是大家的,他们做的。不但现前的人服你,佩服你,千年万世的后人提到你,对你没有不肃然恭敬的,这叫真正的大德。某一项的工作需要某一种专家来做、来执行、来落实,不能包容怎么行?
贤首国师讲《还源观》上,教给我们四德,性德,基础,必须要有。你没有,不要说出世间事情你办不成,世间法你也做不圆满。真正想事业做成功,做得很辉煌、很有成就,这四德是必须要具足的。头一个,「随缘妙用」。自己要有智慧,你用的这些人有德行、有学问、有才干。一定要懂得,古圣先贤讲以德服人,不能以势,你有权、有势力,这个人家不服你的,服你是表面,不是真的。心服口服是你的智慧,是你的德行。懂得随缘,听别人意见。你选人,头一个是选德行,你们才真正是志同道合,在一生当中真正成就事业,气味相投。你没有德行,去找有德行的人找不到,为什么?有德行的人不会跟你做事,这个很重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属于哪一类的,跟你在一起的是跟你同类。所以这三个根就重要了,你有三个根,你才会吸引有三个根的这些人,跟你志同道合。你没有,人家有,人家不会替你做事,肯定的。你先有,后来没有,后来变了,跟你那些志同道合到后来看你变了,他就会离开你,他再也不会跟你。为什么先有后无?这在历史上很多,大的名闻利养现前,迷了。惑、迷、痴、慢,这也可以说情,情见,私心出来,自私自利的心出来。有大名大利,放不下。小名小利行,他的德行还不为它所动摇,大的利益现前,他心动了,这一心动马上就堕落。你会变成这个样子,你底下真正不变的人走了,跟你变的人会跟着你,为什么?他的名闻利养也现前了,你贪他也贪,你愚痴他也愚痴,会跟你志同道合。可是真有德行的人,觉得这是不对的,不应该做的,他会离开你、会舍弃你,就这么个道理。
这个道理是真的,但是很不容易发现,我是看了《印光大师文钞》才发现的。他老人家为什么那么强调把因果摆在第一?我想了很久,终于明白了,这一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才晓得我们救自己,救我们的小团体,小团体是家,小道场,小团体,虽然人不多,也是个家,救社会、救国家、救世界,现在世界上灾难这么多,确实伦理道德救不了。为什么?没有办法抗衡自私自利、贪瞋痴慢,那个诱惑力量太大了。伦理道德这些东西,他瞧不起,他根本不会接受。只有因果讲透了,他真正见到,他害怕了。所以因果教育在今天是排在第一位,第一优先,这不能不知道。我们自己参透因果教育,自己得救了,我们前面常常说,不但不敢做坏事,连恶的念头不敢生。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受别人欺负,人家毁谤,甚至于别人陷害,我们都能够忍受,没有怨恨、没有报复。而且还感激,为什么会感激?这个境界现前,就考验我们自己功夫,我有没有功夫?我能忍、能不计较,他来考试,我及格了,他是我的老师,我怎么能不感激他?没有他,我怎么晓得我真有这个功夫?一点怨恨都没有。所以要禁得起考验,禁不起考验就完了,你就一败涂地。大的事情要禁得起大的考验,重大的考验;小事情,小的考验;禁不起考验的人,这个人将来是一事无成。世间人常讲量大福大,佛法里面讲忍辱波罗蜜。六度里头,布施是修福,忍辱是成福,成就你的福报,你不能忍,你布施得再多,那个福就散掉,凝聚不住;忍就能够凝聚住,它不会散失,后面有果报,有大福报,这个福报可能不在今世。
学佛的人一定要懂得,生死是肉身,幻相!灵性不灭,你的本性不灭。你的本性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它怎么会灭?本性里面具足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你学佛学什么?学这个,要把自己,像禅宗所说的,要把自己本来面目找回来,自性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所以妄尽,还源了,回归自性就圆满成佛,是这个意思,这你得搞清楚,这是我们一生修学唯一的一个目标。我们一生修学,唯一一条道路,这个道路是十善。在逆境、恶缘,我们的十善不能偏差,我们对待外面还是用善心,不能起恶念,这是你的路把握住了,只有一条路。终极的目标,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是我们这个经上前面所学的大般涅盘,法身、般若、智慧全现前。法身,大乘教上讲有生没有灭,实际上是不生不灭。为什么说有生?你从前是迷失了,你迷了法身,现在一下觉悟,觉悟你就得到了。实在讲,迷并没有失,觉并没有真的得到,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说,有生没有灭,常住真心证得了,智慧现前。智慧也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圆满的智慧,确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不是夸大的,这是实实在在的事。绝不是成佛他独有,不是的,佛讲了,一切众生各个都有,为什么?他各个都有自性,自性是一个,平等的。而且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没有增减,只是迷悟差别,觉悟它起作用,不觉悟它不起作用。所以,凡圣实际上只是迷悟不同而已,除此之外,没有不一样的,这个只有佛菩萨才能看到真相。所以佛菩萨那种心态,处世待人的心态是正确的,六道凡夫处事待人接物的心态是不正常的,为什么?他是烦恼习气,他有喜怒哀乐,而且变化无常,今天喜欢你,明天讨厌你,他会变;佛菩萨对一切众生那种慈悲永恒不变。你对佛菩萨尊敬,敬重他、爱护他,跟他学习,他对你慈悲;你叛逆他,你侮辱他,用种种手段去消灭他,他对你还是那么慈悲,永恒不变。那是真的,凡夫做不到。
也就是诸佛菩萨他见了性,他是真性当家,他不迷,凡夫真的是迷惑颠倒,他离不开迷惑痴情。「迷惑痴情」这四个字是一桩事情,四个不同的名称,如果你要解释什么叫迷,你用那三个字来解释,那就是迷,惑、痴、情就是迷;什么是情?迷、惑、痴就是情。这四个字,你用其它三个字来解释它,一点不错。这是我们要远离的、要放下的,用这个很糟糕,用这个就是轮回心。用这个学佛出不了轮回,还是要搞轮回,为什么?你造轮回业,轮回心学佛也是轮回业,轮回里面的善业,来生的果报在人天。可是人天真不容易,为什么?很容易迷,一迷,三途去了。如果痴重,就到畜生道去,痴重;嫉妒、怨恨心重,就到地狱去;贪爱念头重,鬼道去了。你想想看危不危险?所以我们自己平常想想,这四个字迷惑痴情,跟我念佛比较一下,哪个重?如果这四个字重的话,那我们就晓得,我们这一生念佛不能往生;这四个字里头哪一个字偏重,你就晓得我们往哪一道去非常可能。情执很深,饿鬼道。愚痴很深,愚痴是对事理、邪正、善恶、利害分不清楚,很多人他真的分不清楚,感情用事,那是愚痴,愚痴是畜生道。看到别人比我好,超过我,嫉妒、怨恨,那是什么?那是地狱道。自己造的,自作自受。
宇宙之间没这些东西,那是虚幻的,经上给我们讲的「不坚实」是真的,前面跟我们讲的「不如名、无处所」,确实如此,它是幻化的。你有这个念头它就变现,就跟作梦一样。我们既然了解事实真相,虽不是证悟,是解悟,解悟有助于我们观照,有助于我们放下。我们不知道真相,很难放下,了解真相之后,自然放下。而且利根的人马上就放下,为什么?他知道这个东西害自己,不是害我这一生,过去生生世世被它害了,为什么?没离开六道,就被它害了。这个东西要不放下,来世,将来生生世世还是被它害,它不是个好东西。为什么那么执着?「迷惑痴情」这四个字大家都知道它不好,为什么不肯放下?我们真正痴迷在里头,放不下怎么办?有一个方法。为什么这个烦恼习气这么重?是我们天天在熏习,这个烦恼习气天天在增长、天天在膨胀。这是事实,为什么?你六根所接触的境界,不都是帮助你在增长痴迷、增长迷惑、情执,不都在增长这些?怎么办?听经、读经,每天真的能够读经八小时,或者是听经八小时,一片光盘重复听。像刘素云居士一样,她是一片光盘听十次,一个光盘是一个小时,听十遍就是十个小时,每天听一片,都听十遍。我看她差不多用了十年时间,所以她放下了,好办法!祖师大德教我们三千遍有道理,三千遍就是十年,一天一片,一片听十个小时,至少八个小时。事情很忙碌的时候,你看刘素云居士说,她也不会少过四个小时。那是有事情,不会少过四个小时;没有繁杂的事情,正常的,八个小时到十个小时。有个同学告诉过我,他听《还源观》,听我第二次讲的《妄尽还源观》,每天也是听十个小时以上。他有工作,工作很忙,怎么听?有的时候晚上听,听到天亮了不知道,法喜充满。所以他有悟处,他欢喜,把睡觉的时间忘掉了。如果听得很疲劳,那你只好睡觉去,为什么?得不到法喜。为什么能得到法喜?懂了之后就真放下,放下之后再听,不一样了。没放下去听,生烦恼,听得没有味道,听得很累;放下之后再听,不一样了,真的是法喜充满。
所以第一步还得先放下,把放下摆在第一,你才能够提升到一个阶层,你的学习会提升。如果你不放下,你开始学教,你所学的永远不能提升,为什么?这就是我老师常常讲的,心浮气躁,你心里面充满烦恼习气,全是烦恼。像这个杯子一样,盛的里面都是毒药,盛满了,佛菩萨给我们醍醐,放不进去,放进去都流出来,里面毒药装满了。诸位想想是不是这样的?我们心里面是不是装满毒药?贪瞋痴慢疑,五毒,有没有?自私自利、名闻利养都是毒,五欲七情都是毒,装得满满的,圣教进不去。所以要想真正学圣教,先要忏除业障,忏除业障就是放下,得要真干。放下一分,你学习里头就得一分法味,你欢喜,你真懂了,懂得不多,你会很欢喜,放下两分你就懂两分,放下三分你就懂三分,看你放下多少。完全放下,你展开经卷,佛的意思全明了,你就成佛了。这个法门多殊胜,多么难得!佛法上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古人所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不是假的。
这世界上这么多人,几个人遇到?遇到的人很多,几个人搞清楚、搞明白?我们今天所欠的是什么?欠的是真干,其它的缘都具足。不能真干怎么样?当面错过。谁的罪孽?自己的罪孽,与别人不相干。我们在一起学习大经,在面前的人少,在网络、在卫星电视前面人多,他们很多根本跟我没见过面,有没有成就?有,只要听懂,只要真干,都有成就。而且有很多成就说真话超过我,不是假的,学东西不一定在面前。现在这些工具好,无论在哪个地方,我们在分享经教,网络跟电视都能收看得到,都可以在一起学习。这个殊胜的缘分过去没有,所以过去,修行、讲经弘法的人多,他不多佛法不就灭掉了?现在修行、讲经弘法的人少,它有这么好的工具,可以弥补那些缺失,好事情。在以前学经教,只有在佛学院,除了佛学院你到哪去学?顶多佛学院教学的这些大德们,他们把讲义写成书本,我们能够找到书本来做参考、来学习,总没有现在网络、电视来得方便。所以这个工具,我们要珍惜。
可惜的,这个工具现在并不普遍,太少了。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有几十家这样的媒体,有几百家的网络,我相信对世界安定和平会大有帮助。我这些年在海外弘法,遇到不少人,谈到这些社会问题,我是常常在说,如果有个国家人觉悟了,他能够把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不要多,请十几二十个好的老师,有德行、有学问,真正通达经教的,请他们每天在国家电视台讲几个小时,我相信半年,社会就安定;一年,这个地区就大治,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就现前。人只要一回头,身心健康,不但身心健康,山河大地这些自然灾害没有了,为什么?经上讲得很清楚,「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我们地球上的居民,人人都是善念、都是善行,怎么会有灾难?所谓自然灾害不是自然的,是人的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行为所感召的。学《太上感应篇》就知道,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大恶,山河大地来报复。山河大地报复,有水灾、有火灾,地球温度上升属于火灾,地震、海啸,都是众生业力所感。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对这些事实真相深信不疑,能不能化解?能,不是不能。
帮助这个世间,劝化世人断恶修善、破迷开悟,化解灾难,菩萨事业、圣贤事业,不是普通人。可是圣贤人从哪来的?也是我们真正那种善念、善行所感得的,没有真正的善念想学善,圣贤不会出现。想造恶,就感应那些不善的老师都现前,就是教你作恶的,他都出现了;我们把恶念断掉,起了善念想学善,佛菩萨就出现,来得很快, |
|